时间:2024-05-11
徐敏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习理解、培养学习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合理应用教学案例,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案例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0-01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高中政治课新的内容和要求,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实现高效目标。结合高中政治科的学科特点,我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将真实世界引入课堂,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思想起源于古代哲学家,教育家的实践和思考。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学习著——《学记》中就有“罕譬而喻”的教学思想,即通过讲解、分析例子,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在西方,案例教学法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启发式问答法”,把自己比喻成是“助产婆”通过举例和提问,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高中政治案例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到“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高中政治科理论性强,与高中学生的认知经验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现阶段部分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不能很好的完成角色转变,仍然沿袭过去“语言暴力”式的教学方式,也一定程度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2.加深学习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并非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高中政治课的课程相对来说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一定的距离。用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代替传统的理论灌输,可以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接受、分析教学信息,由静止、抽象的知识识记过程到动态的知识理解和生成过程,很大程度的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
3.培养学习能力
高中政治科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这也是各个学科都要遵循的要求。在这里仅从学习能力方面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学案例,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的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三、高中政治教学案例的选择
1.案例要有目标性
新课改环境下许多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常常呈现一些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案例给学生讨论,看起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实则是无目的、无意义的探究,浪费了课堂时间。教学案例的运用是为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服务的,必须要能契合我们要学习的主题,充分体现案例的目标性。选择的案例要与相应理论知识衔接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桥梁和媒介作用,使学生在解读日常生活现象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使学生在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时,增强对材料的把握,提高解题能力。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一框的时候,先例举“我区近五年房价变化情况”这一典型案例,设置问题:你认为导致我区房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纷纷讨论,有的说“现在建房子的人工贵了、有的认为是因为我区的住宅用地供应量紧张造成的……其实学生的回答已经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大概讲述出来了,只是缺乏概括性、归纳性,教师适时进行总结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案例要有思想性
《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与评价指导》中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社会和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仍不稳定、容易受一些负面的思想观念误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应慎用、少用。例如在讲《生活与哲学》中有关“意识的作用”一框时,可以运用一些积极正面的案例如“载人航天精神”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
3.案例要有时代性
高中生的主观心理特征往往对新事物比较有兴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中生大容量的接受新事物提供了客观条件。高中政治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许多学科知识的更新很快,如《经济生活》模块中关于“分配原则”等知识点就在不断与时俱进。鉴于以上两点,教师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必须力求紧跟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性。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时,教师可以收集中国钓鱼岛和南海争端问题的相关资料,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也增强了学生分析时政的能力以及民族使命感。
4.案例要有生活性
“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活水。政治学科的理论观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单调的理论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如果能将贴近学生实践、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入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贴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讲《经济生活》模块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结合高中学生自身的消费习惯,如买名牌衣服、买苹果手机等现象,设置问题: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②你觉得作为中学生这样的消费合理吗?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的消费?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还会出于教师的意料之处。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应当遵循政治科的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高中政治教学中合理、巧妙的运用案例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新全《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卷》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
[2]郑金洲编著.案例教学指南[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