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高立广
【摘要】学生预习能力提高了,思维品质发展了,教学质量随之就会显著提高起来。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很必要的。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预习的习惯。正确分析预习习惯养成的可能性,低段渗透为主,从五年级开始进入高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预习能力会突飞猛进,会上升为自学能力。
【关键词】预习方案 数学教学 养成习惯
“教是为了不教”,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要立足于学生终身学习,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学生预习能力提高了,思维品质发展了,教学质量随之就会显著提高起来。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很必要的。
一、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案。
1、教给学生简单易行的预习方法。
当我第一次给新接的四年级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时,学生问:“老师怎么预习?”我教给他们的预习方法是:像看书一样看过去,能计算的用铅笔算一算,不明白的地方记个“?”号。
我的思考:这班学生第一次接触预习,预习方法的呈现要不让他们觉得突兀。我的预习方法三步曲“看书、计算、记问号”,都是他们平时已掌握的学习技能,借用到预习方法上来,让学生觉得有路可走。
2、留给学生预习的时间,培养学生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要实现任何教学目标,时间是第一要保证的要素。在“五·一”与“十·一”长假期间,如果让学生做较多的书面作业,小学生天性好玩无拘无束,加上父母没有管教的習惯,能自觉完成作业的学生会没几个,多数潦草应付一下。再说太多的书面作业也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于是我就布置较少的书面作业,然后让他们预习。放假回来,不但检查书面作业,还要检查预习。
二、初步培养小学生预习能力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预习习惯要从小培养,不要急于求成。小学生的智力、能力是有差异的,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允许他们在预习上有不同的发展。正确分析预习习惯养成的可能性,低段渗透为主,一般学生到了四年级,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抽象思维开始质的发展,注意力较低段集中,可以做一件事坚持半小时左右,为预习取得效果提供了可能性。从五年级开始进入高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渐渐地接近成人水平,预习能力会突飞猛进,会上升为自学能力。
2、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预习的习惯。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例如《角的画法》一课,学生问我:“老师角怎么画?”我说:“书上不是写着吗?你们可以几个人一起看,一起讨论。”学生们拿着量角器,边看边讨论,还一边用量角器比划着,不一会儿就把书本上50°的角画出来了。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还自然地理解了数学知识。预习活动就在这说一说画一画当中不知不觉地完成。
3、正确地处理由预习产生的矛盾。有人会说,预习过的学生,不是有些懂了,上课会不专心听讲吗?老师讲课的时候,懂的学生会打乱讲课秩序,影响不会的学生学习新知吗?回答是否定的。教师组织课堂的方式改变一下,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我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外显来解决。如:一个问题呈现以后,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会说解决方法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讲解,一方面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其他同学补充,满足了一部分学生的表达需求,补充完善了学生的思维;中下生摹仿着说,说不好的试着说,不会说的引导着说,一遍不会说两遍,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实现教学的动态生成。
4、稳住学生的情绪,控制课堂秩序。如在学习《小数除法》时,有的学生早就会计算了。针对我班计算基础薄弱,我请计算不熟练的学生板演。当学生在黑板前愣住的时候,下面的同学有点不耐烦了。我就说:“××同学别慌,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思考。老师会耐心地等等你。同学们也耐心地等等他好吗?”利用现有的资源,让下面同学检查问题出在哪里?亲切地告诉大家,说不定你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学生会马上投入到检查的队伍当中去。
三、实践证明:在数学学科开展预习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1、开展预习活动,使学生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学生在课堂上,作业做好了,会说我来预习了。放学回家会把第二天上课的内容预习一下。有的学生你追我赶,一有空就预习。这样见缝插针地预习,有效地利用了时间,也许当学生在玩的时候,还在思考某个数学问题呢。
2、开展预习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使教学有针对性。通过小数除法的预习,问题聚焦在“商的小数点怎么定位?”在教学时针对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四人一小组学习,会的手把手教不会做的,反馈交流后,有问题再做。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相同时,学生会出现多移、少移或不移小数点、小数点向左还是向右移不分的错误。一个错误往往要重复好几次,我就专门训练学生说:怎么移动题目中的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如85÷0.34 让会说计算方法的示范着说,说不好的由教师引导着说,不会说的摹仿别人说。说了之后还要安排充分时间练习,会做的教不会做的。学生巩固一个知识往往要一个月的反复巩固,学生才能逐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3、开展预习活动,使学生认识知识的框架,取得“不点也通”的良好效果。预习了小数乘法之后,学生很快提出关键问题“积的小数点怎么点?”学生对问题有了眉目,加上看书上的计算方法介绍,就迫不及待地把书上的题目做起来。当学生自己把知识学懂,学生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成功的体验,高兴的情绪洋溢在脸上,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不试不知道,试了才知道,收获真不少。我在培养小学生的预习能力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不同的人在预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进步,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祥社.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J]. 新课程学习(上). 2012(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