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论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4-05-11

崔海燕

【摘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种极具时代性和责任感的宏伟口号,既叫响了教育事业的战略品牌,又对其责任主体——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战术要求。中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尤其在以科技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中,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发展备受重视和瞩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应当成为一项推动时代发展的根本性课题。本文在简析主要现状和作用意义基础上,从转换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素养、创新教育实践和强化教育操守等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育;有效途径;冷思与探讨

教育事业尤其学校教育工作的作用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大而言之,它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和国家繁荣的坚强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人类发展的根本途径;小而言之,它承载着个体人生的无限希望,寄托着亿万家庭对未来生活的美好企盼。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小学教师的职责任重道远,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塑造新生灵魂”“缔造核心生产力”的第一棒。广大中小学教师应本着“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而且要自觉认真地接受外来教育,为“强身健技”和“教书育人”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本文试简要阐述之。

一、简析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重大意义

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中小学生正处于塑德培能、求知强学的黄金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能力、习惯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德高、学强和身正与否,对于学生来说,不可谓不影响至大、影响至深、影响至远。纵观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总体上素质还是较高的,他们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量的储备型人才,贡献了应有的智慧和力量。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复合交叠,在中小学教育层面存在许多不相和谐的矛盾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许多教师依然推崇“师道尊严、霸教弱学”的教育理念,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动感,难以真正强调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习效果、轻教学过程”“重单向灌输、轻激励引导”等现象,依然优势不倒或普遍存在,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培养。③一些教师缺乏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精神意识,仅凭借陈旧知识和现有经验勉强地教学度日子。比如,掌握网络和信息知识有限,科技意识和数字化观念不强,不能熟练整合信息化手段并有效运用于课程活动之中。④少数人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师德师风令人质疑,屡屡做出一些有损于教师形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良行为。以上种种,都亟待转化、改进乃至根除。

二、对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分析

1、教育理念上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尤其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造性潜质的人才。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因素,“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就没有学生的创造性。”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成就教育的创造性行为,首先必须用科学理念来充斥和武装教师的大脑。新课程理念在继承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历史性地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并倡导开展以认知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情感为灵魂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作出了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应以此为统领,通过强化学习、活化学习和多元学习等途径方法,促进中小学教师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换观念、学用结合,把他们打造成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和行为实践的人。否则,一切终将会是徒劳的。

2、教育素养上要内强外树、能者为师。中小学教师素质尤其是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科技信息化和社会开放性程度的不断提升,在教育途径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尤其是科技素养发展较快,对求知强学的内在性需求在不断增扩,如果教师依然停留在“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势必落伍于时代和学生。因此,中小学教师要本着“学高为师”的发展原则,通过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先进学习和向科技学习等途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水平,做到与时代同步,坚持走在学生前面,努力发挥“能者为师”的作用。

3、教育行为上要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群体,由于生长环境、各自经历、心智发育和情感意志等不同因素,他们之间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不同区域的教育机制和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小学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遵循一般规律基础上本着“拿来主义”,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富有个性化和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性基础。比如,城市和农村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差异,相同学生在基础成绩、学习能力、习惯品质之间的差异,同一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差异等等,都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因势而化、区别对待。

4、教育操守上要纠偏改错、标本兼治。“学乃师之本,德乃师之魂。”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逐步形成阶段,教师的道德情操、言行举止和综合素质对他们具有不容置疑且无可比拟的塑造、引领与熏陶功能。这对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部门及其学校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有效方法,认真教育和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明德、修身、养性、善为”,敬业爱岗、履行职责,安贫乐道、讲求奉献;与此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奖惩措施和必要手段,对相关教师进行强制反省和强行规范,从根本上塑造風清气正、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魅力形象和人格力量,充分发挥道德楷模的正能量作用。

综上所述,积极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既是我国教育领域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根本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严于律己、自加压力、自我奋进,不断地完善、提高和发展自己,为振兴教育事业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