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时间:2024-05-11

周小娟 杜莉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82-03

高中老師老说,大学就是天堂,自由了,随便玩。我以为上了大学就好了,就可以轻松快乐的生活了。但是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样的,没有人管,没有人告诉做什么,需要自己做的事情太多了,我好像还没有适应这样的生活。

一个大一新生的自述

新生从高中进入到大学,生活学习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到外地求学的新生,亲人、朋友都不在身边,也失去了熟悉的环境,又要独立的生活,处理人际、学习、成长、发展等重大问题。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体制,让学生从被捧在手心里,一下子跌到了自力更生的阶段。因此,大一第一学期是否能够顺利的适应大学生活对于每个新生都是重大的考验,也因此有部分学生不得不选择了休学、退学。

本文作者长期从事一线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在新生心理测评的基础上开展面谈筛查,3年共计筛查新生150余人。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主要从入学以后的感受、学习、交友、住宿、饮食、睡眠、身体状况、家庭等方面进行。筛查后,对谈话记录进行整理,并对谈话记录用质性研究的编码方法进行编码整理。从访谈分析中发现:

一、新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访谈中发现的新生面临的主要的心理问题可以概括的分成以下10个方面:抑郁、焦虑、人际交往、自卑、恋爱问题、挫折的应对、迷茫、计划及执行能力差、情绪控制、个人成长性问题。

新生入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些感受会引导着学生做出下一步的判断和行为。学生的情绪感受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积极的情绪,主要表现为“充实感”、“快乐”、“成长”、“满意”;第二类,消极的情绪,主要表现为“不满意”、“不开心”、“没兴趣”、“不喜欢”、“闲”、“没事儿、没有目标”、“落差”、“恐惧感”、“担忧”、“焦虑”、“压力”、“无聊”、“不充实”、“虚度”、“静不下来”。可以看出来,积极的情绪比较相近,消极的情绪则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考虑采用多种策略提升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促进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二、影响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主要因素

对筛查过程中学生谈及的因素进行分类整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

(一)保护性因素

保护性因素是指能够促进新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生活的因素。

1.拥有充分的社会支持

Sarason等(1991)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对想得到或可以得到的外界支持的感知。Malecki等(2002)认为,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社会支持可以分为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新生们看重的社会支持主要包括:

⑴宿舍关系好

宿舍关系基本上是每个学生都提到的话题,可见这个问题对他们的重要性及其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大学生课程相对松散,流动教室教学,学生下课后都会离开教室,班级内部交流相对较少,如果没有其他的社团活动,学生大多数空闲时间的都在宿舍度过,宿舍同学是相处最多也是相互之间影响最大的,个体完全的暴露在另外的5个人的生活中,相对容易发生冲突。一旦关系不睦,对学生本人影响会比较大,但是如果关系好,支持作用也很显著。

有些同学感觉其他方面虽然不好,但是宿舍关系很好,并且宿舍同学之间能够相互支持和理解,他们就会觉得“挺好的”。这样的宿舍关系对学生的适应和应对压力形成很好的保护。

另外,如果宿舍整体上不和谐,但是宿舍内部有一两个关系要好的同学,同样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是效果相对较小。

⑵有朋友

大一新生从年龄上来说虽然已经过了青春期,但是根据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在初高中阶段,学生相对缺乏对自我和社会的探索,大一阶段依然是很多大学生的青春期,这个阶段希望摆脱父母的约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朋友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朋友对于他们的自我认知、自我认同都有很大的影响,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生大多数会选择向朋友倾诉和求助,而不是父母和老师,因此朋友成为大学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保护性因素。访谈中有朋友的同学都会表现出相对好的情绪状态和适应能力。

⑶家庭关系和睦,父母支持

家庭是学生最重要最根本的精神和经济寄托,那些表现出较好适应能力的学生普遍表示家庭关系和睦,亲子关系好,能够与父母聊天,讨论自己的学习生活。这里的家庭既包括学生与父母构成的核心家庭,也指大的扩展家庭,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阿姨等。

⑷“认识很多的同学”

人作为群居动物,一定程度上,他人是认知和肯定自己的途径,同时他人也是我们完成工作、生活任务的重要条件。访谈中,适应较好的学生,显著在与人交往的水平上要比其他同学好一些。

认识很多同学,尤其是认识高年级的同学,也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有助于其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2.自我认同感

自我同一性高表明学生能够较好的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所处的现状,他们的情绪状态往往也是比较好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存在认同感,就会积极学习工作,相反则会形成消极的感受和行为。适应较好的同学,基本上都存在这种认同感,她们喜欢这个学校和专业,并且在这里的学习生活中有收获有成长。当他们以积极的情绪来应对生活和学习时,通过系统理论,我们知道整个环境都会给他们积极的回应,形成良性循环,强化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激发学生更多的积极有效的行为,使得他们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

3.参加班级、社团学生工作及校外兼职

参加班级工作能够使学生更多的得到老师的指导,同时更多的与班级同学接触,有更多的可能结交新的朋友、拓展人际交往的范围。社团工作同样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在工作中表现自己的优势特长,接触更多的人,尤其高年级的学生,他们会有很多的经验传递,学生也有了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更加自信,并寻找大学生活中的成长点。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前最后的准备阶段,兼职可以让学生的工作素养得到实踐的锻炼,兼职的收入可以补贴学生的生活费,学生说“花自己挣的钱就不舍得花了”,也让90后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理解其他劳动者的辛苦,也更加积极的看待自己。

4.胜任学习任务

虽然民办高校的学生被偏见的认为不爱学习,不喜欢学习,不喜欢研究。但是,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对学习是非常重视的,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有所收获,同时还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地高效率地学习,对自己的学习不能或者没有好好学习感到烦恼和不满。

只是很多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缺乏积极主动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勇气,他们会说“我高中的时候什么什么科目就不好,我就不感兴趣”。这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要帮助学生突破这种习得性无助,或者说低自我效能感。学生在提到“有收获,使用图书馆,努力学习、参加各种竞赛”时都是自信的,也是对自己感到满意的。

5.有计划有目标

访谈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大学干什么?大学学什么?”。这些学生没有对生活、学业、工作的规划,没有近期和远期目标,感觉很迷茫。但是对自己有期待,有计划的学生相对会好很多,他们会努力的克服并适应新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进行反思,也更可能会向老师、朋友求助,来加速他们的适应过程。

6.学校的帮扶措施

学校的帮扶政策,尤其是国家助学金以外的学校给予的帮扶,例如结对子等,不但给学生物质的社会支持,更为学生提供了心理的社会支持。心理的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重要性大于物质的社会支持。学生体验到了学校和老师关怀,增加了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和认同,从而使学生努力的做出更加积极的适应性行为,帮助其尽快速的适应大学生生活,并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7.主观感受:感受到进步与成长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S同学的谈话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到自己入学后的成长。见识、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老师的信任,胜任班级工作、在校外的人际交往,这些让他感到体内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充实。同时,他将自己的专业与家庭资源、能力特长结合起来,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更加积极的应对校内外的学习和人际关系。

大学阶段,学生能够更多的支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力量感、成就感及成长的快乐,就会激发他们的信心,从而更加努力的做出学校、父母、社会期待的行为。

9.独立生活能力强

在进入大学前有过住宿经历、家庭注重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的,例如要求学生独立居住、在过去的生活中需要自己照顾自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即自己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入学后的适应相对会较为容易。

10.有爱好、喜欢运动

首先,有爱好、喜欢运动的学生入学以后更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建立良好的稳定的人际关系;第二,爱好本身可以寄托很多的情绪情感,帮助个体调节不良情绪;第三,运动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的调节情绪和睡眠的方法,运动同时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因此有爱好、喜欢运动的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也相对比较快。

(二)新生入学适应的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是保护性因素的反面,例如社会支持度低、不能胜任学习等等都是风险因素,除了上述这些因素,访谈中涉及的其他的风险因素如下:

1.同一宿舍分配不同专业的学生

首先,因为上课时间不同,他们很少能够在一起吃饭或者玩,大多数同学都会和自己班里的同学玩,导致专业人数少的同学落单,同时也缺乏与本班级同学的联系,宿舍关系相对更不容易处理。其次不同的专业在同一个宿舍,还会因为作息时间不同,导致相互影响,引发潜在的宿舍矛盾。

2.对自己不满意

⑴自认为高考失利。相当一部分同学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高考失利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他们的平时成绩能够或者在他理想的学校分数线上下,但是高考中他们并没有如愿以偿,这部分同学会觉得不公平,在退学复读、转专业的问题上纠结,并且对学校充满了不满和抱怨。因此也不能将精力投注到现在的学业上,导致进一步的不满意。

⑵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度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所谓的高考失利,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或者是家里逼迫的情况下才选择了本校和现在的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更容易看到学校和专业的缺点,并且将这种缺点放大,从而影响自己大学生活的适应,也影响其在其他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2.高学费、经济压力

由于本校的民办学校性质,学费相对较高。家庭有经济压力的同学,尤其会觉得压力大,随着贫困程度的增加,压力也会相应的增加,学生在校的体验会跟着下降。不论有经济压力的家庭还是没有经济压力的家庭,学生都会对交较高的学费感到有压力,觉得父母没有面子,对不起父母,尤其如果在学校体验不好的话,会觉得不值。有学生说“跟我一样成绩的同学,去了公办院校,我一年的学费顶上人家四年的学费了,觉得挺不值的。”

4.复读

复读的学生对学校的不满意相对会比较大一些,他们对复读报了很大的希望。最多有学生复读两年,参加三次高考。复读的时间越长,入校后的适应也越艰难,尤其和其他的风险因素合并后。

5.睡眠不好

一部分同学表现出睡眠不好的现象,例如11点宿舍熄灯,一般要1点多才能够入睡,早晨又在5点多醒来,而且很难再入睡,或者晚上每隔一个小时就会醒来一次;更有严重的同学,在宿舍里基本不能入睡。这些学生中,有些是以前就有睡眠不好的现象,有一部分同学是入学以后出现的。长期的睡眠不好,导致身体感觉疲累、上课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等,都会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从而影响对新生活的适应。

6.自卑

学生普遍的存在自卑的情绪,觉得自己那里都不好,也不如别人,对自己不满意。有学生说“我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我就不如别人”、“我做什么都做不好”。自卑会影响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影响他们对事件的客观评价,也影响他们进一步的发展。

7.家庭有重大变故

家庭有重大变故主要指家庭经济条件发生重大转变或有亲人离世,有的家庭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时候学生就会更加的艰难。因为他同时要面对哀伤、经济压力、家庭关系变化,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大的困难,作为一个年仅大一的新生,还要应对生活环境、朋友、学习等的变化,这会对他们造成较大的困难。 8.自己或家人患有疾病或者残疾。

有学生自己或者家人患长期的慢性疾病,或者父母一方残疾,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都相对较大,对入学后的学习生活及其他方面的表现产生不利影响。

9.对未来担忧,感觉迷茫。

部分同学刚刚步入大学,却已经在担忧毕业之后找工作怎么办。他们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每天就在这种惶惶然的担忧中度过了。学生对未来有忧虑是好的,古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远虑是有助于解决现在的问题才是正确的远虑,如果远虑影响了解决目前的生活学习任务,那就是过度的担忧。这种担忧会占用学生大量的精力而影响其学业和工作。

10.“退学复读”或者“转专业”或者“就这样耗着”。

有些分数相对较高的同学入学后,因为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也是对自己的原有理想的坚持,在看到有同学退学复读,有同学申请转专业后,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也会产生这种想法,并且不断的摇摆。这部分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思考两难的问题上,而没有积极的运用目前可以运用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对大学的体验也是相对较低,但是退学复读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他们在纠结的过程中虚度了自己的光阴,更觉得大学上的没有意义,加剧了不良情绪,促成了消极循环。

11.文化不适应。

南方同学和北方同学在文化上差异较大,生活习惯也不同。较多的同学提到南方同学和北方同学,北京生与外地生的交往问题,认为这两个群体之间相互存在成见,使得这两大群体的交往不顺畅,同学们的感受都不好。

12.恋爱关系

部分学生因为恋爱关系中的困难造成情绪不好。主要是恋爱关系中的背叛、分手、恋爱中矛盾的处理。这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当这个问题和新生入学重合在一起,就会影响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体验,进而影响新生的生活适应。

13.有创伤史、前面的学习生活中有情绪不好的阶段

在入学前的生活中有过创伤性经历,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处理,或者曾经在情绪、行为、认知、思维等方面表现出异常的学生,在入学后相对较多出现适应上的困难,他们所遭遇的问题往往也更加棘手。

14.班级同学之间交往少,男女生之间交往少

较多的学生提到他们的交往范围基本上限于宿舍同学或者临近宿舍的同学,跟班里的同学都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男女同学之间也基本没有什么交流,这让他们觉得没有朋友,交往很少,对自己不满意。

15.性格内向,不善與人交流

性格内向,不擅与人交流,尤其与陌生人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感到不满意,他们对自己的交往能力不满意、感觉孤单、不能积极主动的获得帮助,增加了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难度。

16.同辈比较

有学生家族比较庞大,而家族中的同辈群体基本上都是读大学的阶段,亲戚间、同辈间就会存在比较,他们比较学校的类别,例如是否一本、是否重点等,还会比较成绩高低,比较地域、比较学费、比较学校的资源等等。在比较中处于弱势的学生往往压力较大、对自己不满意加剧,不能完全投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17.喝酒

有些同学借酒消愁,饮酒过度本身就是一个健康问题,饮酒过度的学生生活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可能也更大。

18.“周围没有人学习”

相当一部分同学提到他们想要好好学习,自己也制定了学习计划,并且努力的想要实施,但是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玩,觉得自己学习显得不合群,也跟着玩;或者是周围的同学都玩,自己就管不住自己也去;还有同学提到朋友都爱玩,自己本来也爱玩,跟朋友们在一起就更加没法控制了。这部分学生往往在学习上存在困难。

19.主动预约咨询

在访谈的同学中,有数名同学主动提到曾经找过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或者在初高中阶段曾经做过心理咨询,这些同学相对来说遇到了更大的困难。

总的来说,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因素分为两方面,即保护性因素和风险因素。保护性因素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可以充分利用的好的方面,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风险因素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避免,或者尽可能将其影响降到最低,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生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