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座“圆梦桥” 老少建亲情

时间:2024-04-24

德惠市关工委

三座“圆梦桥” 老少建亲情

德惠市关工委

吉林省德惠市关工委积极组织“五老”牵线搭桥,动员有财力、有能力并愿意为社会做奉献的企业家、科技人员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青少年圆自己的梦想。两年多来,全市各级关工委为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搭建起了三座圆梦之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搭建“助学圆梦桥”,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圆求学成才梦。两年来,经关工委牵线搭桥,每年都有3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受到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捐助资金50多万元。2014年8月15日,天台镇关工委举行了“圆梦桥工程”捐资助学对接仪式,8名企业家与13名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共捐资12.5万元。民企吉林省亿农汇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了“天使助学基金会”,先从企业收入中拿出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今后企业每年拿出利润的百分之一充入基金账户,资助对象是企业所在乡镇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了保证“圆梦桥工程”畅通,有条件的乡镇和系统关工委纷纷把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组织起来,成立“助学基金会”,从而为“圆梦桥工程”运转提供了机制性保障。

搭建“致富圆梦桥”,帮助有志青年圆创业致富梦。市关工委组建了“五老”帮富团,作为引导青年农民创业致富的“智库”。到目前,全市组建“五老”帮富团165个。由“五老”帮富团成员,按照居住邻近、项目相同、志向爱好、相互包容的原则,组成“两学一创”活动小组1100多个,参与的青年农民1.6万多人。在农牧业专家和致富能手的帮助带动下,先后有3000多人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如朝阳街道待业青年刘洋,初中毕业后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整天呆在家闲逛,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五老”帮富团成员任永成知道后,先是帮他联系到一家烹饪学校学习烹饪技术,6个月后他学成回家,又帮他租了一处房子开起了小吃部;随后又帮助他联系贷款扩大店面,办起了学生食堂,如今,在任永成的建议下,刘洋开了一家“芳雨大酒店”,生意很红火。大房身镇西化吉村青年农民李大林、李大利哥俩儿,2013年,在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五老”帮富团成员兰云宝的帮助下发展起了肉鸡养殖业,经过几年的奋斗已初具规模,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

搭建“谋生自立圆梦桥”,帮助失足青年圆谋生自立梦。失足青年回归社会后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过上自食其力的正常人生活。为了帮助他们圆上这个梦,全市各乡镇关工委成立了以“老政法”为主导的关爱工作团。分别同失足青年和社区矫正对象(青年)210多人结成帮教对子。万宝镇青年范某刑满释放后在家无事可做,退休干部、镇财政所原所长许贵发和他结成帮教对子。许贵发不仅教育他好好做人,还帮他找就业门路。范某在服刑期间学过电焊技术,想开个电焊加工作坊,但缺资金、无场所,许贵发帮他贷款7000元,又帮他租了房舍,办起了电焊作坊。目前,帮教的200多名失足青年和社区(村)矫正对象,没有重新犯罪的,多数已自谋职业,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圆梦桥使关工委找到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入门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五老”做工作有了方向,为青少年解难题、办实事有了门路,帮青少年圆了自己的梦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