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

时间:2024-05-11

张海霞

摘 要:本文结合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授课时间、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课 教学改革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主要从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目前在生物学、医学、生物制药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而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开设就是要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呼职院开设的细胞生物学实验为12课时,开设的实验内容主要是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叶绿体的提取等,这些实验操作简单,学生锻炼的机会少,间接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学习。等到第四学期开设专业课程实验时(如细胞培养实验),会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不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教育者们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调整授课时间——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密切结合

目前我院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在学期末开设,等理论课内容讲完,集中时间上实验课。这就给学生造成“理论是理论,实验是实验”,没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学期初讲过的理论内容等到做实验的时候学生已经印象模糊,在上实验课的时候,老师还得花大量时间导入理论内容,才能开始本次实验的操作,不利于课时的充分利用。针对这个问题,要合理调整实验课的授课时间,让实验和理论“并排走”。在理论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在相关知识点上有意留下悬念,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实验中寻找答案。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如讲到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时,学生很容易混淆它们的特征,通过及时做“细胞凋亡现象的观察”这个实验,学生学到了知识,还能主动发现问题,和老师探讨或自己查阅资料尝试解决它,完成了既定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二、调整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以往的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师会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学生不用动脑思考本实验开设的依据,只是机械的接受这些内容。如此看来,实验课和理论并无二致;而且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都会提前做好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所用的溶液或者对样品的长时间处理,学生只是重复实验书上的操作步骤。这种“教师包办”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逐渐改变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验课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安排组织学生有序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教师安排的任务操作,在完成任务动机的驱动下, 通过对理论课所学知识的主动涉猎和认真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验时的责任感, 学生积极参与,完成任务后可收获成就感。

三、调整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以往细胞生物学实验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定,造成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很多学生上课敷衍了事,严重影响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实验总成绩由以前的实验报告90%+出勤10%,改变为实验设计占30%,实验操作占45%,实验报告结果占20%,出勤占5%,每次实验都要以这种方式给成绩,总成绩为每次实验成绩的平均。这种成绩评定方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它能准确、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也制止了某些学生偷懒、浑水摸鱼取得实验成绩,鼓舞了勤奋好学的学生,真正达到以评促学的效果。

四、结语

实验课程的开设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的一门课程,如何上好实验课,不但对教师有严格要求,对教学设备亦有要求。实验课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需要较复杂的仪器设备,这就要求学校加大投入,为学生开阔视野、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便利条件。总之,要想让实验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继续努力,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和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为培养全方位、高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专妮,王强.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实验室科学,2013(2):69~71

[2]杨鑫.浅谈高职教育细胞培养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25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