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时间:2024-05-11

王艳艳

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师生课堂互动与交流、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数学教学中提问的现状,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数学思维进行了探索。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课堂内容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问题多但缺乏重点

必要的提问能增进师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教师觉得数学课堂上以提问多为好,例如:“2+2+2+2=8,3+3+3+3=12……”甚至有些教师喜欢把问题一问到底,但是问题在于学生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分析取证,学生思维忙于应付回答老师问题,这样,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深入教学是一件好事,但是学习不能灵活,这样学生能收获到多少?这样无疑对教学也是有害无益。教师应把问题从根本上分析给学生,让学生全面思考,2+2+2+2共4个2,所以可以思考为4×2=8的换位方式进行解说,而不是一味教学生直接相加得出结果。数学学习在于灵活,在于变通。

2.课堂提问带有歧视心理,没有平等地看待每位学生

以往在我读书的阶段,曾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因为该生行为或学习成绩差,老师上课的时候会忽略或排斥该生,上课的时候作为重点提问对象,回答不出来会特意说难听的言语给该生听,我觉得这方法并不可取,不会有学生喜欢老师特意刁难自己的,如果教师能换位思考,多重视成绩差的学生,多找找学习差的主要原因,我想比这有针对性的教学会好很多,必要的提问是很重要,但是把课堂的提问作为战斗场上,我不大认同,教师应把每个学生作为自己的孩子,重视看待,多关心,多指导,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全方位的思维能力培养。

3.课堂提问只顾活跃氛围,重点答案回答不明确

有的教师误认为不停地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虽然这种方法能带动课堂上的活跃气氛,但是课堂上的问题设立不明确,并没有讲出重点,盲目寻求答案,最终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模糊感和混乱感。

还有人认为,启发就要有师生的共同活动,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就是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样一来启发式就变为问答式了,一问一答,似乎有问答就是启发,没有问答就没有启发。创造性思维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好奇心,对“奇”产生疑问,很自然就会有想找到答案的想法,好像家庭的小宝宝,他看到特别的东西总会追问“妈妈,这是什么”道理一样。任何学生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产生新奇感和新鲜感,进行发问,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探讨其中的答案和问题的所在,而获得一些“新奇”而简捷的解法,更容易理解题目的含义。

在现实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用以往的办法——让学生死记硬背,永远只记住书本上的例题,而没有让学生养成灵活变通,举一反三的习惯。

二、开展课堂数学教学提问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1.启发思维,主动学习

小学生毕竟年纪还小,教师适当采取互动的形式和生动的表情,增加制造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挖掘隐含于教材中的矛盾因素,抓住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和谐之处,以及抓住学生面对新问题时出现的无所适从之处,设置生动的讲解,都可以创设问题的情境,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把课堂气氛变得轻松,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不仅要他们“在思维”,还要他们“会思维、懂思维”。学生回答问题,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有时也不一定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因此,启发式教学并不是一种教学形式而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是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节,利用小数点的移引起变,然后提出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鼓励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自主探索规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2.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兴趣与成绩的好坏有直接关联,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法去思考问题,用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必要的,但是对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束缚,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有想学的心理,把“难学”转化为“易学”, 把“苦学”转化为“乐学”。

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节,可以这样提问:一个数除以小数,应该怎样计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在你看来,怎样才能做到不同问题不同的解决?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举一反三,讲解课本上面的例题之余,多举现实例子,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之间增进感情的前提下,思维能力得到更全面发展,最后教师多听取讨论的意见,做出全面的解答。

3.反馈信息,教学交流

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与学生间缺乏交流,教师总让学生感觉高高在上,害怕教师的情况出现,教师不能一面以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学手法,应多听取学生意见,反馈的信息能让教师第一时间清楚认识自己教学情况及时改进和更清晰知道学生的吸收能力如何。情感上面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帮助与关怀,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毕竟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对事情的看法还是很单纯,他们思维就像火花一样,要靠教师的情感点燃,教师说的每句话、每个要求,都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教师应多包容他们的缺点,发掘他们的优点和潜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进取心。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一节时,故事引入几个小动物跳远比赛成绩分别是1.1米、1.10米、110厘米,它们都在强调自己跳得比较远。提问:三个小动物到底谁跳得最远呢?请大家做个公正的裁判。在教学例题时,让同学们大胆地猜测0.3、0.30和0.300的大小关系,然后通过课件演示,把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平均切割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出其中的3份、30份、300份。提问:它们相等吗?那么与0.3大小相等的小数有多少个?

课堂学习中可以多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对学习充满信心的态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从小对学习充满激情,充分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把书本知识与学习兴趣联系起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第五实验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