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陈晓芳
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可见,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创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真正的创新学习。
一、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几乎所有的人都熟视无睹,而牛顿却从中发现并提出“为什么苹果向下落而不向上飞?”的问题,进一步又提出“月亮为什么落不下来?”的问题,从而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说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核心,也是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想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有利的质疑空间。教新知识时,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讲解或传授具体知识,而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这节课上想要学什么,应该学什么,重点学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综合,去感悟,进而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肯定,适时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并正确引导,激发学生想问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促使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把创新学习落到实处。
二、激励学生勤于解决“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妥善的解答,就可能损伤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可是,倘若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有求必应,有问必答,那就又一次剥夺了学生们创新学习的机会。解答不是以老师给出正确答案为目的的,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讲解,而是要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查阅工具书或动手实验、操作,互相讨论、分析,自行解决。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去讨论,去查找,加上教师的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好奇心、成功欲会像鼓满的船帆,蓄势而发。这样,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就变成了主动的探求式学习。“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的同时,创新学习的春风已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
三、创设情境,倡导学生争辩“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最大快乐,莫过于自己发现问题,又经过独立思考解决了问题。特别是,就某一个问题争辩的过程,总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激情,注入活力。
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多彩,为师生提供了创造的动力和空间。教学中,要抓住疑难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问题争辩的过程中明辨是非,追求真知。如,教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时,讲到文章的主题是“赞颂母爱的伟大”时,一名学生提出异议:“文中并没有写老麻雀是小麻雀的母亲,它也许是小麻雀的父亲,父爱的力量更有力,更能战胜对手呀!”从这一问题中,我看到了教学的契机,于是组织学生进行争辩,把母爱的主题进一步延伸、拓展,从而理解亲情的可贵。其实,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又如,教《跳水》一课,我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船长”这一人物形象时,提出:“还有没有让孩子脱险的其他办法?”学生们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想出许多办法。最终,学生在争辩中达成共识:还是船长的办法好,从而认识到船长的确是思维敏捷、果敢机智的好船长。这些争辩来的知识将更深刻地被学生牢记于心。
四、培养习惯,让学生自我省思“问题”
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课后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是他没有掌握知识,而是没有养成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认真听讲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能积极思考,主动思考,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自我省思“问题”的良好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让学生在疑难处学会“自我提问”,通过自问自答,自我省思,有时能帮助学生疏通思维渠道,拓展思路,从而找出解题途径。
1. 问问“为什么”
学生碰到题目难以理解或与自己认知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在头脑里反复揣测。这时自己问一问“为什么”,可拓展思维的渠道,抓住关键进行深入地探究。
2.问问“怎么办”
学生有时对知识的疑难点感到若明若暗,似懂非懂。这时问问自己“怎么样”,可使疑难问题明朗化、清晰化,从而找出正确的途径。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人,这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归宿。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阁西街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