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胡海波
化学这一学科涵盖内容比较广泛,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重复教材的内容,而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知识进行归类,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从而方便记忆,提高复习效率。复习时可以将内容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和制取
1.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应熟记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够说出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等。联系生活中的常识和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情况,结合中考试题掌握这部分内容。
2. 氧气的性质及制取
要能书写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能够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知道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能分别写出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每年中考实验题中的必考题,要联系中考实验题,复习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并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拓展。
3. 水的相关知识
重点抓住净化水的方法、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水的元素组成、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的措施进行复习。这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在中考中多考查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
4. 质量守恒定律
要从概念、内涵、应用(包括解释一些变化和现象、进行相关计算或推断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化学式)等方面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根据中考试题,把质量守恒定律和微观示意图结合起来,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微粒、元素、物质的变化情况,以及反应类型等。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表格型计算题,主要从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前后某物质的质量、反应类型几方面进行复习。
5. 化学方程式
熟练掌握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和配平方法,并通过练习,规范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复习时重点强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计算式的格式规范。
二、元素的组成、微观构成和表示方法
1. 元素知识
元素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的,只有种类之分,没有个数之分,只可以说几种元素,不能说几个元素。在应用元素的概念时,应该描述为“物质由某(或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不能描述为“某分子是由某(或某几种)元素组成的”。
不同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不同,与核外电子数、中子数无关。
认识元素周期表,能够从元素周期表中找出相关信息: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此外,要能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判断元素原子的构成情况。
2. 微观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需要强调的是,在化学变化中,不管是原子重新组合、分子分解,还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的原子核始终不发生变化,即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复习原子时,要理解以下等式关系。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此外,还要知道原子中的决定关系: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还要能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元素是否是金属元素,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判断原子所在的周期,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是离子还是原子。
3. 化学式和化合价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化合价的依据都是“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特别要注意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计算化学式时,不管是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都要注意化学式中各元素右下角的数字。此外,化学式前面有系数时,要先把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求出,再乘以前面的系数,这样才能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