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赵国瑞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公园里有一把长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位女士,旁边还有一只狗.一位男士也想坐在椅子上,就问这位女士:“你的狗咬不咬人?”女士说:“不咬.”结果那位男士一坐上去就被狗咬了个一塌糊涂. 那位男士以为狗能蹲在女士的旁边,肯定狗的主人不会是别人;既然主人说狗不咬人,那么他就可以毫无戒备地坐在椅子上. 其实狗的主人根本不是坐在椅子上的那位女士,男士的惯性思维导致了错误的判断,结果吃了大亏.
人的思维过程发生后,就像走路一样,会按照先前的意识一直走下去,直至需要拐弯时,才会改变原先的思维方向,这就是惯性思维. 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惯性思维常常表现在:当问题的条件或情况已经改变了,思考者仍要按照过去的习惯或从熟悉的方面去思考.
同学们知道,运用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如计算(■+■-■)×24,若先计算括号内的,再与24相乘,即(■+■-■)×24=-■×24=-5,这样做比较麻烦. 若运用乘法分配律,显然比较简便:(■+■-■)×24=■×24+■×24-■×24=9+4-18=-5.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分配律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1)括号内是几个有理数的和的形式;(2)括号外面是乘法运算.有的同学遇到经过适当变形也可以运用分配律解决的问题,却不知道适当变通.
如计算9■×(-51),从表面上看,它不符合分配律的形式,一些同学先把9■化成假分数■,再与-51相乘,得9■×(-51)=■×(-51)=-507,不仅费时,而且稍不留神,就会出错. 能不能运用乘法分配律呢?如果先把9■化成10-■,再与-51相乘,显然既快又准:9■×(-51)=(10-■)×(-51)=-510+3=-507.
再如计算(■-■+■-0.02)÷■,有的同学一看到括号外面是除法运算,便断定不能运用分配律,于是先计算括号内的,得■,然后再除以■,得到(■-■+■-0.02)÷■=■÷■=■×100=58. 殊不知,只要先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不就可以运用分配律了吗?于是便有下面的简便运算:(■-■+■-0.02)÷■=(■-■+■-0.02)×100=30-50+80-2=58.
有的同学在计算15÷(■-■)时,由于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是这样计算的:15÷(■-■)=15÷■-15÷■=75-45=30.
因为除法对加法不存在分配律,即a÷(b+c)≠a÷b+a÷c,所以上述结果是错的. 此时只能先计算括号内的,再做除法运算,即15÷(■-■)=15÷(-■)=-■.
有了以上的经验教训,有的同学在计算(-■)÷(■-■+■-■)时变得十分谨慎,他们是这样计算的:先算括号内的,然后
再做除法运算,即(-■)÷(■-■+■-■)=(-■)÷■=(-■)×3=-■.
结果是算对了,而且这些同学能够接受计算15÷(■-■)的经验教训,这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难道原题变形后也不能运用分配律吗?注意到(-■)÷(■-■+■-■)的倒数是(■-■+■-■)÷(-■),而把(■-■+■-■)÷(-■)转化为(■-■+■-■)×(-42)即可运用分配律,因此原题可以这样计算:因为(-■)÷(■-■+■-■)的倒数是(■-■+■-■)÷(-■)=(■-■+■-■)×(-42)=-7+12-28+9=-14,所以(-■)÷(■-■+■-■)的结果是-■.
这样做不仅简便,更为重要的是,它突破了惯性思维,运用分配律解决了一个在常人看来不能运用分配律的问题,这对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综上可见,在思考数学问题时,要警惕惯性思维,注意克服惯性思维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