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时间:2024-05-11

程 鸣

说明: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为必考题。

第1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谐的文化传统

种松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舍”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札之用,和为责。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札”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札”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札”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客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忠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威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便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责”、“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和”即“和谐”。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

C荀子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和”与“礼”的本质是一致的。

D“和”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2下列说法,不属于“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3分)

A“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基础。

B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长恭传

兰陵武王高长恭,一名孝,文裹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遵至盒墉之下,被园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宵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商阳等郡公。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及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目:“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咎。相愿目:“岂不由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干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滕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亩,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得见!”遵饮药薨。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客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

共之。韧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州。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目:“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傲,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贲券,临死日,尽燔之。

(选自《北齐书》卷一)

【注】①天颜:指皇上。

4对下列旬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韶病,长恭总其众总:统领

B求福反以速祸速:快速

C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饮:使……喝

D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安:使……安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高长恭“胸襟宽广”的一组是()(3分)

①前膝请以安身术②长恭然其言③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④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⑤长恭独还,无所谴罚⑥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③④⑤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高长恭是文襄皇帝的第四子,而他回复后主问话时将“国事”说成是“家事”,所以招来了后主的忌惮。加之其威名很大,最终被后主赐死。

B高长恭之所以“颇受财货”,是因为自己意识到邙山大捷威名太重,不得不以贪婪的面目来自我贬低,以降低自己的威名,高长恭认为这样可以有效保全自己。

C相愿劝导高长恭要想保全自己就应称病在家,不要干预政事。高长恭听从了相愿的建议。于是有了疾病也不再治疗。

D高长恭封兰陵王,累迁并州刺史、太尉,钜鹿、高阳等郡公。他貌柔心壮,骁勇善战,曾在邙山大败周军,受到将士的热烈讴歌,而且还能友好地对待士兵,事必躬亲。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岂不由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夜半闻横管

【宋】程俱

秋风夜搅浮云起,

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

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

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草生无限思,

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8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出色,请你指出笛声描写的主要艺术手法并概括笛声的特点。(5分)

9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要分析七、八两旬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2)无丝竹之乱耳一________,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乙选考题(8吩)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陈泥鳅

汪曾棋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潮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星。

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教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跣下水教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教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拽不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啊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遭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圈观的入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

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

汗。只听见嗖的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翘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阵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拖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动。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选自《视野》)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画,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B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C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他不置产业,花钱散漫,喝酒赌钱,未曾留下积蓄,也不考虑娶妻生子,这都说明他是一个缺乏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的人。

D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E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与情感。

(2)小说的首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4)有评论者认为,汪曾棋这篇小说中隐藏着“生活的哀戚”,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节选)

刘仰东

梁漱溟是不是学者,这本来不成问题。1916年。他23岁时就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次年开讲,先讲“印度哲学”,再讲“儒家哲学”。讲“儒家哲学”时。听者踊跃,除一般学生外,还有四五十岁的前辈,还有一些当时及后来的风云人物。四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但是,梁漱溟本人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也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他生前曾在许多文章或演讲中明确表态。1930年,他在题为《我是怎样一个人》的文章中写道:“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为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部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谈学问,在我只是不得已,非是有心……我只是好发生问题——尤其易从人事上感触发生问题。有问题,就要用心思;用心思,就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就从而有行动发出来。外人看我像是在谈学问,其实我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我的问题而巴,志不在学问也。”

此时,梁漱溟不足40岁,他的后半生,依然没有变。在梁漱溟看来,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他曹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他认为如果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只当做哲学思想来讲,则“其固有精神实质亡矣”!梁漱溟曾再三强调,孔子的学问是专门致力于人的身心进于白觉、自主。使人的生命整体上有所变化和提高,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修养实践上。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这个观点贯穿于梁漱溟的一生,他晚年依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中国古书汗牛充株。除了少数研究者,未必人人都要去读,但有一本书,即《论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是不可不读的。

1924年夏天,他在当讲之年教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当时也有几所大学请梁漱溟去,但梁漱溟谢鲍了这些邀请。多年后。他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又说。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

他在1924年(31岁)辞去北大教职后,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山东、广东、上海、山西、河南等地办学和考察。自1931年起,梁漱溟落脚山东邹平,开始7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他的长子梁培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没有水电,我们生活在那里。吃的是井水。点的是油灯。……基本上过的就是农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梁漱溟一干就是七年。他在自撰的《生平述略》中说:“1931年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它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泉,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

抗战的爆发,让梁漱溟为之努力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戛然而止。但随后他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1938年1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1939年2月。梁漱溟赴晋冀豫皖苏鲁等地的敌后游击区巡视,与国民党将领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罗荣桓、陈光、彭雪枫等都进行了会晤。1940年底,梁漱溟与黄炎培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试图以“第三方面”的力量促成两党的团结,以求抗战的最后胜利。

30岁到50岁,被视为生命的黄金时期。而梁漱溟从31岁退出北大后。二十余年间奔走于社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选自《师资建设》)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梁漱溟23岁时,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四年后,就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使他享有了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B梁漱溟认为。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为了实践这一观点,他在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

C抗战爆发后,梁漱溟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

D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这就是梁漱溟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的目的。

E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这正是他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意义之所在。

(2)梁漱溟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学者?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本文题目是《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那么,请根据全文,简要说说梁漱溟的“与众不同”之处。(6分)

(4)文章作者认为,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揉皱(zòu)虔(qián)诚泱泱不乐滑稽(j ī)可笑

B提(di)防降(xiáng)服唉声叹气通宵(xiāo)做梦

C陶冶(yē)游说(shuì)没精打彩安然无恙(yàng)

D瘦削(xiāo)怂(sǎng)恿兴高采烈性情孤僻(pì)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人把颈脖缩着,又怕又欢喜;玩灯的兵士,却在火花中绕圈子,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

B,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

C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秋毫无犯,却惹得他闷闷不乐。

D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

15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装在套子里的人》这部俄罗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对21世纪的中国青年读者是很陌生的。

B且那人因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

C翠翠为了不能忘记的那件事,同祖父上年一个端午节又到城边河街去看了半天船,一切玩得正好。

D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其出身和地位使他的思想观念和为人处世与一般的草莽英雄有很大的区别。

1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中国环境标志”图,准确理解标志的含意,请你根据此图介绍其构成要素及其寓意。(5分)

17某杂志第12期评出了本年度最受欢迎的文章,请你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请你根据这些文章标题揣摩它们共同的主题。(2分)

(2)如果你是杂志社的编辑,请你针对以上现象,从文章内容上对投稿人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超过30字)(4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的一生就是寻找的过程。寻找自己,寻找他人;寻找物质需求,寻找精神慰藉;寻找不曾拥有的,寻找曾经拥有而又失去的;在寻找中,我们成长着,丰富着,完善着,超越着……

请以“寻找”为题,自选文体,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第1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解析】“和”与“礼”是互为表里,互相作用的。

2B【解析】“诸子百家”存在于先秦时期。

3A【解析】“和谐的文化传统”说法错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解析】“速”应为“招致”,此题考查古今词义变化的现象。

5B【解析】①表现高长恭向相愿询问安身之术;②表现高长恭认可了相愿的安身之术;③表现的是对士兵的体一陋。

6C【解析】高长恭虽然认为相愿的建议正确。但并没有施行,而且后面“有了疾病也不再治疗”并不是受到相愿的建议的影响。

7(1)莫不是因为邙山大捷,恐怕固威武被忌恨,便自我玷污吗?

(2)我竭尽忠诚侍奉皇上,有什么事辜负了上天,却让我遭此毒手?

(3)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高长恭贪赃枉法的罪行,(高长恭)被罢免宫职。

【参考译文】

兰陵武王高长恭,一名孝,是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个儿子。多次升迁做了并州刺史。突厥入侵晋阳。高长恭率军尽全力反击。齐军在邙山之役中失败时,高长恭在中军,率领五百骑兵第二次杀入周军,冲到金墉城下,被周军包围,形势十分危急,而城上的齐军不认识高长恭。高长恭脱去头盎,露出脸来,城上的齐军认出是他,才派出弓弩手下城救援,将周军打得大败。齐军将士一起歌颂此事,成为一曲,即《兰陵王八阵曲》。以后他历任司州牧、青州、瀛州二州刺史。收受了不少贿赂。后来做太尉,和段韶率军攻柏谷,又攻定阳。段韶生病,高长恭总领其军。前后以战功分别封为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齐军在邙山大捷时,齐后主(高纬)对高长恭说:“你杀入敌阵内太深了,一旦失利,后悔都来不及。”高长恭说:“一想到这是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家事。我就不自觉地冲进去了。”后主嫌恶高长恭说的“家事”一词,从此对他猜忌起采。等到高长恭在定阳,其部下尉相愿对高长恭说:“大王既然受朝廷重任,为什么如此贪婪?”高长恭未加目答。相愿说:“莫不是因为邙山大捷,恐怕因威武被忌恨,便自我玷污吗?”高长恭说:“是。”相愿说:“朝廷如忌嫉恨大王,在这些事情上就可以处罚您,您本为求福,反而招来祸患。”高长恭流下眼泪,上前跪下,向相愿请教安身之术。相愿说:“大王以前既有功勋,现在又获大捷,威名太重,应当借口生病回家,不要再干预政事。”高长恭认为此言有理,但最终没有撤身退步。等到陈国进攻江淮地区,高长恭害怕重又为将带兵作战,叹息说:“我去年得了脸肿病,现在为何不发病呢!”从此以后,有病也不再治疗。武平日年五月,后主派徐之范去毒杀高长恭。高长恭对妃子郑氏说:“我竭尽忠诚侍奉皇上,有什么事辜自了上天,却让我遭此毒手?”郑氏说:“你为何不求见皇上?”高长恭说:“我哪里还能够见到皇上!”便饮毒酒而死。死后追赠太肘的官职。

高长恭外貌温柔,但内心豪壮,声音和客貌都很秀美。在军中为将,亲自处理一些小事。每次得到甘美的食物,哪怕是一个瓜几个水果,也一定和将士们分吃。当初在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高长恭贪赃枉法的罪行,(高长恭)因此被罢免官职,等到进攻定阳时,阳士深也在高长恭的军营中,他很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杀了自己。高长恭听说此事后。说“我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便找了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让他安下心来。一挺。离长恭入朝,仆从都走散了,只有一个人跟在身边。高长恭回采后,谁也没有责罚。武成皇帝(高淇)奖赏高长

恭的功军。命贾护为他买了二十个小妾,高长恭只要了一个。家中有价值上千金的债券,临死的那天,高长恭将它们全都烧掉了。

(二)古代诗歌阈读(11分)

8此诗运用夸张修辞,夸写笛声穿云振林,树叶尽落和蕴含千秋万古乏浓情采表现笛声强烈高亢、悲伤沉郁。(或:此诗二联描写音乐效果声振叶落,从侧面表现笛声的高亢强烈;三联则正面描摹,笛声中蕴含的感情悲伤沉郁。)

9在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故土,萋萋秋草让人产生无限惆怅之情,今夜斜射的月光同样照耀着过去在北方所住的楼房。七、八两句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家国之思的沉痛、孤寂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敌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C、E

(2)不可以。首先,删去首段就无法明确人物的生活环境,不能传递出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和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凸显,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

(3)他水性极好,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是个善良仁义的水手,但也好利;他不置产业,喝酒赌钱,没有积蓄。具有一般,民的嗜好和自由散漫的个性;他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具有较就可以处罚您,您本为求福,反而招来祸患。”高长恭流下眼泪,上前跪下,向相愿请教安身之术。相愿说:“大王以前既有功勋,现在又获大捷,威名太重,应当借口生病回家,不要再干预政事。”高长恭认为此言有理,但最终没有撤身退步。等到陈国进攻江淮地区,高长恭害怕重又为将带兵作战,叹息说:“我去年得了脸肿病,现在为何不发病呢!”从此以后,有病也不再治疗。武平日年五月,后主派徐之范去毒杀高长恭。高长恭对妃子郑氏说:“我竭尽忠诚侍奉皇上,有什么事辜自了上天,却让我遭此毒手?”郑氏说:“你为何不求见皇上?”高长恭说:“我哪里还能够见到皇上!”便饮毒酒而死。死后追赠太肘的官职。

高长恭外貌温柔,但内心豪壮,声音和客貌都很秀美。在军中为将,亲自处理一些小事。每次得到甘美的食物,哪怕是一个瓜几个水果,也一定和将士们分吃。当初在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高长恭贪赃枉法的罪行,(高长恭)因此被罢免官职,等到进攻定阳时,阳士深也在高长恭的军营中,他很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杀了自己。高长恭听说此事后。说“我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便找了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让他安下心来。一挺。离长恭入朝,仆从都走散了,只有一个人跟在身边。高长恭回采后,谁也没有责罚。武成皇帝(高淇)奖赏高长恭的功军。命贾护为他买了二十个小妾,高长恭只要了一个。家中有价值上千金的债券,临死的那天,高长恭将它们全都烧掉了。

(二)古代诗歌阈读(11分)

8此诗运用夸张修辞,夸写笛声穿云振林,树叶尽落和蕴含千秋万古乏浓情采表现笛声强烈高亢、悲伤沉郁。(或:此诗二联描写音乐效果声振叶落,从侧面表现笛声的高亢强烈;三联则正面描摹,笛声中蕴含的感情悲伤沉郁。)

9在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故土,萋萋秋草让人产生无限惆怅之情,今夜斜射的月光同样照耀着过去在北方所住的楼房。七、八两句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家国之思的沉痛、孤寂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敌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C、E

(2)不可以。首先,删去首段就无法明确人物的生活环境,不能传递出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和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凸显,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

(3)他水性极好,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是个善良仁义的水手,但也好利;他不置产业,喝酒赌钱,没有积蓄。具有一般,民的嗜好和自由散漫的个性;他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具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拥有一份责任感:他常常在暗中接济一些孤寡老人,却不事声张。具有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4)示例1认同。汪曾祺虽然在小说中表现了故乡的人们互相救济,相濡以沫的善良本性,但隐在其中的却是生活的更大衰戚。陈泥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有绝技,思想里总离不开“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的威胁,他对生命同样有着担忧与焦虑;女人尸体惊现水上,也暗示了故乡依然存在着社会惨剧:陈五奶奶的遭遇也揭示出穷苦人家无钱买药治病的困窘,而这一切并非个体一两次的扶助便能得以解决。淡淡的生存的悲剧氛围笼罩着整个小说。

示例2,不认同。陈泥鳅虽然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他在自己的营生中以出色的劳动创造出美的境界、成功的欢愉。无论是救助溺水之人。抑或捞取尸首,无论喝酒,抑或赌博,他的人生都给读者揭示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深刻的生命意识。作家把淳朴的民风民俗,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孕育在诗化的艺术境界,充满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小说显得超然、空灵,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神秘和梦幻情调。(要点回答不全要酌情扣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①C、D

(2)①梁漱溟不认为自己是学者,是因为:他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只是好发现问题,好用心思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已,谈学问,只是不得已。外人看他像是在谈学问,其实,志不在学问。(意思对即可)

②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他要把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梁漱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是把解决中国问题放在心上,离开北大到各地考察办学,是他进行人生实践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好方式。(意思对即可)

(3)①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②他不幕名利,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他却在他当讲之年毅然辞去。③注重实践。许多人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当做哲学思想采讲,而他认为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是把中国问题最大问题摆在心上,不怕困难,先后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办学和考察。(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4)示例1认同,梁漱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不是学者。

①梁漱溟从不自视为学者,他做学问是不得已,其缘起、目的和态度都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②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

研究学问,是为了实践。③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办学和考察,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与政冶活动,这些都表明他是一名社会活动家。

示例2不认同,梁漱溟还是一个学者。

梁漱溟在北大期间主要身份就是学者,虽然离开北大后,从事了许多社会活动,但最终使他闻名后世的,还是他在学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学者并不是只呆在书斋里一味研究学问的书呆子,把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中探索发现。同样是学者的本分。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示例3梁漱溟既是学者,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①梁漱溟的学术水平、学术成果以及学术地位,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梁漱溟是优秀的学者。②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办学和考察,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这些都表明他是一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③这两种角色不是截然分开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在梁漱溟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他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和目的研究学问,产生了学术成果。又以学者深厚的学养实践于社会活动。所以。尽管梁漱溟不自视为学者,但实际上,他首先是学者,然后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第Ⅱ卷(表选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解说】A项“揉皱”的“皱”正确读音为“zhòu”,“泱泱不乐”的正确写法为、怏怏不乐”: C项“没精打彩”的正确写法为“没精打采”:D项“瘦削”的“削”正确读音为“Xuē”。

14C【解说】C项“秋毫无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不合语境,此处应改为“毫不相干”。

15D【解说】A项主客颠倒。应是“读者”对“作品”很陌生;B项关联词语位置错误,“因为”应置于“那人”前面:C项语序不当,应为“上年一个端午节又同祖父”。

16(1)构成要素:山、水、太阳及用围的十个环。

寓意:(1)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规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

(2)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17示例,(1)这些文章的主题都是表现人间真情的。

(2)①撰写文章要贴近生活,抒发真情。(意思对即可)②发现并揭示平凡生活(或人性)的闪光点,表达人们时真、善、美的追求(或时美好人生的追求)。(意思对即可)

六、写作(60分)

略。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