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赵 宬 斐 卢 芬
提 要:在新时代全面把握社会矛盾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从“新时代”与“初级阶段”、“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几个层面深入分析矛盾变化的内在逻辑,进而从理论、认识、实践和价值层面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依据;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上以及加强和完善创新驱动机制等方面有效推动矛盾的转化。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与认知,关键在于党对国家、社会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发展阶段所处的一种基本状况与样态的正确审视与把握,它不仅是党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同时也关系和影响着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明显变化的提出基于其特定的背景,即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一论断的提出丰富了社会发展的内涵和意义,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社会良序发展的推动,均有赖于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和内涵的深入探究,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及其解决,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把握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迎刃而解。
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依据和前进动力。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成为一个主要矛盾,而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发展状态”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1、322页。,“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1、322页。。毛泽东对矛盾问题的深刻论述及其在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不仅对那个时期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革命相结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完成民族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样也为如何更好把握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拓展了新的理论视野。
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新时代是具有新特点、新内容与新意义的重大时代。列宁指出:“各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不同,我们应当根据各自本国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③《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与探索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分析和研究各种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关系,带领人民积极应对,勇于克服。今天,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再局限于人民的物质需要,更多地表现为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享受的需要,以及对民主权利的渴求,这就必须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和价值判断。
一是从“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转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这是人民需要从“温饱”到“享受”的巨大转变。过去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无法满足人们在物质上的需要,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民的精神文明需要,过度重视物质生产的结果就必然导致精神文明落后于物质文明。今天,人民的生存需要已经得到解决,基本实现了小康,因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渴望有更高质量的生活、更加可观的工资收入、更宽敞舒适的房屋、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以及更完善安全的社会保障等等;人们的需要更加具体化和多样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提出了多方面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已然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发展的主要方面。
二是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向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判断。这是社会发展从“低”到“高”的转变,体现了社会状态由“量”到“质”的转变。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是生产力落后、生产方式严重不协调,社会生产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尤其突出的是产品数量、产业结构、供给计划、供给空间出现偏差、脱节甚至背离的情形,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经济对全球的贡献率高达34.6%,从最初的产品不足到今天的产能过剩,人民生活水平从“要温饱”到“要健康”,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发展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天,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阶段,我国已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新发展、新理念、新要求,意味着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上升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其中最突出的是社会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人民多样性的需要之间的不协调,它制约并影响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各种体系结构以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虚拟经济充分占据发展市场、大众的创新能力不足、民生领域的发展得不到满足以及市场体制的不完善等。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有着导向性的作用,需要党和政府清醒把握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推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掀开历史的画卷,可以发现,不论哪个时期,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判断都是极为慎重的。在新时代,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与准确把握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和现实依据。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提出“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这是对中国社会一百多年来发生的巨变以及取得伟大成就的系统总结。中华民族不仅获得了独立与解放,还实现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轴线与方位认识的变化,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遭受屈辱的殖民统治到获得解放走向独立与自强,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的光辉历程的总结。
“站起来”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团结和率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新中国的建构,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美好生活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这是扭转中华民族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走向世界的最强大的政治力量。
“富起来”是指一场以不断发展物质文化需要为核心驱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伟大战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下探索与发展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解决人民温饱的问题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需要。最低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了对享受需要的向往,渴望拥有更加充实的政治权利、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以及更加公正合理的政府等等。这一系列需要的实现与我国“富起来”的伟大步伐相一致,成为了我国“富起来”的关键。只有国家“富起来”,人民的多样性需要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只有人民的需要得到充分的实现,国家才能够真正的“富起来”,“强起来”才会有更坚强的后盾。
“强起来”表明我国要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向更高层面发展。国家富强是国家综合国力更富有力度的表现,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发展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然而,如何铸就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只有国家充分富有,才能保障国家的强大,才能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准确地说,“富”是“强”的基础,但“富”与“强”又是不对等的两个概念。把“强起来”作为今后这一发展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是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使我国真正实现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从本质上看,“新时代”与“初级阶段”之间蕴含着“变”与“不变”的深刻辩证关系,这“变”与“不变”背后体现出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对立和转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对于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地探索,力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中,毛泽东前瞻性地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他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①《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2000年版,第291页。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复杂状况,显然不能急于求成,要从矛盾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阶段性。在经历长期的探索与挫折后,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②《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8页。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出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在新时代,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这并没有改变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时代”仍然属于“初级阶段”, “新时代”矛盾发展变化表现出的新情况、新特征,放在“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来看,仍然是在量的累积中的变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的突破;在“新时代”,中国总体上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最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是由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的时代。我们需要从“不变”中深刻把握“变”的矛盾发展大趋势与鲜明特征。
从党的八大提出从“物质文化需要”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美好生活需要”,反映的是社会进步和发展阶段的不断提高。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同样,人民的需要也是动态和不断增长的。过去,由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理解,认为只要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就能够富裕,国家就能够富强,从而忽视了生产关系的协调。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人们的需要就开始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在物质需要继续改善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精神需要的追求与享受。为了避免人民需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转变了工作重心,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民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加注重对文化的需要,无论是对精神、政治,还是对生态的需求都体现人民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全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的基本矛盾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变,所体现的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具体性和与日俱增的丰富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基本实现了小康,这必然导致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政治生活方面,渴望更加健全的社会底线,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在生态环境方面,追求青山绿水和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这一系列变化反映的正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愈加强烈,不仅在物质层面提出了更高的“硬需求”,而且在精神与文化层面提出了“软需求”,人民对尊严感、公正感、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以及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感等需求越来越强烈。人民的“硬需求”在不断升级换代,期盼有更完备、更稳定、更有保障的工作;希望党和政府始终能够坚持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能正确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积极承担政府对人民的责任,切实履行各项职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提供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加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保证人民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与满足。
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来看当前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发展起来前”的矛盾。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基本实现了小康,这一重大变化宣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一切又是新的开始,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把这个矛盾称之为“发展起来后的矛盾”。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性以及发展进程的差异性,在区域、领域、群体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性反映着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已从“绝对短缺”转变为“相对短缺”下的发展不协调。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其发展的轴心已经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向“全面发展”过渡,社会发展的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不仅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还涉及社会文明、机制、体制、道德水平等一系列的演进与提高。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代替以前的“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明社会主要矛盾不仅内涵更深刻,而且外延也不断地扩大。这个判断有助于我们党更加全面辩证地了解和研究当前人民群众需求的差异化与个性化,从而更加全面辩证了解和研究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华民族要实现“富起来”,必须正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突出问题,并且要将其正确定位为“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新时代的新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协调,进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发展是时代的永恒主题,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我们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趋势,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正确判断,为我们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对社会基本矛盾变化的判断要随着社会实际状况的变动而变动,不能因循守旧,要因势利导、因时而异。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我们有过去的东西,我们也有现在的东西和将来的东西,这种种东西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我们不能在生活的波浪上一帆风顺地前进。我们需要直面这些矛盾、勇于挑战,在战胜矛盾的过程中前进。”①《斯大林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3页。在中国拉开改革开放伟大序幕之际,邓小平以其锐利的眼光考察了当时的国内外现状,富有远见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和政策。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从最初的迷惘,到跟随苏联的脚步,到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今天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理解社会发展变化的一把钥匙。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既是基于现实社会的具体发展样态,也是得益于经典作家的理论指导,从而使我们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越来越突出。社会发展中一些矛盾的不断克服和改革以及探索中经验教训的不断积累,这是我们能够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根本依据。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人民日报》1956年9月17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338页。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判断与表述虽然不完善,但是它抓住了矛盾转化的关键,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机。
如何正确处理我国存在的社会矛盾,是在发展前进中摸索出来的。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④《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1962年初,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进一步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这些对时代发展和时代矛盾变化的真理性认识弥足珍贵,确保了在建国初期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探索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遗憾的是,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由于对矛盾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造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使得社会前进的步伐处于停滞。“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重新审视了社会问题,意识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当时的情况,决定把落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的矛盾确定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规定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个主要矛盾需要亟待解决。历史证明,实践是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的重要依据,是党和国家制定发展方针的关键,也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最好的证明。在十九大报告中,***同志全面分析了社会的变化,认为当前我国主要面临的社会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因此他强调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今后的发展。
坚持实践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实践为认识真理开辟了道路,实践改变世界,实践赋予理论以活力,使理论与时俱进。马克思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3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1954年,党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尤为显要的是把全党的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然而,由于国家领导人对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出台的一系列措施背离了历史发展的轨道,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历史悲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审视当时社会矛盾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正确判断,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生存性矛盾的妥善解决,新的矛盾随之而来,那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人们的生活在日渐丰富,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显而易见。矛盾的发展变化也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才真正推动社会矛盾的发展与转化,只有实践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使社会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在风风雨雨近百年的历程里,无论是强大或是弱小;也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实践观。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永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00多次,突出了党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精准地把握住矛盾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新时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意味着我国仍需要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意味着在新时代,要解决新问题就要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建设,最大程度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只有这样党才能为人民所拥护,党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党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新矛盾的解决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党的坚强领导是解决新矛盾的政治保障。***总书记指出:“先进政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改变命运、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重要领导,是国家实现富强民主的关键。”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尤其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特殊和关键的时期,更需要加强党的坚强领导,绝不能在思想上出现任何波动、在行为上出现任何偏差,否则主要矛盾的解决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个基本方略,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总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洞察国情,争取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始终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筹谋划策,带领着人民干大事,做实事;坚定信念,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因此,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键时刻,更加不能放弃党的领导,只有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够有方向、有目标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个重大的判断,为我们党更加全面了解和把握当前人民需要的多样性提供了指导,为我们解决现阶段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努力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奋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制定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最终归宿,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前进的方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使人民真正地参与到国家的伟大事业建设中来;要始终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幸福,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才能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可能实现。
近年来,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了部分地区之间发展的失衡,不同人群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贫富悬殊突出,这与我们党“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相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要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下,合理分配好“大蛋糕”,使每个人都能分享成果,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扭转人们“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思想,推动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善于查民情、听民意、为民生,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借鉴和总结经验,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的判断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为此,我们要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上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这两个问题。在发展广度上:一是共享的人口要全面。从发展的广度上推动矛盾的转化,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人皆参与、人人来尽力、人人都享有,使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更加公平、公正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覆盖的领域要全面。从发展的广度上推动矛盾的转化,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在各个领域中的协同发展,不能落下任何一个领域;三是惠及的区域要全面;从发展的广度上推动矛盾的转化,就是要做到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要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保证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区域。在发展深度上:一要把过去追求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向高质量的发展方式,注重“质”的提高;二要调整过去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完善生产关系;三要整顿生产方式,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四要注重人才培养,着力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上解决好不平衡和不充分这两个问题,必须二者兼顾,在平衡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充分发展,保证高质量发展。如果只注重平衡,那么发展质量就会受到质疑;如果只注重充分发展,质量上去了,但会导致单一的发展模式,长久下去,“质”和“量”之间就会产生失衡。
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并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在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为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创新发展机制和驱动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快培育新增长点,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丰富供给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跻身于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才能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创新驱动机制意在打破原有落后的体制机制,提供更加有力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实现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层次性,使社会得到全面而深入的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面临着新问题,而新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新的体制机制来完善,只有大力创新,发展新动力,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创新驱动发展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各种机制的创新与完善能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使资源配置更合理、发展更加可持续;创新驱动机制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更能激发潜在的人才、资源,更加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种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以及能源资源的创新和突破都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