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依归与当下路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启示

时间:2024-04-24

张 伟 娟

提 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核心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生态理想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学说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对此,我们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应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强化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力,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并没有专门针对生态问题提出系统的理论,甚至没有明确使用过“生态”这一概念。因为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虽然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尤其在西欧主要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对自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还没有完全凸显,因此,马克思对生态问题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然而,这并不代表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生态思想。诚如奥康纳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轮廓几乎可以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所凸显出来的理论视域中被解读出来。”①[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藏佩洪、唐正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核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自足于现实世界展开思考的,所以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面对现实的议题,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375页。这就是说,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人在自然界中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高级的生物,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人和自然界万物一样,是自然的,感性的存在,需要自然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资料,因此人类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限制。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是由动物一步步进化而来,在人出现之前自然界早已存在,才能借助自然界的资源存活下来。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人不可避免需要依赖它。正是因为如此,恩格斯才明确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579页。

马克思主义看到人类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限制。同时还看到,人与自然是通过实践实现统一的。人类社会出现之后,自然就已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逐渐被人打上实践的烙印,成为“人化的自然”“属人的自然”“人周围的自然”和“人自身的自然”。在采猎文明阶段,人类的生存基础是自然界的自然资源,自然对人类生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和动物终究是不同的,动物对自然的本能反应是消极的适应自然,而随着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不断扩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人成了积极主动的一方,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改造自然,依靠自己的技术对自然产生作用,从而使自然“为我”所用,满足自身的目的。

人与自然统一的介质是实践,而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是需要依循于规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我们在对自然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改造的时候,不能脱离自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肆意妄为,必须服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办事;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就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界共同进化、协调发展,如若不然,我们所加之于自然的、对自然所产生的破坏,终究只能由人类自食其果。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违逆规律,破坏自然的行径已经出现,他们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工人生活状态后,敏锐地洞察到资本主义为了发展经济而大肆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事实。他们指出,16、17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兴起并不断扩大其规模,以此来满足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但同时也使得城市和乡村对立,地力不断枯竭。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出现了许多的工业城市,而直接排放进江河中的工业生产废物和城市居民垃圾也使得河流污染严重。人口、工业大规模集中的工业城市,其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煤炭作为其能源,由此所产生的煤渣、煤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马克思则对资本主义导致的生态困境进行了更为直接地批判:“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以前没有看到的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579页。面对当时社会的生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开始憧憬理想的生态社会。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想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憧憬理想的生态社会,是从生产方式的视角展开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和谐到失衡、从失衡再到新的动态和谐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很强,靠天吃饭,生产和生活都要受到自然的制约和限制,是一种原始的和谐。到了农业社会,人们开始将自然界作为直接的劳动对象进行农业生产,此时人类与自然保持着一种非对立的融合关系。到了工业社会,我们将自然作为一个目的性工具,不断加大对其开发、利用,人们不加节制地改变、控制自然,活动范围也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地扩大,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因此被打破,对立关系开始形成且愈加恶化。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导致的过度生产,使得资本家需要不断向自然界索取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最终严重破坏了自然的平衡,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日趋紧张。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而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科学技术和自然资源的对立。正如奥康纳总结马克思主义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种自我毁灭的趋势。”①[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藏佩洪、唐正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资本主义生产必然会同自然界形成对立,造成越加严重的消耗和污染。

当自然界遭到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这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5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这种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从生态思想角度说,这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想目标。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重要方略,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内容,而这一点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5、50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马克思、恩格斯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并且预见性地指出,如果我们继续无视自然对人的能动作用,不加节制采掘和利用自然,那么我们对自然的不合理改造的结果便是遭到自然的惩罚。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7页。在今天,全球气候变暖、物种锐减、湿地破坏、土地沙化、自然资源短缺和越发频发的自然灾害都无一不验证着恩格斯的预言,所有当下我们在改造自然时,首先应该认识自然及其客观规律,在顺应自然、尊重保护自然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唯有如此才能改变人和自然之间的失衡状态,重新达到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这也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5、50页。从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来看,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转换之中,要想实现前一种文明向后一种更高级的文明的惊险跳跃,完成文明的质的飞跃,就必须对我们自身做出约束,将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来实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我们依然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正确看待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①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二〇一八年三月五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人民日报》2018年3月23日。。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动的活动过程中,要调节人的行为,不能随心所欲,要在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对于人的制约作用的基础上,尊重规律,在实践活动中合理利用规律、以恰当的方式改造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朝着合理的方向实现最有效的发展。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自觉协调人和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循环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4、50页。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走的发展之路,更是构建美丽中国的现实途径。在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是一种动态平衡,环境应该让人舒适宜居,人们才能在生态环境享有和谐。这个时候,人们不再肆意地改造自然,而是为了达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尊重、敬畏、保护自然,以求得中华民族得以永续发展。

党的十九报告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观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4、50页。五大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南。其中,创新发挥了动力的作用,要想改变生态破坏的现状、走出生态困境,就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只有通过创新,不断探索和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走出拼消耗、拼资源的发展死胡同。协调则是谋划了新的格局,在发展中必须牢牢扭住“五位一体”的这个总布局,协调好各要素间的关系。绿色则是开拓了新路径,建立绿色低碳产业,同时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防治结合,牢筑生态安全屏障。开放凝聚了新合力,立足我国的生态环境实际,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凝聚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提高环境治理的能力。共享拓展了新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使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得以共享青山净土、碧水蓝天。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美丽中国建设路径的启示

(一)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理论只有被人们所理解、掌握和接受,他们才会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自觉积极地进行实践。同样的,生态文明观念只有深入人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只有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处理好人和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积极地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当中。在当前,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是提高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如何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呢?当人们在没有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之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种经典语句就是一句口号,让它不再停留在一句口号上,只有将这句口号内化于心,才有所收效。那么,我们怎么培养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者说如何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对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对全社会有一种示范意义,因此应该首先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使其积极、全面地学习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并以此为行动指南,从而在工作中形成一股自上而下的推动力,以此带动公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将生态文明观念铭记于心,并亲身实践,从而加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青少年是国家的明天,他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重要生力军。对于他们来说,应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常怀生态忧患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生态公民。在具体的途径上,应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在学习之余,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号召身边人一起为此尽自己的一份力。

而对于一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社会群体,则应该将生态文明教育形象化、通俗化,通过图片或是脍炙人口的一些故事的形式呈现,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不随意破坏生态环境、不加剧生态危机。同时,向他们宣传理性消费意识,对于存在的过度攀比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教育,主张不铺张浪费、不讲排场,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延续下去。

(二)强化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力

法律是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手段同样也适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只有建立健全生态法律法规体系,才能对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产生约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为了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将生态文明理念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现实,提出生态文建设的行动准则,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除此之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能很好地发挥其监督制约作用,保证在建设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权力不被滥用等等,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更好地发展。

在具体做法上,应明确政府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其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都应该建立综合性的决策机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生态、环保、资源等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多方参与决策,充分考虑多方的意见和顾虑,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在决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应当二者兼顾,甚至在二者相冲突时,将生态效益放在首要位置。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之一的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其考评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对一些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负起应尽责任的干部实行问责制。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下称《督察方案》),把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地方作为先期督察对象,重点督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情况。中央制定《督察方案》并对地方进行考评,就是把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具体化。从2019年开始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国企页将被纳入督察范围。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强大的制度的约束下,将生态建设及监管的主体落实到位,才能使生态文明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空谈,生态文明建设也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突破的又一瓶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是要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面临着起步晚、问题多的现状,因而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经验地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实情,防治结合,不断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立法建设、不断加强环境执法能力的建设。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89年《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新的《环境保护法》作了较大变动;从实质内容上来看,针对现实问题在体制、制度、机制、标准等方面做了诸多创新;从效果上看,设立了极为严厉的环境管制措施和处罚措施。这部法律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法律的确立和制度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地完善,使之成为一套完整、高效运转的体系。

(三)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总是会无形中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不能也不该忽视社会的宣传力量,尤其是处在信息化的时代,应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对我们的行为产生能动作用,指导我们自觉践行生态的生活行为方式。

首先,媒体从自身做起,更多地做一些生态文明宣传。在利润的驱使下,大多企业都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媒体也不例外,相比于无利润的公益广告,他们更热衷于商业广告宣传,这能使他们获得更丰厚的经济效益。因此,媒体应该尽可能改变其商业化倾向,更多地做一些生态文明宣传,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政府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媒体做公益,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其次,积极拓宽宣传途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借助各类信息传播平台,向大家进行宣传,例如可以通过一些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推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此外,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的宣传途径也应该继续发挥其作用,让一些较少接触互联网的群体也能受到相关宣传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公共场合或居住社区举办各种宣传活动,采取面对面的交流等方式,让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为深入和透彻。

总之,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媒体这一宣传媒介,多途径地向人们进行生态文明宣传。同时,媒体自身也应该多多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向人们报道宣传更多的相关消息,其中正面的例子调动大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反面例子则可以引起人们的反思,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避免犯该类错误,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不是一步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2018年5月,***同志在全国生态环境环境大会上强调:“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实现这个目标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敢于进行自我否定,对于不符合客观实际要求的,要敢于抛弃;对于新的思路,也要敢于去尝试,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实现自身的发展,我们的美丽中国建设之路才会更加顺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