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公正”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兼论***关于公平正义的思想意蕴

时间:2024-04-24

虞 文 清

中国人选举投票或表决,只要是书面方式,都会用“正”字来计票,不但因为“正”是五笔,好计数,更是因为“正”字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追求。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是非判断,常用“正”与“误”来衡量;对待一件事情的善恶判断,则常用“正”与“邪”来区分,对一个人的道德评价,也常用“正人君子”与“奸邪小人”来定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项规范中,如果说,“自由”、“平等”、“法治”主要是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属于“洋为中用”的话,那么,“公正”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古为今用”的范畴。正如***同志所说:“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官德民风的塑造,这就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包含的道理。”①《***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66页。所以,“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一、中国人的信仰观:风清气正、邪不压正

中国人没有很明确的宗教信仰,但读书人追求的是“立德、立功、立言”的现世成就。宋代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古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就要建设风清气正的治世。所谓风者,政风、世风、民风、学风之谓也;所谓气者,骨气、志气、正气、人气之谓也。风气既体现于个体,更作用于社会,并在社会层面上形成一种普遍性品格和阶段性标记,最终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都主张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以达到“政通人和”的境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或从政环境。***同志指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①《***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69、164、137、126、85、58页。人在塑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塑造人自身,“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②《***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69、164、137、126、85、58页。虽然黑恶势力与歪风邪气会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占据优势地位,“乌云压城城欲摧”,但老百姓坚信“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或黑恶势力压迫时,“身正不怕影子斜”、“邪不压正”是支撑中国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中国人相信“财大气粗”,经济发展是前提,是基础;但是中国人更相信“理直气壮”,反对恃强凌弱、仗势欺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尽管社会存在着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尽管有时弱势群体在社会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遭受社会强势群体的欺凌与欺压。但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底线。很多志士仁人面对恶势力的压迫时都会脱口而出一句“公道自在人心”以为心灵的慰藉。“文化大革命”时刘少奇一句“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就是明证。当前,虽然有的地方纲纪不张,潜规则大行其道,但是,正义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战胜的。***同志说:“破除潜规则,根本之策是强化明规则,以正压邪,让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③《***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69、164、137、126、85、58页。因此可以说,“正”是中国人的信念所在,力量所系。

二、中国人的人生观: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先贤鼓励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而不要苟且偷生。旧时地方上人口登记册分正册和另册,良民记入正册,非良民记入另册。堂堂正正做人必须做一个公道正派人。公道正派就要自身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同志指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就应该堂堂正正,光明磊落。”④《***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69、164、137、126、85、58页。做一个公道正派的人还要敢斗歪风邪气,不做无原则的“老好人”。“现在执行制度难,主要原因是一些干部当‘老好人’,不愿得罪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讲原则讲人情,不讲党性讲关系,甚至批评也变成了变相的表扬。”⑤***:《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老好人”其实并不是好人,更不是“老实人”,而是“道德的贼”。“擒贼”的不二法门就是恢复与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光荣传统与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清除党内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⑥《***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69、164、137、126、85、58页。。堂堂正正做人还必须保持正直无私的品格。在各种道德品质中,正直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直就要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敢于担当。***同志指出:“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⑦《***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69、164、137、126、85、58页。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正直的人都十分推崇,对正直的行为都十分赞赏。唐代的魏征、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清代的于成龙,都是因为正直的品格而名垂千古,备受后人的推崇和爱戴。堂堂正正做人还必须讲人格,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同志指出:“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①《***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2、122、63、374、76、266、266、134页。从政作官的人,其心要正,处事要正,否则,就会“上梁不正下梁歪”。“正人必先正己,正已才能正人。”②《***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2、122、63、374、76、266、266、134页。

三、中国人的人才观:贤良方正、德才兼备

任人唯贤是中国儒家的用人路线,贤良方正、德才兼备是中国的人才标准,统治者十分重视治国安邦中的“正法则,选贤良。”因为用人决策关系到天下的安危与国家的兴衰。***同志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③《***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2、122、63、374、76、266、266、134页。在当代,“贤良方正”具体化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中信得过”的干部标准。在用人中特别要警惕的是那些“奸邪小人”,就是指不择手段攫取自己利益之人。很多人台上人前正人君子,台下人后歪门邪道。***同志指出:“这种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对党和人民事业危害很大,必须及时把他们辨别出来、清除出去。”④《***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2、122、63、374、76、266、266、134页。到头来,凡不正者,不是从台上跌倒,就是被人唾骂,没个好下场。怎么样才能把贤良方正的人选拔出来?他还指出:“要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让好干部有全身谋事之心而无侧身谋人之虞,不能‘以人划线’,‘以地域划线’,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⑤《***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2、122、63、374、76、266、266、134页。而党的组织部门与主要领导干部对此责任重大。邓小平说:“政治机关的干部,特别是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四、中国人的处世观:正大光明、心胸坦荡

所谓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毛泽东曾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工作中有缺点、错误,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同志指出:“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也是最好的防腐剂。自觉接受监督,要敢于‘曝光’,把自己的思想、工作状况晾出来。心底无私、襟怀坦白,就没有见不得人的事情。”⑦《***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2、122、63、374、76、266、266、134页。;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有的同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唯恐见光,这是要不得的。”⑧《***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2、122、63、374、76、266、266、134页。在谋利方面君子主张靠正当手段赚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说赚钱要赚在明处,不能以不正当手段或不正当竞争谋取个人私利,君子喜欢从正道中得到的财物,鄙视不义之财。“为什么说当官是高危职业?就是说不仅主动以权谋私不行,而且要处处防备社会诱惑。诱惑太多了,处处是陷阱啊!所有自己认为是当官能享受的,产生快感的事情,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罪恶,都可能是陷阱。”⑨《***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2、122、63、374、76、266、266、134页。;在人际交往上则讲求“君子之交淡若水”,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纯的像水一样。这里的“淡如水”不是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的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感却清纯而绵延。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为千古名言,备受国人的推崇。***同志指出:“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从一个角度解释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喻义。”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38-139页。酒肉朋友则“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被功名利禄等势利所左右。“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他又指出:“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人情问题上,领导干部既要真诚待人、乐于助人,不搞‘人一阔脸就变’那一套,更要讲党性、讲原则,坚持按党纪国法、政策制度办事,不搞‘关系学’那一套。”②《***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347、356页。

五、中国人的思维观:名正言顺、正本清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事情总是有其果必有其因,有其因必有其果。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在思想上搞懂弄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打仗虽然也讲“兵不厌诈”,使用韬略之计,但不管怎么说,还要讲究“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考虑问题讲究从根本上加以思考,正本清源,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管理。今天,我们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符合天道人心,所谓天道就是客观规律,所谓人心就是人民群众支持与拥护。***同志指出:“要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把握事物内在联系,顺应事物发展趋势,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使思路、规划、方案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正所谓‘道不虚谈,学求实效’。”③《***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347、356页。研究问题要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寻根问源。如中医讲究强身健体,舒筋活血,从根本上调理人体的五脏六腑,以达到阴阳调和之目的。所以古人主张“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眼,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甚至造反也要找个合适的理由或借口,发表一个“讨×檄文”,以正视听,至少占据心理上的制高点。虽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尤其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老百姓在关心国家大事、天下大事。

六、中国人的气节观:刚正不阿、正气凛然

领导者唯有刚正不阿,秉公办事,才能赢得民心;中国古代的士大夫特别推崇那些“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无畏精神。***同志指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提倡的浩然正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④《***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347、356页。领导者最忌办事不公,老百姓最崇拜的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干部,所谓“公生明,廉生畏”。他又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⑤《***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67页。;对待强大压力,则要不卑不亢。文天祥一首“正气歌”流芳百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名言。***同志指出:“要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①《***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96、17页。

七、中国人的审美观:公平正义、不偏不倚

人们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但是价值需求,同时也是审美需求。儒学 《中庸》 开宗明义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不倚不是简单地二一添作五,三一三十一;不是和稀泥,不是墙头草两边倒,也不是利益的妥协折衷,而是要求人们实事求是,找到事物的最佳平衡点,这就是人们对于“公正”的渴求。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都是要追求社会公正,有人甚至说,社会主义就是市场经济加社会公正。邓小平说:“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公正的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国家政通人和,兴旺发达;就是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让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迸发,成功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③《***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96、17页。

八、中国人的从政观: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孔子曰“政者,正也”。也就是说,国家的政治大事,归根结底就是要做到“公正无私”。明朝的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朝的张伯行“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等等,都是古人的从政智慧与从政道德。其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更是共产党人的从政之本。***同志指出:“腐败问题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这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④《***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7、79页。;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同志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⑤《***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7、79页。领导者只有清正廉明,才能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干部则要起带头作用,“己身正,不令则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尚书·洪范》载:“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其义指王道公正无私、正直无偏。***同志指出:“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⑥《***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96、17页。

九、中国人的修行观:历经磨难、修成正果

古人讲求“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达到个人修养的尽善尽美,需要经受各种考验、战胜各种困难与风险,“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生只有经过历练,方能“修成正果”。为了达到个人修养的尽善尽美,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此需要经受各种考验、战胜各种困难与风险。***同志指出:“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想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那是不可能的。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还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①《***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1、9、19、24、237、352页。在修行中,走路要“行走正道”。“大路通天,各走一边”,不走歪门邪道。练武学艺之人讲究的是名门正派,看不起旁门左道、邪门歪道。人间正道就是中国人向往的阳光大道,也是走向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②《***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1、9、19、24、237、352页。“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③《***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1、9、19、24、237、352页。纠偏要“严正警告”,通过一定的书面文件,严正地警告或正告天下,“发现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要坚决制止”④《***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1、9、19、24、237、352页。。对犯罪分子除暴安良则要通过法院明正典刑,绳之以法。***同志指出:“在反腐败斗争上,我还是那句话,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凡腐必反,除恶务尽。”⑤《***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1、9、19、24、237、352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心存敬畏,就是要心存对信仰的敬畏、对组织的敬畏、对法纪的敬畏、对群众的敬畏、对责任的敬畏,做到能够知止,始终保持权力光环、地位光环下的清醒。手握戒尺,就是要手握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做到克己奉公。我们内心要始终装着一把党性的尺子,衡量人生得失,把握行为尺度”⑥《***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1、9、19、24、237、352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