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时间:2024-05-11

陈之秀

周天勇强调,“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这一观点不一定对。他认为,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

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旨在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那么,如何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保障民营经济的发展、培育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研究所所长、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周天勇。

民营企业的作用不可小觑

“民营企业在社会各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用‘56789’来概括,这就是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同时,民营经济对于经济增长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周天勇说,因此民营企业的作用不可小觑。

周天勇进一步分析指出,民营企业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容纳大量就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的中小微企业。比如,一个大的钢铁厂,它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就非常少。资本密集型企业都是“专精特轻”的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的资本在经济学上叫资本有机构成。它产出多,但是用人少。因此,就业人口就很少。只有中小微企业才是劳动技术密集型企业。二是对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民营企业有可能以后会像韩国、日本一样,老年人有的还在就业。如日本开出租车的老人特别多。英国、美国的博物馆的服务人员里好多也是老人。其次,中小微企业对未来的养老提供了就业的一种组织方式。中小微企业越多,就业就越好,对老人的保障也就越好。如果年轻人失业了,就会在家啃老。一旦就业的机会多,有了收入就不用啃老,就可以去消费,甚至可以帮助家里的老人。三是在国际市场中,民营企业更有竞争力。因为,我国80%的出口靠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都是垄断进口,如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但是国有企业出口没有竞争力。

周天勇强调,“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这一观点不一定对。他认为,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占比起码在百分之九十九点几,能做大做优做强的民营企业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毕竟大量的农民工不是搞技术的。但是,能让老百姓安身立命的企业,如开个饭馆之类的,虽然大多不是什么“专精特轻”企业,也不可能做大做优做强,但这种中小微企业能让大部分人有工作、能挣到钱体面地生活、能养家糊口。而就业关系到收入,收入关系到消费。他举例道,假如有1000万家民营企业,每家企业就业20人,就是2亿人。每人工资一年5万元,总金额是10万亿元。90%的低收入人员的消费占收入的90%,那么总消费约为8万亿元。

“今天要是没有数以千万计的非国有企业和数以亿计的个体工商户,中国也就没有了数亿人的就业。在73000多万就业人口中,国有企业只创造了3000多万个工作岗位,而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4亿个左右的工作岗位,国内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公司和外商公司等这些非国有企业提供了1亿个左右的工作岗位。而私营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的工作岗位就是国有经济提供的13倍多。”周天勇说,从大趋势看,国有经济因资本有机构成还在持续提高,就业数量在持续减少。城镇集体经济的就业人数下降更快,现在所剩无几。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没有其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居民就会大规模失业,社会就会因失业而不稳定,居民收入就会因无工作机会而减少,消费需求就会因居民失业、收入萎缩而乏力,国民经济就会因消费需求不足而生产过剩和萧条,社会也就会不大稳定。如果我们试图再压缩掉私营、个体和其他非国有和非集体经济,将工资、利润、租金、货币、商品、资源、生产、销售由计划部门配置组织分配,建立书上理想中的社会经济体系,那后果不堪设想。

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谈到如何在营商环境、优惠政策、法制保障等方面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时,周天勇表示,第一,在理论上,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让“左”的思潮泛滥,说“私营经济已经初步完成了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历史重任。下一步,私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呼吁民营企业退出历史舞台”。如果那样的话,谁还敢投资?如果把民营企业都拿出来“打土豪、分田地”,就业就没了,也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只能共同受窮。第二,在法律上,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做错的事情应当纠正,不然就没有公信力。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私人的产权。第三,现在还有企业遭遇违法强拆的情况,这是错误的。一个企业的倒闭,就影响了一群人的就业。同时,被违法拆除企业诉讼维权难于上青天。目前来看,有的企业,国务院主管部门都答复拆错了,法律方面的学者也认为拆错了,而业主所受的巨大损失得不到赔偿,就是所诉拆除违法的状受到省级的推诿,根本立不了案,告到最高法院也是转到省里解决,省高法踢皮球。业主既不能重新恢复办企业,还要承担日益增多的债务利息。第四,不要再乱罚款。2023年,对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税收虽然降下去了,但罚款上来了,这个必须纠正。此外,社保税率太高,高达40%多,而国际上大概也就是20%多。第五,在贷款政策上应该平等,不能歧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贷款都没有要求把法人的私人财产、个人财产做抵押,而民营企业就不行,贷款时董事长的夫人也要一块儿来,还得照相。但按《公司法》规定,民营企业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破产了,不能拆人家的家,不能拍卖人家的私有财产。

“总之,要摆脱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两个因素缺一不可:一是要有健全的法治体系;二是公平的市场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完善的法治环境。”周天勇说。

有了健康的环境才会有健康的企业

周天勇强调,有了健康的环境才会有健康的企业。体制扭曲,就会出现像恒大一样“暴雷”的企业。需要给企业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而不是用各种不合理的约束限制企业发展。比如,民营企业要参加一些大型的项目,但是有资质限制,只能挂靠国有企业。此外,银行贷款能贷给国有企业,却不能贷给民营企业,它只能挂靠国有企业。这样做,民营企业发展不了。

每次信贷扩张,绝大部分资金未流入民营企业,对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和中小微投资创业需求作用微弱。信贷扩张,因贷款企业有大小之分、国有和民营差别对待,加上银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责任终身追究制比国有企业严厉。如果贷款不良率1%为正常,则信贷员对民营企业贷款的100笔款项中有一笔不良贷款的概率的风险就成为100%,而大部分信贷员终身信贷数量不可能低于100笔。因此,信贷机构和人员的应对行为只能是:尽可能不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甚至将款贷给小贷公司,再让民营企业到小贷公司贷款,银行稳赚而无风险,中间产生了寻租机会,信贷机构及人员放贷风险却降低,而贷款民企的资金成本则上升。

银行借贷给国企的资金,数量规模大、运营成本低,即使国有企业效率低、贷款项目发生不良后果,其机构和人员都没有责任。因此,每次大规模刺激总量,不论是扩大信贷规模,还是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或是财政扩支与债务扩大相配合,强刺激流动的最终结果:一是流动性和资金集中于效率较低的政府项目和国有企业之中,启动民间投资、增加就业收入和增强居民消费的功效不大;二是从供给与需求看,国有企业上游产业如同2009年以后,刺激过后产能更加过剩,公共和准公共基础设施也会供过于求,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民企投资和居民需求,甚至使其相对收缩,使后来的增长在需求侧更加乏力;三是每一次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强刺激,投入的货币往往会在财政与政府公共和国有企业经济体系中内循环,在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中内循环,没有外溢到民企投资和居民需求增加方面;四是每一次财政和货币的强刺激,民营经济、家庭收入和居民消费的比例大概率会下降,而国有经济的比例大概率会上升。因此,恢复和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还需要强力推进体制改革。

本期人物:

周天勇,经济学博士,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多年来,周天勇深耕行政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和增长、财政改革等领域,在全国一流经济学刊物《经济研究》发表多篇重要论文,在《中央党校内参》《人民日报内参》《经济日报内参》《中国社科院要报》等发表的一些内参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的重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