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家学者谈“水稻上山”

时间:2024-05-11

陈之秀

据媒体报道,“去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在云南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推广了405亩水稻旱地种植,最低亩产634公斤,最高亩产788公斤,比传统旱作产量提高近400公斤”。此话一出,围绕“水稻上山”这个话题议论蜂起,有人甚至质疑“明天会不会搞棉花下海?”“水稻上房”等等。一直以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水稻是生长在水田中的,这是源自于水稻的习性,而“水稻上山”似乎有违客观规律。那么,“水稻上山”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否值得推广种植?它能助农增收吗?针对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水稻上山”违背自然规律

“三农”问题专家张虎林认为,高山变梯田种水稻,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不符合自然规律。同时,山地储存不住水。

张虎林强调,山上的水源不如平地丰富。在山上种水稻,解决水源问题成本会增加。因此,要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山地有山地种的东西,湿地有湿地种的东西,水里有水里种的东西。山上有适合种的好多农作物,比如玉米、大豆等。因此,山上种水稻比在湿地种水稻的成本要高。

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胜利认为,用梯田种水稻不仅成本高,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如果个别地方搞观光梯田景观来吸引游客可以理解,但是不值得大范围去推广。

“恩格斯说,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胜利,最后都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他提醒我们,无论是从事科学实验,还是从事农业生产,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常识、尊重良知,而不要脱离理性和常识的轨道做实验。‘水稻上山不仅违背了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也浪费国家的钱。”知名评论人石述思说,“我们谁也没料到,这次大自然的报复来得如此之快。今年气候异常,出现了洪涝灾害,‘水稻上山后,一场大雨,稻田垮了。因此,对于这样一种脱离基本常识和自然规律的‘实验的主导者,必须依法依规追责。”

“水稻上山”不能助农增收

周胜利表示,一般来讲,山上种植水稻成本更高,投入和收益也不会成正比。首先,集中连片的种植较少,交通受到限制,设施不符合,从而赚钱较难。比如,湖北英山县,种植蔬菜每亩地产值是700元,而流转种水稻时一亩地产值只有130元。所以,根本行不通。农民的田地种植什么,怎样才能增收,他们自己会算账的。再比如,有些县,坡很大,都在种柑橘,因为柑橘这几年很赚钱,包括前些年很多地方大片地把原始森林砍掉了种高山蔬菜,更离谱的是,那些地方在山上发展梯田水稻,根本不符合自然的规律。说水稻上山农民很欢迎,怎么会欢迎?很多平原地区良田都荒了,你要到山上去折腾有啥意义?梯田的水土流失怎么控制?这都是得不偿失的事。

周胜利认为,也不排除个别地方以山上种植水稻更有机、绿色、生态为亮点,有人为此愿意买单,但这实际上是炒概念、打品牌,有可能赚钱,但不具备普遍性。同时,大多数消费者是无法在流通市场分辨水稻的種植环境、品种,怎样优质、优价等,因此,产业链的增值就上不去。而一般消费者,又无法去现场看你的种植环境,这样成本太高。如果有机水稻与有机水果比较,消费者宁可选择有机水果,因为水果可以直接看色泽、外观以及现场品尝,可以有直接的口感感受。所以,无论以哪种方式或噱头在山上种植水稻,其附加值不大,产业也上不去。

“水稻上山”不值得推广

“‘水稻上山不值得推广种植。”张虎林说,水稻是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而水稻的产量问题已经解决了。比如,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单季亩产高达1200多公斤。再比如,四川水稻专家刘志彬将水稻分别与芦秆和竹子杂交,研究出芦秆稻和竹稻两个新品种,通过“多胚孪生超级杂交水稻”增产种植新技术,该水稻品种单产两三千斤,不但刷新了世界杂交水稻单产的历史最高纪录,而且品质大大提高。

周胜利表示,朱有勇院士的那个研究成果,一亩地最高产量还不到800公斤,普通水稻一亩田都是1000多公斤。对比就会发现,山上种水稻投入大,产量反而低,有点得不偿失。

周胜利说:“我不反对朱有勇院士的这种研究,但科研者提出的‘水稻上山,不能作为产业来推广。毕竟,现在不少平原地方的田地都荒废了,再在山上种水稻,既违背市场规律、自然规律,更不符合种植条件。山上种植水稻需要具备两个基础条件:一是水源。水是保证水稻种植的基本需求。虽然现在也在讲旱稻种植,但是旱稻种植同样离不开水。二是集中连片。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大而优、专而精、小而美。首推‘大而优的种植条件,这方便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模式,但在山上种植水稻,是难以实现的。比如,交通就是一大障碍,机械化的设备无法用上。”

周胜利强调,从科学家的角度,去研究水稻种植环境,是应该的。万一遇到极端情况,比如,战争、天灾等,可以适当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粮食产量。这时候,就不能算经济账,要算政治账了,但平时则不应提倡。

张虎林也认为,只有在粮食产量不能满足人们需要、平地种植面积也不够、必须增加粮食产量时,才可以在山上搞梯田。

要完善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

“多年来,农民已经通过实践宣告失败的一种种植模式,怎么能披着神圣的外衣卷土重来?这是怎么论证的?我相信有的所谓科研项目,一定存在惊人的漏洞和黑洞。因此,需要我们加强监管,使我们的科研不要变成个别人谋取私利、获取名声、达成某种急功近利目标的工具。”石述思说,如果研究者确实有一个很好的想法,想做实验,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条件内,是可以允许他试错的。但是,要把一个不成熟的科研项目,直接变成“水稻上山”这样的一个产业推广,一定是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的决策体系、科学科技成果转化这种机制出了问题,这才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避免类似的“水变油”闹剧重演。当年的“水变油”也是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最后发现是一场非常荒诞的闹剧。

石述思表示,杜绝类似闹剧重演,需要找到其背后的动因。所以,我们一是要完善科研项目机制监管;二是要加强问责,最终将违背自然规律的科研的任性装到制度的笼子里。目前,党和政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加强科学论证,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去完成创新,进而把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生产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