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弘扬“最美精神”构筑“道德高地”——浙江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最美’精神与价值观”论坛综述

时间:2024-04-24

□ 徐友龙

2013年7月4日至5日,浙江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最美’精神与价值观”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研讨会系由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社科院连续第八年联合主办。

近年来,浙江大地诞生了一大批感动全国的先进人物以及“最美快递哥”等社会普遍的“最美现象”。“最美”由“盆景”向“风景”发展,由“现象”向“精神”转化,这被认为是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在凝练、宣传和践行过程中的持续“发酵”,也是浙江“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工作的丰硕成果,成为浙江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神文化品牌。特别是6月21日,杭州“最美现象”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经验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刘云山同志接见报告团成员并作重要讲话,引起浙江各界强烈反响,再次在全省乃至全国掀起学习“最美”、宣传“最美”、争做“最美”的热潮。

今年3月底,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社科院启动“‘最美’精神与价值观”论坛征文,浙江各地积极响应,短短3个月间共收到960余篇论文。在本次论坛上,18名优秀论文作者交流各自观点。来自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党校、《浙江日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点评并作主旨发言。论坛还邀请了孔胜东、毛陈冰、陈斌强等全国和浙江省道德模范代表在论坛上结合自身事迹阐述“最美”精神。为期一天半的论坛,浙江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一线工作者和省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最美”精神与价值观,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研讨了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最美”精神、培育“最美”现象等思想道德建设问题。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文明委主任葛慧君在致辞时指出,首先,“最美”精神彰显了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携手奋斗的时代最强音。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崇高价值观的引领、良好道德的支撑。要广泛开展“最美激发梦想”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最美”人物,唱响“最美”声音,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价值引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其次,“最美”精神诠释了核心价值观,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美”现象是在思想道德领域搞建设,也是在思想道德建设中赢得群众、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最美浙江人”主题活动,以“最美”人物为镜,认真“照一照”,以“最美”精神为药,抓紧“治一治”。最后,“最美”精神凝聚了核心价值观,是建设“道德高地”的内在支撑。近年来,全省各地各行业涌现出一大批“最美”人物,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崇高品质,凝聚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精髓要义。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建设、重在积累,贵在贴近实际,难在持之以恒。各级党委政府要因势利导,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深入部署推进“最美”现象工作,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金字招牌”,积小胜为大胜,在全社会培育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道德风尚。

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及阐述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关于当下中国的道德现状:道德焦虑而不是道德沦丧

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陈柳裕博士认为,我们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遇到了种种挑战。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对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的深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对从法律和制度上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对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型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新的要求。上述种种新要求,都会对我们的价值观产生冲击,有可能使我们感到茫然,找不到“北”,找不到“回家的路”,并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来研究和解决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这一看法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立旭,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俊,以及陈寿灿教授等认为,尽管当代中国社会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遭遇了道德价值层面的剧烈动荡与重构,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德就沦为经济发展的代价而从人们的生活中隐退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当下中国社会道德沦丧,进而铺天盖地地用“道德滑坡”、“道德危机”、“道德真空”来形容,甚至把当下社会看作是道德上最黑暗的时代,也不能仅就“最美现象”、“最美事迹”的频繁涌现就以为我们的道德风尚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在当下发展阶段和社会转型期,道德问题已经上升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宁波市江东区福明街道宣传委员朱英姿,用“道德焦虑”来概括当下社会的道德现象,她认为,社会转型带来的“道德转型”,泛道德化批判的“矫枉过正”和道德焦虑认知的“失衡偏差”引发人们严重的道德焦虑,包括人生意义焦虑、道德认知的焦虑、道德认同的焦虑、道德选择的焦虑、道德责任的焦虑和道德评价的焦虑。

二、关于“最美”现象的产生土壤:浙江为何能成“道德高地”

大家普遍认为,大量“最美现象”发生在浙江,并不是偶然。这一方面与浙江滋育“美”的道德底蕴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浙江善于发现“美”、肯定“美”、弘扬“美”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密不可分。中共丽水市委党校副教授张永忠认为,“最美现象”引致浙江成为“道德高地”,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原因:(一)经济社会的先发地区最有可能在转型时期先出现“最美现象”。从世界各国转型发展的历史实践来看,最先走出转型困境的是那些先发国家或地区,走出转型困境的精神表征之一就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的重建,“人性恶”向“人性善”回归,一是因为完备的法治的建立,二是因为人的理性开始觉醒了,三是人性向善的本性开始复苏,人开始向真正的人性回归。(二)人文底蕴深厚地区最易生长出“精神文明之花”。浙江属于吴越文化圈,自古以来文化发达,永嘉学派、永康学派、浙东学派更是推崇经世致用,驳斥腐儒高谈空论,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涵。清末民初,浙江更是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称之谓“浙江文人半天下”。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更是以“开风气之先”勇立潮头,创造性地走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三)社会的共同努力是“道德高地”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将其贯穿于理论武装、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新闻宣传、科教文卫、文艺出版、科普普法等各项工作之中。“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发展目标等深入人心。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魏皓奔等人亦有相同认识。他们结合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认为,“最美现象”在杭州的不断涌现,得益于四个方面:(一)发展基础。近年来,杭州致力于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加快建设“三城三区”,特别是2010年,杭州跨过常住人口人均GDP一万美元大关,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公民思想道德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持续的动力。(二)文化基石。杭州地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的中心,优良的文化传统给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以深厚的精神底蕴,也形成了杭州文化人和全体杭州人的共同精神——“杭铁头”精神。(三)顶层支持。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着力点,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富有杭州特点的公民道德建设新路径新载体,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四)方法支撑。杭州把群众参与思想道德实践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载体设计、平台设计,还原和放大“最美”本质,使公民道德建设充满生机活力。

三、关于“最美”精神的伦理价值:社会规范不再脆弱

中共余姚市委党校社研室主任黄信良认为,“最美现象”是公民道德建设领域里出现的一种现象,其蕴含的道德内涵是“善”和“向善”。“最美现象”的出现和传承,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突出意义在于:(一)掀起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潮——“最美现象”在传遍、热遍全国各地的同时,各级政府、民间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体都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倡导公民践行道德规范;(二)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共识——这种共识表现在人们对善的认可、赞许和期盼上;(三)增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信心——“最美现象”在扭转人们对社会整体道德状况消极悲观的判断的同时,也增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信心;(四)提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范例——在“最美现象”的形成中,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都参与到“最美现象”中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合力,有力地促进了公民道德建设。

中共丽水市委党校阙立峻副教授指出,美国行为经济学教授艾瑞里认为我们的社会关系普遍存在两种规范准则,一种是社会规范,一种是市场规范,而一旦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发生碰撞,社会规范就会退出。社会规范在市场规范面前是脆弱的。但近年来浙江出现平凡之人的“最美”现象,生动诠释了“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为浙江构筑了了不起的“道德高地”。“最美”事迹的社会发酵效应充分证明,人们对重构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和谐美好社会有着强烈的愿望。全社会对于“最美”精神的认可和关注在于“最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毫无疑问,我们的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内心充满正直、善良和勇气,美好的道德情操是时代和人民的强劲呼唤。可见,社会规范并不像行为经济学实验中那样脆弱不堪,道德的烙印一直深埋在每个社会人心中,而“最美”精神的迸发将其唤醒。“最美”精神的存在与壮大充分表明了社会规范重建的必然性:人类的本性呼唤社会规范;金钱对人们的激励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也有一定的界限;市场规范的刚性特点决定了它缺乏缓冲的能力,长远来看只有社会规范才能起决定作用。

四、关于道德建设的主体:真正的力量在民间

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吕振兴认为,从理论上说,真正的道德力量是在民间。(一)道德具有民间自发性。现在的许多美德都是在几千年来的生活实践中自然、自发地形成的,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日积月累而成的。如果无视道德的民间自发性特点,过度地采用行政手段来功利性地厉行道德,认为藉此就可以创造出新的道德标准和道德秩序,乃至创造出一种新道德,那么不仅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地造成道德装饰化、虚伪化的恶劣后果。(二)民间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沿袭地。任何道德都一定是传统的,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总结而来的经验,是人们对良好习惯和规范的承继与认同。在这个浮躁、功利、拜金的时代,一个“平民英雄”的诞生,会勾起全社会的情怀。(三)道德的权威在民间,道德的高地也在民间。在当前中国,底层百姓大多还是依旧按照传统的道德风俗生活,而在精英群体中反而盛行道德虚无主义,精英的道德水准往往比平民更低,诸如官员中一再出现突破底线的事件,商人不顾消费者利益,假冒伪劣、有毒产品泛滥,知识分子普遍没有担当……所以一旦出现官方树立的典型,人们很容易首先是怀疑。(四)道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民间。民间社会虽然是社会的底层,但是具有最强大的生命力和运动力,民间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力量,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为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力量源泉。

陈寿灿教授也指出,“最美事件”虽然是一些日常生活、职业生活中的平凡作为,但这些平凡作为却极好地诠释了“道德”之为“道德”的实质乃是人们对社会良序与共同利益的自主反思与自觉追求,它体现的是人的内在价值追求,而非被动地行为符合规范要求。“最美事件”中,“最美人们”的“最美”之处恰是他们做出“最美行动”的道德自主性,在于他们事先不是为了世俗的功利而行动,不纠结于行为的得失而犹疑;事后也不贪恋“最美”的颂扬,而是体现了人们为维护社会良序、共同利益及其作为内心信念的长久执守。

五、关于“最美精神”的普及与培树:将“盆景”构筑为“风景”

陈立旭研究员提出,要吸收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培树经验,付诸当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树。他认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概括来说就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但是这个价值体系的落实和实践,必须注重大众化以及与百姓生活的相关性,古人就非常有智慧地采取了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的方式普及核心价值体系,让目不识丁的农民也都接受、传诵和实践,以致于“家家孔孟、户户程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怎样大众化、相关性内容,在当下社会普遍的媒介化生态下,颂扬“最美现象”、“培育最美精神”,是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

陈寿灿教授提出,道德教育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宣教或灌输的层面,还应在道德实践或道德实训方面有所加强,也就是说,应当在道德实践与道德实训中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习惯。道德实践或道德实训是在现实或训练中为提供人们各种面临复杂的道德情境考验,且必须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选择的实证道德教育,这种实证道德教育既能强化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又能提升人们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能力。忽视日常生活与职业生活中的行为训练,道德教育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魏皓奔等人将杭州市以“最美盆景”构筑“最美风景”的主要经验概括为:发现、倡导和培育三个方面的并举。(一)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着力“发现美”,增强“最美风景”生命力。杭州建立健全先进典型选树机制,既追求“最美”的先进性,又顾及“最美”的广泛性,充分发挥典型的先进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实践证明,生于平凡之中、显于危难之际的“最美”更能传遍大江南北,被人们广为传诵与赞誉。(二)坚持自发性和引导性相结合,努力“倡导美”,提高“最美风景”共振度。坚持自发性和引导性相结合,支持群众自发共建共享“最美风景”,也引导群众呵护维护“最美风景”。以遵循新闻规律为前提,广泛地对那些平凡岗位中不平凡的人开展形式多样、贯穿始终的宣传,促进了“媒体舆论场”和“口头舆论场”重合。(三)坚持思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全力“培育美”,推动“最美风景”常态化。把道德实践作为培育美的重要途径,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要工作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使市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提高素质,为“最美风景”提供了最充沛的阳光和雨露。

中共嵊州市委宣传部沈淑良在发言中指出,市民思想道德水平是城市文明的主要标志,而文明城市创建是提升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主张尝试借势文明城市创建的硬指标,把明确道德底线、推动道德实践、选树道德标杆等项目纳入到测评体系,使思想道德建设从“可抓可不抓”的软目标变成实现测评达标的刚性指标。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工程”,可以借助文明城市创建的常态化,使道德建设从设想变为现实、从规范化为实践,助推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性。

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吕振兴结合台州在全市广泛开展的“读道德文、行道德事、颂道德人”系列主题活动,认为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一要增强民间道德典型的挖掘力度和广度;二要更加突出培树民间道德典型的平民视角;三要确立民众在培树民间道德典型中的主体地位;四要完善民间道德典型的关爱和激励机制;五要拓宽民间道德典型的宣传教育渠道;要充分利用民间道德资源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