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张伟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控的一种手段,由质检部门、工商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推出的。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截至2015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覆盖范围广,监测网点将多,且规模越来越大。其中,第三方检测机构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就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进行了完善。近年来,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资质的专业部门,在开展抽检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经验,就第三方检测与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要点进行探讨。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特点
(1)产量大广、种类多。我国食品产量大,品种杂多,从而给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增加不少难度。我国食品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大约有370种食品。根据不完全统计,国家级、省级、市级、县4级抽检年抽检量超过了5万批,涉及到生产、餐饮、小作坊等。
(2)时效性较强。根据政府预算安排,年度任务到年中才能下达,这样将会增加下半年的实际工作压力。同时,一些节令性食品对时效性要求较高。
(3)综合信息较多。对于大部分抽样样品来说,采样信息包括产品和生产企业的信息,营业执照号、商品编码及QS编码等。
(4)监管资源有限。考虑到食品抽检监督者资源有限,故难以对每一种食品出台相应的检测标准,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将可能存在检测结果不能提示食品风险者潜在问题,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
食品安全抽检中存在的缺陷分析
(1)缺乏真实性。根据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规定,抽样人员不得提前电话通知,但在餐饮服务等环节,由于需要现场制作食品进行抽检,存在业主掩盖的行为,例如,在抽检食品时,避免添加部分物质,从而导致抽样食品与菜品不同。在流通环节,同时无法判断商品、厂家的各类信息的真伪。
(2)抽检合并对检测公正性影响较大。目前来说,第三方委托的抽、检二项工作一并委托给同一家检测机构。在抽样时,抽样员可能会考虑实验室的情况,在样品选择,将会出现一定偏差,从而引发样品随机性不足。
(3)抽样环节影响检测效率。按照要求,生产企业的样品优先在流通领域抽取,但现实中有些企业的产品并不在当地销售,由于是按定单生产,进入工厂也不一定能够抽到,影响任务的进度。
(4)信息化程度偏低。在食品安全现场抽样时,制度设计、表单模板到实际操作应围绕着手工填写进行展开,为手工操作提供便利。但是,也会引发一些造问题,一是难以适应目前超大量抽样的需要,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二是手工填写资料太多,同一家企业抽了多份样品,每份都要填写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及电话等近百字信息,效率低。三是抽样人手工填写的资料,后续录单人员如果出现辨识错误,将会影响到资料的准确性。
第三方检测与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要点
加强抽检过程监督。为确保第三方机构对食品检测的公正性,我们需要加强抽样过程的监督,避免检测结果受政府、其他部门、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对不遵守行业标准出具检测结论的承检机构,应进行处罚。鼓励检测机构提高检测水平,及时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确保抽检测准确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分工明来提升第三方检测质量。例如,常规性检测由第三方执行,重大检测由监管部门直接进行,或在第三方检测的基础上再行定期抽样监督,从而确保检测质量。
确保抽检工作处于分离状态。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规定,可以实施食品的抽样工作与检测工作分离,抽样方专职于抽样工作,不负责检测,检测方只负责检测,不负责抽样,最大限度避免利益冲突。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根据办法规定,指定下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为抽样单位,实施监督抽检的抽样工作。应安排一定数量的人员作为抽样人员,抽样人员应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熟悉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法律法规后方可进行检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从事抽检检验工作。具体从事检测的机构,应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及时报送检验结论。
审批后检测分包。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未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承检部门不得对食品检测业务进行随意分包。由于资金投入问题,很少有检测机构能够覆盖所有检测范围,具备所有种类食品的检测能力,做到“检得全”。因此,第三方检测机构可结合食品抽检的业务范围,在取得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实行检测工作在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分包,分包方必须对检测结果负责。实施检测业务分包有利于促进竞争,特别是目前起步阶段,允许分包可以鼓励更多的检测机构参与进来,形成更加良好的检测氛围,并促进总体检测业务能力提升。
实施第三方检测机构资质管理。为了确保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应结合食品安全抽检实际,由相关责任部门对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资质管理,对各环节的检测机构的检测范围、检测资质进行认证、授权。一方面,必须具备检测资质的机构,才能承担食品检测工作,确保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提高检测结果可靠性。另一方面,可杜绝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超范围承接检测工作,有利于防止跨范围检测和越权检测行为,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注重业务方面的创新,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第三方检测机构应结合检测结果,可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供有利的数据,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检测水平。食品掺杂造假手段众多,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除做好常规的食品安全检测外,应对食品中检测异常的不明元素或者化合物成人进行深入检验,防止非常见有害物质和变异物质从检测中漏过,一旦發现异常的食品成份应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以便送样部门第一时间进行食品跟踪排查,防止有毒食品进入消费流通环节。
加快信息化建设。首先,要确保信息互动性。除了向检测机构、主管机关提供电子信息外,也应该向现场抽样提供相关信息。通过网上查询被抽样单位过营业执照、生产单位QS生产许可证、以及产品编码自动填写大部分抽样单信息,减少手工填写量,也为后续检测、统计、报送等各环节提供便利,减少差错。建议食药局门户网站能够提供上述查询功能。其次,要提供抽样单打印模板,目前抽样单主适应手工填写,在打印模式下容易造成偏移,因此,笔者认为,在不减少栏目的情况下,允许抽样单位自行打印型抽样单。再次,在信息设备方面,抽样单应使用A4纸张,市面上的5联针式印机块头都比较大,可采用轻便、的一体式打印机,以便提升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抽检分离来建立第三方独立检测机制,有利于缓解食品药监部门的不足,优化检测资源。从目前的抽检情况看,95%以上检测项目是合格的。因此,笔者建议简化普查方式,对不合格重点跟进。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出现食品不合格问题,应将不合格食品数排据列入重点监管目录,重新抽检,认真填写各类信息,为日后加强抽检,以提高抽检质量和效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