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博的公共性

时间:2024-04-24

微博的公共性

2010年初的时候,一位在美国获得新媒体专业博士学位、回国执教的大学教授,给圈子里的朋友发了一份问卷,主要是针对微博的使用以及未来会不会使用等问题的调查,我当时不以为然。

因为职业关系,QQ、MSN、BLOG、飞信等很多互联网的交流工具,都已经成为笔者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凑了一段时间热闹后,终究因为精力的局限,而不得不将其中的部分暂时搁置。但腾讯QQ,却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活跃”了下来,不仅有了上百位必须的好友,还加入了数个QQ群,有些又必须地成了群主。

一个QQ已经到了不堪其扰但有时候又不得不用的地步,对于概念中的“微小博客”,且不设“围墙”的新事物,笔者当时实在不敢再染指。

但是,新媒体时代,你不去适应和调整,必然就会“被OUT”。

2010年,在不少人的不以为然中,微博,又被国人昵称为“围脖”,以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吸引了6500万的活跃注册者。簇拥者不仅是草根的网民,还不乏官员、名流、所谓的精英,乃至媒体单位和机关单位等等。

最为关键的是,由于它没围墙、不设防,无需被同意即可被关注,让微博发布者成了可以随时“向世界喊话”的人。这就相当于,一年之间,中国平白增加了6500万可以向全世界无障碍传播的“民间记者”。

从形式上来说,微博是私人性的。它的出现主要是记录个人琐碎的鸡毛蒜皮,表达或深思或乱想的个人想法。

但不容忽视的是,它可以评价一切所见、所思的正常或不正常,公平或不公平,正义或不正义的大小事件。这些大小事件,一旦与政治、社会、财经、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社会焦点问题交叉,就会几何级地传播至“扩散受众(区别于传统媒体相对固定的大众受众)”,进而成为全部网民的关注热点。

所以,从实质上来说,它更具公共性,而且还是影响力巨大的公共平台。2009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一年内的重大社会热点事件有30%是由网络民间爆料而引发舆情关注的;而这样的数据,在2010年的前10个月,已经达到了60%。这其中,新出现的微博功不可没。

有了微博的助力,2010年,单一的传统媒体,不得不直面其“中心话语阵地”的丧失,而网络的所谓“民间舆论场”,在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下,却越发凸显其张力。以至于有人惊呼,“一个网络人掀翻一个巨头的时代正在到来!”

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发生后,钟家九妹钟如九仅靠一台手机,就完全拥有了一个“自媒体”平台:“现在政府来了七八十个人把我们包围起来,抢走了大伯的尸体。”一条微博,立马引起数万“围观”。

钟如九通过微博对整个事件的现场直播,最后导致宜黄县党政“一把手”双双被免职。

毫无疑问,微博在更好地满足公民的“新闻期待”,促进“民间舆论场”的形成和成熟,实现上下舆情的沟通,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中,都发挥了相当的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本刊认为,微博是个好东西。

言论空间的拓展,无疑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但是,在微博的使用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其作为“自媒体”的公共性这一外延属性。

强调其公共性,在于提醒我们的微博发布者,在涉及他人的信息披露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更不可恶意伤害他人。这其中,公众人物,因为在民间舆论场中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更应该自觉地承担话语责任。当下,微博上,一些公众人物“想对世界说什么就说什么”,“语不惊人死不休”;或“曝光”他人私下言论,以他人的“阴暗”反衬自己的高大;或以自己的社会声望撑腰,蛮横地给他人扣上异类的帽子;甚至“脱下西装”,与网友爆粗对骂……这些行为,使其本人成为跳梁小丑事小,破坏公序良俗事大,伤害他人更应承担责任。

强调其公共性,在于提示我们的传统媒体和新闻管理者,要正视和应对微博作为“自媒体”的冲击。“自媒体”的兴起,让民间良知、正义、道德力量等所构建的一种“公众话语”,打破了由官方掌控的铁板一块的舆论热点格局。但这也许并不是坏事。一方面,融合新媒体技术,职业化运作的传统媒体,是完全可以重新成为新型舆情掌控和疏导机制的主导者的。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新闻的管理者,切不可停留于过去“意识形态”的理念,即我们的新闻机构,不应仅仅是 “灭火器”,而应该是“减压阀”。

强调其公共性,还在于提醒我们的受众,在网络上,有可能“神马都是浮云”,或者 “只是传说”,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理性地看待博文。就拿去年最轰动的“李刚门”事件来说,究竟肇事者说出“我爸是李刚”的前后语境是什么?这个真相,至今没有一家媒体能够完整还原。但即便如此,却不影响全国的记者、评论员对“官二代”的口诛笔伐。于是,“只看现象不求真相”或者“只听传言不求真相”,甚至“懒得管真相是什么”的心态,便在“民间舆论场”中普遍漫延。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准的正是这样的网民心态。于是在商战中,就有竞争对手雇用网络公关公司使出“圣元‘性早熟’”的“黑手”。“网络灰社会”的存在,也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经历了“微博元年”,在“人人都是记者,人人又都是受众”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更加理性地看待微博的公共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