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标兵渐远,追兵渐至”的浙商共鸣

时间:2024-04-24

观察记者 陈海兵 文/摄

“标兵渐远,追兵渐至”的浙商共鸣

观察记者 陈海兵 文/摄

2月27日,浙江民营经济年度论坛现场。

时代已经变了

“靠拼拼杀杀就能闯出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有前瞻性。”2011年2月27日晚上,在浙江杭州举行的浙江民营经济年度论坛上,华立集团董事会主席汪力成抛出“导向论”。“以前浙商的成功运气因素占据了很大一块,但‘机遇导向’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已是‘战略导向’时代。”

“企业按照原来方式运作,在过去日子能过得很好,现在都不能生存了,市场逼着你必须转型升级。”首开温州民企境外上市先河的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对此也“感同身受”。

“转型升级与富民强省”的论坛主题,在两个时代更替的时间节点上,似乎正对上坐而论道的浙商们“一吐心中不快”的胃口。外需市场继续萎减,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用工荒、招工难”现象愈演愈烈,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已成国家趋势……这些曾被认为是学者们“专用词汇”的话语,却在此次论坛上被企业家们不断提及。“转型升级”成了当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同一天,2月27日下午,“包容性发展与中国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举行,几位学者专家逐一登台发表犀利的演讲,畅谈现有的体制与政策之下政府与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计。

转型升级之于微观面上的浙江民营企业、宏观面上的浙江经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可以从同一天的两场会议中窥豹一斑。

“离制造业”现象显现

浙江经济快速增长的旧模式正日渐式微,浙江经济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时代变量。

“都说近年来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有点慢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就是被房地产害的。”汪力成语出惊人。他认为,地产的暴利吸走了过多的实体经济资金。“2007年华立集团退出楼市、坚守制造业,我就曾被人称为傻瓜。”

“热钱围猎地产业,拖累了浙江实体经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也“鼎言”相助。

纵观近十年来浙江民营企业的运作轨迹,像宗庆后这样坚守“薄利多销”的制造业,像汪力成这样敢于“激流勇退”的浙商,屈指可数。

在2010年公布的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排行榜中,除娃哈哈集团、华立集团等近30家没有涉足房地产开发外,其余70余家企业均染指房地产开发。同时据浙江省社科院《2011年浙江经济发展报告》披露,2010年浙江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总投资达3030亿元,同比增长34.4%,房地产投资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5%。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永太分析说:投资实业,要去建厂房,买机器,找工人,搞销售,而且今年砸下几千万,明后年也不一定能收回本钱;相比之下,炒房挣钱快,也省力气,今天投个上千万买个楼盘,几个月后重新转手,白花花的银子就能收进荷包。

面对着生产要素成本的“节节高攀”,又苦于迟迟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部分已经“衣食无忧”的企业家开始萌生退意马放南山;或者无奈“杨志卖刀”,转战于“快速来钱”的楼市、股市期货等非实体经济。于是,实业投资被挤进了“冷宫”,浙江民间资本“离制造业”现象不再只停留在专家学者的口中,而是真真实实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据浙商研究会的不完全统计:2010年,温州市有2000多家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半数为制造业及关联企业;温州制鞋企业从2003年的4000多家,下降到目前的3000多家;温州金属打火机行业企业从鼎盛时期的500多家,减少到了仅剩100家,而就在这100多家温州打火机企业中,只有30余家的老板在专心经营,剩下的已经把重心转移到房地产、矿产等其他行业。

“都说温州人炒房,实际上浙江有点实力的老板都直接开发楼盘、做开发商了。”对此,一位颇具实力的温州企业家,在27日晚上的论坛间隙对观察记者说,“其实我们也不舍得离开主业,十几年来养的‘孩子’总有点感情的吧,但转型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啊。”

“企业家在实业和非实业之间转换本属正常现象,但若在某个领域大面积出现企业家放弃主业,将主要资金与精力投向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均曾如此公开表示。

拒绝“空心化”

就在“离制造业”现象显现的同时,浙江资本也流露出另一个信号—“离浙江化”。随着浙江制造业的持续疲软,浙江资本“按耐不住寂寞”开始大量持续流向省外、境外,从而导致投资浙江省内的本土资金减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甚至隐现“产业空心化”的苗头。

“企业的名字还在,厂还在,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经营,就是一个空壳子。”按照温州中小企业发展协会会长周德文的理解,很多温州企业还活着,或者说勉强维持着,生产经营并不是企业老板所关心的,他只是想把企业作为一个融资的平台,从银行获得贷款后进入楼市、股市以获得更好的回报。

企业“空壳化”再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产业的“空心化”。而产业“空心化”不仅会影响企业个体的发展,甚至会对整个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在2010年地方GDP总量排行中,广东(45473亿)、江苏(40903.3亿)、山东(39416.2亿)稳居前三甲,浙江(27100亿)位居第四,虽然继续停留在第一阵营中,但与前三甲的差距继续拉大,而与第五河南(22942.68亿)、第六河北(20197.1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并且其中的关键之处还在于,浙江发展动力疲态尽显。2009年江苏、山东、广东经济增长分别为12.4%、11.9%、9.5%,浙江仅为8.9%;2010年江苏、山东、广东分别增长13.5%、12.5%和12.2%,而浙江11.8%继续垫底。

“‘标兵渐远,追兵渐至’,以此来形容浙江经济的现状也不为过,但从长远来看是正常现象。”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郑勇军说,“相比起江苏等省份来,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最为艰巨最为困难,从而导致了增长速度有点偏慢。”

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通过对广东、江苏等沿海六省市的比较研究,认为浙江制造企业存在严重锁定于低产业选择、低附加值出口、低研发驱动的路径依赖。部分企业家认为自己“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活着有钱赚”,不愿意冒转型升级的风险,一直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正是在这种“小富即安”的心态下,1998年至今浙江经济错失了三大转型升级机遇期:1998年,国内消费有向国际消费转移的趋势,浙江经济没向产业高端提升;2003年国内宏观调控,浙江产业资本外溢变为游资,彻底走上不归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部分传统产业外迁中西部,导致浙江经济增速全面落后。

浙江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周冠鑫认为:以“轻、小、民、加”为主要特征的浙江经济产业结构,已经难以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需要依托产业集聚区发展“重、大、高、新”产业来优化和提升,才能达到阻止浙江GDP增速连续10年下滑,拒绝产业“空心化”的目的。

另一种“抱团”

如今,怎样阻止产业“空心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无论是浙江民营企业,还是浙江相关政府部门都已开始背水一战。

“合作,特别是与行业的‘领导企业’合作,可能是现阶段浙江民企转型升级的最好途径。”张晓平结合其企业转型升级路径认为,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家是“光脚”出生,即使现在已“穿鞋上岸”,但绝大部分民企规模较小,仅靠自身力量来做品牌、搞研发可能还存在很多困难之处。“如果能和大企业‘抱团’,哪怕我们仅参股、当配角,也能从中学到知识、积累经验,也是一种转型升级。”

就在企业利用各种合作机会来“抱团取暖”,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之际,浙江各级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调研、探寻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之策,希望从制度创新上取得突破。

2010年2月,国务院审批通过浙江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 9月7日,浙江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并原则通过9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专项规划,规划在未来5年将这些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于2011年初公布的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依托《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设立14个产业集聚区,通过财政、土地、税收等杠杆全力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从而使得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些政策、制度层面的创新,对企业来说是最大的转型升级。”一位经济学专家如此评价。在“十二五”期间,浙江必将着力推动大企业战略,积极发展临港重工、新兴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这就给了众多的浙江中小企业一个‘抱团’转型升级的机会。”

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经济如何转型升级,既需要众多浙江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样需要浙江各级政府部门的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一种增长方式的改变问题。从长远可持续的观点来看,政府的资源杠杆和通过政策配置资源的问题,要更加侧重于动态的包容性增长,政府要不断调整改进,从政策的供给者向制度环境的制造者转型。”浙大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晓波在2月27日的“包容性发展与中国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上如是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