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路径创新

时间:2024-04-24

志愿服务活动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凸显出鲜明的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着传播文明、传递爱心、传导温暖的重要功能。志愿服务活动除了按照传统方式开展之外,还需进行路径创新以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效能。

另辟蹊径开展音乐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这类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面向老年人,同时要求志愿者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50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优美的音乐旋律特别是专门性、针对性的音乐疗法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在改善自我认知、促进身心康复方面颇具功效。志愿服务活动在这一方面大有可为,但在实操中应遵循独群结合、演训结合、优美古风和红色经典结合、口头演唱和乐器演奏结合、规范课堂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独群结合上,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状况采取独唱或小合唱、大合唱的不同方式。对行动不便者,可举办小空间、超温馨的“一人观众音乐会”。在演训结合上,可以是志愿者演唱、老年人欣赏,志愿者也可指导老年人学唱,老年朋友参与其中比单纯聆听受益更多。在优美古风和红色经典结合上,古典音乐悠扬动听,让人闻乐解闷、听曲消愁。红色歌曲使人情绪激昂,激发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浓厚情感。在口头演唱和乐器演奏结合上,乐器演奏可以伴奏也可以独立演奏,以体现丰富性。在规范课堂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上,志愿者可在较为规范的社区音乐课堂充当“临聘教员”,也可在老人院等特定空间开展音乐文化志愿服务。志愿者用音乐温暖孤独老人,打开其封闭的心门,“以乐为药”、让音乐成为老年人健康的生活良药,以此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走深走实开展精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在这方面应注意精确识别、精准施策、精心帮扶,集中体现志愿服务活动的精准性、针对性、人文性、动态性、实效性、长期性。精准性就是要识别、锁定特殊对象,建立精准志愿服务台账,该重视的不淡化、该纳入的不遗漏,做到账里有数、心中有底。对精力和资源分配,不讲求平均使力而是注意重点发力。

抓住契机开展重要节日志愿服务活动。这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应注意策划主题、挖掘资源、营造氛围、引领带动、沁润熏染。在确定主题上,以重要节庆来策划时效性较强的主题活动。如“三月追绿,义务植树”“红色七夕,重回芳华”“重阳话民俗,敬老传家风”“霓幻彩灯,点亮新春”“元宵灯火,温馨你我”等别具一格的志愿服务活动主题。在挖掘资源上,借机宣传中国传统生态观、七夕文化、重阳文化、春节文化、元宵文化等。在营造氛圍上,通过标语、对联、横幅、大红灯笼高高挂、展板等进行现场布置和场地设置。在引领带动上,破除浪费性的、非环保的、繁复的因素,倡导简约简单、绿色环保、健康文明的观念理念,通过传递正能量来体现正向效应。在沁润熏染上,以活动为载体来送祝福、送关爱,增强参与者的沉浸式体验和情景式体验,提高此类志愿服务活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综上,这类志愿服务活动,以文化搭台、活动唱戏的方式,桥接传统和现代、联通政府和社区、颇具吸引力和亲和力,值得推而广之。

增强质效开展科技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这类志愿服务活动要在早谋划、夯基石、创平台、建机制、出特色等方面下功夫。在早谋划上,应敏锐关注和跟踪世界科技前沿和科技发展,认清美国等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极限施压和全面打压,主动呼应国家科普宣传规划,做好科普志愿活动的整体设计。在夯基石上,应充分认识从“0”到“1”的科学基础理论对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注意做好基础性、知识性、普及性的结合。在创平台上,有机整合现有科普基地等重要资源平台,有效利用科技馆、青少年宫、世界之窗、各展馆科技专题展室,使科普知识得到较好的呈现。在建机制上,推进教育科技文化“三进巷”“三下乡”,依托科普基地或科普项目有序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设计和编撰图文并茂的科普宣传资料等。在突出特色上,可以推出数字化宣传的新样式,发挥其容量大、便捷、新潮等特点和优势。当然,上述的方法手段可以综合运用。如抓住2 月2 日“地球湿地日”,运用现场参观和数字技术展演相结合的方式,适时开展科普宣传,让民众更好认识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与森林、海洋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有益于广大民众更好地树牢保护湿地的理念。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志愿服务是一项利人利己、普惠互惠的崇高事业。通过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路径创新,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公共服务,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活力,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开辟进路。

稿件来源光明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