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揭开肿瘤靶向治疗的神秘面纱

时间:2024-05-11

冯蕾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肿瘤的治疗手段也逐渐多样化。传统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较大,而放疗和化疗则有较明显的副作用,且对正常组织细胞有一定的损害。因此,理想的肿瘤治疗方式除了要对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杀伤作用,还应尽可能减少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损害。目前,靶向治疗逐渐成为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

靶向治疗是在分子水平上,针对明确的致癌靶点,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干扰、阻断肿瘤的发生、生长和扩散。和化疗相比,靶向治疗的精准性更高。当药物进入体内后,会选择致癌位点来结合以发挥作用,激活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程序,而不会影响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实现精确治疗。但许多人对靶向治疗并不完全了解,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下面就为大家揭开肿瘤靶向治疗的神秘面纱。

对靶向治疗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任何肿瘤都可以采用靶向治疗。

事实上,靶向治疗的适用人群是相当有限的,因为并非所有的肿瘤患者都能找到靶向位点,也并非所有的靶向位点都有适配的靶向药物。有特定靶点的肿瘤患者占比并不高,同一部位肿瘤的性质也可能不同。靶向药物对特定的肿瘤细胞有影响,和肿瘤大小并不相关,所以即使是同一部位的肿瘤,靶向药物也可能不同。目前市场上的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肠癌、黑色素瘤、肺癌、间质瘤等肿瘤更为有效。一般而言,决定患者是否适用靶向治疗的关键是基因检测。但肿瘤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不能单靠一种机制去解释和治疗。如没有找到明确的分子靶点,靶向药物就不会起作用,甚至可能对治疗起到反作用。另外,部分患者可在不经化疗的情况下单独使用靶向药物治疗,但许多情况下,靶向药物仍然需要和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误区二:确定了靶点基因,靶点药物就可以根治肿瘤了。

临床发现,有一些患者在服用靶向药物治疗后,复查时仍检出肿瘤。这是因为靶向药物和传统药物一样,可能出现耐药性。分子靶向药物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在目前已开发的靶向药物中,有少数靶向药物疗效显著,但大多数药物单独的有效率基本为10%~15%,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时间也有限,原因是大多数肿瘤的发生是多靶点和多环节的调控过程。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其生长不仅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各种基因的调控,许多其他因素也直接参与肿瘤生长或间接影响细胞周期等生物过程,给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目前,靶向药物常与化疗药物或内分泌药物联合使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部分肿瘤的治疗效果。

误区三:靶向治疗可完全替代手术或化疗的作用。

许多患者认为,只要服用靶向药物,就不用再接受手术治疗。这种认知是错误的。靶向治疗只是治疗方式之一,不能取代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目前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多是基于综合治疗来检验效果。只有一些疾病如间质瘤,因化疗效果不佳,只能使用靶向治疗。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肿瘤最重要的方法。因此,即使在靶向治疗的时代,肿瘤的综合治疗也是基本的概念。

误区四:靶向治疗是完全安全的。

靶向治疗副作用较少,但任何肿瘤的治疗都不是完全无风险的。靶向治疗可引起疲劳、头痛、腹泻、肝炎、皮肤干燥、痤疮、头发脱色、胃肠穿孔、出血、凝血和伤口愈合障碍、高血压、儿童免疫抑制等副作用。不同药物的副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肿瘤科医生与内分泌科医生联合为患者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正确认识靶向治疗的关键有哪些?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靶向药物都是口服的,也有静脉注射的药物。患者应遵医嘱正确使用靶向药物。有些靶向药物不能单独使用,需要靶向治疗结合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療效。

其次,靶向治疗对肿瘤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能简单地认为靶向治疗是无所不能的。应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正确的药物类型及剂量。

最后,要保持积极的态度,配合各种治疗方法,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