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时间:2024-05-11

唐代孙思邈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人们尊称为“药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篇“药王”孙思邈的针方奇谭。

“酸不酸?”

“酸。”

“刚才痛的地方还是那么痛吗?”

“还是一样的痛。”

诊床上,一个人腿上被扎了好几根针,旁边一位老者一边捻针一边询问患者针刺的感觉和针刺后的反应。

这位老者用针灸治病,多是按照经络的理论选穴组方,每每都能迅速起效,而这一次不知怎的失灵了,针刺下去已有一顿饭的工夫了,却一点痛减轻的迹象都没有。

这个腿痛患者,怎么就这么迟钝?

“该用的穴位都用了,怎么没有作用呢?”老者疑惑不解,心想,还有什么穴位好用呢?

他一边琢磨,一边用大拇指在患者的病腿上推移按压。

“哇!”就在老者推按的过程中,患者突然叫了起来。

“怎么?”

“好痛。”

“哪里?是这儿吗?”老人一边问,一边又再次按压了刚才的痛点。

“你按的地方好痛。”

老者用左手拇指按压,右手拿起一根针,沿左手拇指指切处针去。

“啊!好酸。”

“现在感觉怎么样了?”老者进针后捻了一会儿,然后抽出针,问道。

患者下了床,走了走,说:“咦?我的腿好像不痛了。”

老者经过这次体验后,又在之后的痛症患者身上试验了多次,屡见奇效。

由于患者身上有压痛点,找准压痛点按压时,患者会痛得叫一声“啊”,医生会问一下“是这里吗?”,患者就会回答“是”,于是,这个随痛点而定的穴位,后来就被叫作“阿是穴”,而提出阿是穴名称的这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孙思邈。

唐太宗即位后,召孙思邈入京,见他50多岁竟然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青年一般,十分感慨。

太宗想赐孙思邈爵位,但被他拒绝了。

高宗继位后,又邀他做谏议大夫,他也不答应。后来孙思邈归隐的时候,高宗又赐给他良驹,还有已故的鄱阳公主的宅邸供他居住。

孙思邈在临床上往往是针灸与药物并重。

孙思邈提出了同身寸取穴度量法,即“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宽度为一寸”。同时,对四指为三寸的“一夫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说:“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这种按同身寸取穴的方法,为医者提供了准确取穴的简便测算法。

为了针灸临床应用方便,孙思邈创立了“孔穴主对法”。即“穴名在上,病状在下,或一病有数十穴,或数病只一穴,皆临时斟酌作法用之”。“孔穴主对法”犹如针灸临床手册,便于医生查询使用。孙思邈还提倡用保健灸法。

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被后世学医、从医者传为佳话。他的名著《千金方》中的“大医精诚”篇,更成为医疗道德教育的经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