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何谓自汗、盗汗、冷汗……

时间:2024-05-11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正常人全身皮肤都会出汗,在24小时内通过出汗可以蒸发600~700毫升水分。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滋润皮肤、排出代谢产物,但出汗过多就形成多汗症,如感染性高热导致的全身性多汗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上半身多汗症(下半身无汗)等。

出汗的方式、部位、数量、颜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应引起重视。

出汗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病理现象。中医重视人体的出汗情况,且认为大多数出汗为出虚汗,有体虚出汗,也有病变出汗,主要分为以下六类。

自汗

一些人稍一活动,甚至安静时也会全身或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多因气虚不固所致,同时可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症状。

盗汗

入睡汗出,醒后汗止。这多因阴虚内热所致,可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干等症状。有些人甚至同时出现白天活动后出汗、夜间入睡后出汗不止的现象,同时伴有身体冰凉、感冒、精神不振等。

冷汗

有些人存在畏寒肢冷出汗,伴有神萎便溏、面色苍白等情况,这多因阳气虚所致。

战汗

全身战栗后汗出为战汗,是热性病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

绝汗

病危阳绝时汗出不止。

此外,老年人气喘而额头汗出,多为虚证;重病突然额汗大出,属危象,应高度重视;女性产后体质虚弱,往往也会出虚汗;手心多汗是精神过于紧张或者体质虚寒所致;胸口出汗属于气阴亏虚或思虑过度。

若虚汗持续时间过久,可能出现神疲倦怠、四肢无力、易感冒等症状,损害健康、诱发疾病,儿童更为明显。因此,治疗虚汗首先要找原因,对疾病引起的出汗要止汗治病,对因病后体虚导致的出汗要止汗调养。

小链接:

现将一个小验方介绍给大家。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作“独圣饮”。

取浮小麦500克,将其洗净,放在砂锅内,文火炒,然后,取出研为细末,装入瓶子里收藏。用的时候,每次服用6克,用米汤调服。每天两次。

这个办法源于哪里呢?答案是《卫生宝鉴》。《卫生宝鉴》是元代罗天益所撰。由于战乱,原书早已散佚,后人看不到原貌。现在我们所说的《卫生宝鉴》,是元代杜思敬编纂的丛书《济生拔萃》中的内容。

此方只有一味浮小麦。浮小麦,味甘,性凉。归心经。《现代实用中药》中记载其作用为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一般来说,浮小麦被认为有清心热、养心阴、益气固表之功效。

中医认为,心阴不足、虚热迫津是盗汗的发病机制。由于思虑过度,压力过大,或者久病,或者本身气血生化失常,人们就容易产生心阴不足的问题。阴不足,阳就会过剩。这就是所谓的虚阳浮越。虚阳在体内是可以生热的。虚阳之热迫使津液外出,就形成了盗汗。

浮小麦能够清心热、益气固表。所以,古人创制了这个办法,并且把它叫作“独圣散”,元代盛行一时,被记录在《卫生宝鉴》里。后人称之为“独圣饮”。

幸运的是,虽然《卫生宝鉴》已经看不到原貌了,但是这独圣散被世世代代用文字的形式传承下来,造福于后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