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王一力
《伯远帖》东晋·王珣 纸本 25.1cm×17.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珣(349-400),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琊(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书圣”王羲之的侄子。他的《伯远帖》是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此帖曾先后被北宋内府、明代董其昌等人收藏,为清代乾隆皇帝“三希堂法帖”之一。
《伯远帖》共5行,47字。全文曰:“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打开中国书法的历史长卷,可以发现,书法的生命如此绵长,王珣的政治声名早已随风而去,却凭借《伯远帖》驰名千古。这是一件简札,不过一些平常话语,但其书法艺术和文物历史价值却难以估量,被后世看作通向“神韵萧散”的晋代书风之路径。纵观《伯远帖》,虽然他的书写处于日常、随性的状态,但自然沉着、流畅秀丽的风格扑面而来。而这些特征的来源,早已超越了书法本身,无疑只能从其丰富的经历、厚重的修养以及独特的传承中探寻源头。
自然沉着的书法特征,其基础是对点画的分寸把握。细察《伯远帖》,其中的点法,多为侧锋出之,看似不经意,又恰到好处,如“伯”字之左竖点,含蓄之极,“之”“以”等字,变化清新,生动活泼,但并不夸张。王珣运笔,多为露锋直入,以尖笔出之,而收笔又含而不露,如“群”字之竖、“获”字之末笔,出笔皆含蓄。尤其是“永”字的所有笔画都是尖入尖出,线条一波三折,流动飞扬,但又毫无轻飘之感。
此帖的可贵之处在于结体的匠心独运,运用疏密的变化,采用开张的体势,左右拉开,构建相背或相向的结体,并增加左右间的呼应关系,形成强烈对比,甚至将结体视为左、中、右三结构,左右为实,中间为虚,虚实一体。有些字有意以倾斜取势,字的重心偏左,字体微向左倾,显得险峻却又平衡。《伯远帖》的章法,没有大起大落的奇特变化,但通篇得体而巧妙,丝毫没有刻意的痕迹。上部松一些、字形稍大,下部紧一点、字形略小。除首行“顿首”二字上下连笔之外,其余字字独立,但疏密、主从、收放等多方面的关系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
《伯远帖》的用墨,充分体现了晋人的特征,其施墨相对均匀,墨色较润,几乎不见枯笔飞白。整体墨色偏淡,转折处清晰可辨,映光细审,笔丝历历可睹。但帖中墨色也并非没有变化,第一行“珣顿首”三个字由于用笔加重加力,给人以黑云压境的厚重感,而第三、四行开头,又相对纤细,逸出一股清气,真趣在不经意间流溢。启功曾赞美《伯远帖》:“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
此帖用笔自然生动,一落笔便直奔高低起伏而去,犹如一支嘹亮奔放的进行曲,敲动我们的心灵。书家放笔直书,锋棱转侧之间又各不相同,如“远”“从”“游”等字的捺画,起笔坚定,顿挫明显,富有韵律;“从”字的折画,笔势奔放,充满运动感;“期”字的月部,折角处上下错动,折画虽为偶然,但变化之意明显。
如果书法不过分考究艺术功夫,更重现追寻“书法外”的“文人感想”,而不是“书法中”的格局技巧,书法的价值则亦不限于书法本身,因此滋养出更多的文人趣味。《伯远帖》风格古逸,行笔秀丽,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更是疏朗飘逸,具有“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的韵味。清董邦达云:“札中有‘志在优游’及‘远隔岭峤’语,辄仿佛情景,作林下萧散之致。”
有人说《伯远帖》中的字,明显是王羲之家族的。王珣行笔流畅,笔画有力,结构严谨,与唐朝之后的笔法完全不同,结字用笔均可见王家的艺术风范。字体大小参差,疏密相间,呈现出纵横之势,表现出东晋世家大族的神韵和家学,是书法中的上乘之作。把《伯远帖》与王羲之的书法相比较,从中可以寻觅到王羲之书法的一些气息。我们看帖中的起笔,多顺锋直入,线条中间又多按笔,收笔则提按结合;笔画转折方正刚劲,停顿自然,较多地保留了楷书用笔的严谨性,体现了东晋行书走向成熟的丰富面貌。东晋以前的书法布局比较工整,尤其是纵向排列,行与行之间留白明显,而王珣在章法布局上打破了常规,创造了一种新的、更加自由的格局。另外,从《伯远帖》中不仅可以窥见书法艺术和文献史料价值,还能反观东晋时人的精神风貌。我们仿佛能感受到书者那与世无争的心境,如庄子般逍遥世外,纤毫不介于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