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潘春华 翟爱萍
茶具,又称茶器、茗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辞赋家王褒《僮约》中的“烹茶尽具,酺已盖藏”记载,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意思是说烹茶前要家僮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茶经》中,陆羽把采茶制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的器具称为茶器,并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宋代以后,茶具与茶器逐渐合一,其茶具大类,可分为壶、碗、盏、杯“四大器”。现代人所说的茶具,更多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
茶具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喝茶历史有着密切关系。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各个时代饮茶风俗的演变,茶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地越来越精美。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叫缶,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器具,小口大肚,用陶土做成。韩非在《韩非子》中就说到尧时饮食器具为土缶。如果当时饮茶,自然只能以土缶作为器具。
自秦汉始,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他饮具共享中分离出来。西汉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到了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具也由陶器的青釉、白釉发展到金属茶器和瓷器。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广陵耆老传》载:晋元帝时(公元317—323 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上世纪80 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
宋代的饮茶器具,尽管在种类和数量上,与唐代相比,少不了多少。但宋代茶具更加讲究法度,形制愈来愈精。如饮茶多用茶盏,有黑釉、青釉、青白釉、白釉、酱釉5 种茶盏,“把盏啜茗”已成为当时人们宴席的内容之一。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质地比其他地区产品厚,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中的上品。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是一次定型,因为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出现了紫砂茶壶。明代时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饮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又是明人饮茶所特有的。
清代的茶盏、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以“景瓷宜陶”最为出色。清时的茶盏,以康熙、雍正、乾隆时盛行的盖碗最负盛名。清代瓷茶具精品多由江西景德镇生产,其时,除继续生产青花瓷、素三彩、五彩瓷茶具外,还创制了白瓷茶具及粉彩、珐琅彩茶具。景德镇创烧的白瓷茶具,质地坚硬,吸水性低,易沏出茶的色、香、味来,以“白如玉,声如罄,薄如纸,明如镜”著称。江苏宜兴紫砂陶茶具是采用当地特有的一种稀有、神奇的紫砂泥料焙烧而成,其造型优雅,色调古朴,简练大方,集书画、雕塑艺术为一体,兼具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是我国茶具中的瑰宝。《长物志》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用紫砂壶来泡茶,香味浓郁,茶色清醇,能保茶之真髓。
传说清代溧阳县令、“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振兴紫砂,自创壶式,设计了一种新颖别致的“曼生十八式”,由杨彭年、杨风年兄妹制作,待泥坯半干时,再由陈曼生用竹刀在壶上镌刻文字或书画,这种工匠制作、文人设计的“曼生壶”,为宜兴紫砂茶壶开创了新风,增添了文化气息。乾隆、嘉庆年间,宜兴紫砂还推出了以红、绿、白等不同石质粉末施釉烧制的粉彩茶壶,使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又有新的突破。
潮州手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一奇葩,从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和应用,并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潮州艺人创烧出一种世间最小的手拉朱泥茶壶,壶高0.6 厘米,直径1厘米,重仅2克。拈起这只比指尖还小的手拉朱泥壶时,唯恐不小心弄碎,被业内行家评价为“形奇、色美、纹丽、质佳”。此外,自清代开始,广州织金彩瓷、四川竹编茶具和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并自成一格。
现代,玻璃器皿有了较大发展,茶具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出细化、新颖、多元等特点,形成独特的茶具艺术。
泡茶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古人对茶具颇为讲究。陆羽推崇青瓷,《茶经》曰之“青则益茶”;宋代苏东坡颇爱紫砂壶,他在谪居宜兴时,吟诗挥毫,伴随他的常常是一把提梁式的紫砂茶壶,由于他爱壶如子,抚摸不已,后来这种壶被人们称为“东坡壶”。清代京师达官贵人则癖好盖碗茶,此种茶杯一式三件,有碗,有盖,有托,造型独特,制作精巧。盖碗茶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茶被认为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将茶拨入盖碗,喻意“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
《红楼梦》多处描述种种精美的茶具,可谓是古今茶具文化的一次博览会。《红楼梦》中几乎每一位富贵人家居室里都摆着一套精致的茶具。如贾母的花厅上,摆设的洋漆茶盘里就放着旧窑十锦小茶杯。王夫人居坐的正二室里,也是茗碗瓶花具备。宝玉用的则是九曲十节蟠虬整雕竹根大盏。宝钗所用的杯子为“王恺珍玩”,东坡珍藏的名品。贾母、宝玉、黛玉来到栊翠庵,妙玉就拿出10 种不同的茶具招待客人,她给贾母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招待宝玉用的是“绿玉斗”茶碗,随贾母同来的众人用的茶盏都是“一色成窑脱胎填白盖碗”,而妙玉贮藏梅花雪水用的是“鬼脸青”茶瓮。成窑指的是明代成化窑,可见它的珍贵程度。
茶具,历来是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赏玩之物,无论是读书、吟诗,还是下棋、作画,都与茶具相伴。唐代以来,对茶具多有吟咏,处处可见。如唐代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其《奉和袭美茶具十咏》最为著名。此外,唐代诗人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言:“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等等。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南宋辛弃疾《汉宫春·即事》词中说“行李溪头,有钓车茶具,曲几团蒲”;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贲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品茶是一种意境,一种享受。爱茶的人总会慢慢积累自己心爱的喝茶器物,常以之为伴。一方茶海,一杯清茶,在人与茶的世界里,有那把壶、那只杯静静的陪伴,不离不弃,分享你的喜,你的忧,你的孤单,你的寥落。压下心中的那份焦灼、那份躁动,赏其爱物,慢品茶香,感其风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