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踏青习俗缘何来

时间:2024-05-11

◎王化清

踏青,又叫踏春、探春、春游等。指春天到长满草的郊外游玩。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明朝冯应京的《月令广义》记载:“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元朝费著的《岁华纪丽谱》则记载:“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而唐朝李淖的《秦中岁时记》则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褉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覆。”他们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分别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这应该是由于各地天气回暖的时间不同。其实,人们心中最认同的,也是被称作“踏青节”的,是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

清明踏青,最早的源头应是古代的游春习俗。《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志向的一段对话。当孔子问到曾皙的志向时,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话,说明上古先民早就有季春三月野浴、踏青的愿望和习俗。后来的清明踏青,是发源于上古而又继承上巳节袚褉(除去不祥,祈求福佑)遗风的结果。

清明时节,生气方盛,阳气发泄,万物萌生,自然界中杨柳青青,生机一片。踏青郊游,其原始的意义在于顺应时气,使阳气发散,以泻内火。如今清明时节,儿童到村外折柳条做成柳哨吹,就是这种踏青泻内火古俗的传承。这是踏青习俗形成的客观原因。

清明又是去郊外扫墓的日子,因此形成扫墓兼踏青的节俗。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说,清明来到,“是日簪柳,游高粱桥,曰踏青。多四方客未归者,祭扫日感念出游”。明代的清明踏青,有些就是扫墓之后接着游春的。

在唐代,还流传下了一个崔护踏青的故事。崔护清明游春到城南,因口渴向村女讨了杯水。第二年清明,崔护又来到城南庄,可那女子却因思念崔护而死。于是崔护写了一首《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宋代的时候,清明踏青习俗得到前所未有的兴盛,围绕扫墓、踏青而形成大型的娱乐活动。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中记载汴京清明娱乐情景说:“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临安清明节习俗时说:“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也记载说:“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古代文学作品中,诗人墨客歌咏踏青的名篇丽章比比皆是。如:唐代杜甫在《丽人行》中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南宋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则更生动地勾画出人们游春的场面:“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另外还有孟浩然《大堤行》中的“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白居易《春游》中的“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欧阳修《阮郎归·踏青》中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苏辙《踏青》中的“江上冰消岸青草,三三五五踏青行”等。更有北宋诗人张先《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佳句,描绘郊野踏青游人往来不绝,妇女乘春游之际采集花草时已黄昏却留连忘返的盛况。最优雅的莫过于1600 多年前,发生在浙江绍兴兰亭的那次文人雅集的郊游踏青活动了。在“曲水流觞”这一游戏中,不仅产生了37 首酒中所赋之诗,更诞生了天下第一的行书作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