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好“数字家长”: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实务探索

时间:2024-05-11

徐佳 蒋吉如

摘要:新型数字社会对传统家庭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成长于网络文化下的未成年人容易凭借新技术的掌握获得“反哺”能力,实现逆向社会化,从而在代际沟通中摆脱单一的从属地位。新时代,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呼之欲出。其中,家长的自我训练和自身网络素养水平的提升必不可少。本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以中小学生家长为目标群体,在宁波X社区开展小组介入实务,旨在提高家长的网络素养,使其更有能力引导和保护子代,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同时,弥合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数字代沟”,促进数字时代亲子共同成长的新型亲子关系,这既是社会工作介入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路径探索,也是提高网络育人能力、促进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数字社会 网络素养 社会工作 中小学生家长

作者简介:徐 佳/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南昌330013)

蒋吉如/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南昌330013)

一、问题提出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与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1]我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2023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下文简称《条例》),并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的网络学习和网络生活保驾护航。《条例》明晰了监护人、学校、网络平台服务者三方责任主体的共建与联动,明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其中强化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亦是核心要义,明确要求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因此,如何保障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安全成长备受关注,既要让青少年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又要提升其网络安全意识,预防网络欺凌和诈骗,这对青少年家长群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国内外主要研究情况如下。

国外相关研究中,如何在家庭场域内运用网络资源成为焦点。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在家中运用网络进行数字教育,有利于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求。[2]俄罗斯学者Matuszak等证实在线学习(如异步网络课程)更容易被学生选择。[3] Huang指出网络教育亟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发展。[4]

国内社会学相关研究体现于空间[5]和代际视角,并细分了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因素[6][7][8],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包括其现状、问题及展望。认为互联网搭建了亲子关系的新桥梁,家长需转变角色,成为孩子的引导员、协商者,与孩子平等交流。[9]强调父母的数字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使用网络教育资源方面的作用。[10]互联网下的个性化教育重在家校双向沟通;促使其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促进家庭沟通方式优化;建立数字化教育评价和反馈系统。[11]要在家庭中有计划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包括:安全上网,引导青少年辨别网络信息;增进亲子交流,减少不必要不合理控制;引导孩子从消费在线内容转向创造内容。[12]同时,倡导开展以社区为单位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13]

综上,现有研究较多以家校关系为依托,提出相应理论思考,尚缺乏对教育方法的现实尝试,经过实践检验的深入探讨有待补充。因而,使用社会工作实务方法,通过小组工作形式,在团队中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学习正确的网络使用方法、更新亲子沟通技巧,可以有效提升家长的网络素养水平以及与子代的有效沟通能力。本文在宁波X社区对中小学生家长网络素养的小组工作介入就是对现有研究及实务探索的有益补充。

二、X社区家庭网络素养的现状调查

(一)X社区基本情况

X社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总面积14平方公里。社区位于宁波A区西南部,受A区管辖,距离区政府2公里,共4 654户。

社区内教育资源丰富,包括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一所职业大学,社区内的青少年大部分就近上学。社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有开放式社区服务大厅和多个派出所岗亭,存在商业门店80余家,还有老年餐桌、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文化服务中心等活动场地。

(二)小组工作前期调查

本研究运用随机抽样方法,对X社区的中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依据前期文献研究,针对中小学生家长的网络素养水平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网络素养的不同层次和细节问题,力争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具体包含六个维度:网络基础技能、网络媒介使用、网络公共参与、网络隐私安全、样本基本信息和家庭网络教育情况。笔者对问卷的编制、调适和发放进行了严格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1份。问卷样本结构较为科学,其中性别比例基本均衡,男士占44.3%,女士占55.7%;在年龄分布上,31~50岁年龄段的家长占样本总量的62.6%;在受教育程度分布上,初中以及高中学历较多,共占样本总量的70.2%,本科学历占19.1%,硕士及以上学历占5.3%,小学及以下学历占5.3%;在子女数量分布上,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部分(72.5%),二孩家庭占25.2%,三个孩子及以上的家庭占2.3%(详见表1)。

(三)家庭网络使用与网络素养现状

通过数据分析,X社区中小学生家庭网络使用现状如下。

1.家长使用网络成为习惯

家长每日上网时间以“1~3小时”最多,占比32.1%;其次,26.0%的被调查者每天上网3~5小时;日上网小于1小时的家长占24.4%,大于5小时的占比17.6%。这说明家长对网络的使用已成为日常生活习惯,且多数家长上网时间控制在合理区间。

在家长上网设备的选择中,手机和电脑最普遍,手机上网占比61.1%,电脑上网占比55.0%。此外亦含其他设备,使用平板上网占比44.3%,数字电视上网占比31.3%。这表明家长们的上网设备多元化,使用场景也十分广泛。可见,在中小学生的网络使用安全方面,家长需掌握多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网络行为,保障孩子的网络安全。

2.基础网络技能基本掌握

问卷从搜索网络信息、下载、输入文字、打电话和发短信、阅读、播放视频共六个维度对被调查者的基础网络技能进行测度。运用李克特量表,每一陈述有“非常熟练”“熟练”“一般”“不熟练”“非常不熟练”五种回答,分别赋值为5、4、3、2、1,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其对各技能熟练程度所得分数的总和,再将总得分为1~6的定义为“等级1,非常不熟练”,得分为7~12的定义为“等级2,不熟练”,得分为13~18的定义为“等级3,一般”,得分为19~24的定义为“等级4,熟练”,得分为25~30的定义为“等级5,非常熟练”。从表2可见,熟练掌握网络基础技能的人最多,占55.7%,其次是一般掌握的人(21.4%)和不熟练的人(14.5%)。总体来说,中小学生家长对网络基础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平均等级为3.3,基本掌握网络技能的家长占78.6%(除去“不熟练”和“非常不熟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网络媒介使用情况

问卷从注册网络账号、使用社交软件聊天、发送个人动态、网络购物、扫码支付、线上医疗服务、网上缴费、网络购票共八个维度对被调查者的网络媒介使用情况进行测度。测量及赋值方法与上述网络基础技能相同,由于涉及的维度更多,将加总后的总得分为1~8的定义为“等级1,非常不熟练”,得分为9~16的定义为“等级2,不熟练”,得分为17~24的定义为“等级3,一般”,得分为25~32的定义为“等级4,熟练”,得分为33~40的定义为“等级5,非常熟练”。从表3可以看出,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媒介的人最多,占45%,然而有10.7%的被调查者使用网络媒介非常不熟练。另外,网络媒介使用熟练程度的平均等级为3.1,相较于前文网络基础技能,熟练程度更低,这表明家长对于网络媒介技能掌握有所欠缺(详见表3)。

询问被调查者想学习的网络技能,并给出了详细丰富的、简单易懂的例子(详见表4)。调查显示,在购物消费、娱乐休闲、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教育服务、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网络防诈骗知识八大网络知识技能中,需求最大的是交通出行,包括打网约车、公交地铁扫码、线上购买车票等,有82人选择此项,占比62.6%;其次是娱乐休闲,包括如何使用聊天软件、观看网络视频、玩小游戏等,有71人选择此项,占比54.2%;對于医疗健康和教育服务的需求也不小,分别占49.6%和45.8%。

4.网络公共事务参与频率

对于网络公共事务参与维度从网购维权、新闻参与、政府决策参与、政府意见投诉四个角度设问,分别考察了被调查者对各事件参与的频率,包括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分析数据时依次标记为1、2、3、4、5。如表5所示,“在网上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或批评”平均参与频率最高,为2.45,说明被调查者对于在网络上进行意见反映的频率和需求最高;其次是“网购到了假冒伪劣产品,进行维权或投诉”,被调查者进行网购维权的频次得分均值为2.42;被调查者在网络上关注社会新闻并且进行评论、转发活动的频次得分均值为2.36;被调查者在网上参与政府决策的频次得分均值最低,为2.31分。

如表6所示,将四项网络公共事务参与的得分加总,再把得分为1~4的定义为“等级1,从不”,得分为5~8的定义为“等级2,偶尔”,得分为8~12的定义为“等级3,有时”,得分为13~16的定义为“等级4,经常”,得分为17~20的定义为“等级5,总是”,得出网络公共事务参与的总体频率。可以看出,偶尔参与网络公共事务的被调查者最多,占半数以上;其次是有时会参与的被调查者,占29.8%。总体来说,X社区家长群体的网络公共事务参与频率不高。

5.网络隐私保护意识

如表7所示,131名被调查者中,对于“是否会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53名被调查者选择“不会”,占比最高(40.5%),选择“会”和“聊得投缘时会”的共有78名,占比59.5%。对于“是否会向网友转账”,“会”“不会”“打电话核实后再决定”三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差距不大,均为三成左右。可见,家长对于隐私和资金的保护意识不强,对于网络上的陌生人警惕性不足,亟须补充网络安全知识。

此外,笔者还考察了家长群体对网络诈骗的分辨能力,包括通过短信诈骗、邮件诈骗、微信聊天诈骗等多种媒介,共给出了五个不同内容的诈骗案例,包括贷款或备用金、孩子的培训班缴费、社保卡过期、航班取消、淘宝中奖五种比较常见的欺诈内容。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淘宝中奖类的诈骗信息分辨能力最低,131人中只有44人认为这是诈骗短信,占33.6%;其次是对于航班取消的诈骗短信,只有半数被调查者能够识别。

6.家长有效介入子代使用网络待加强

本研究还调查了家长对于子女的网络控制情况和网络使用态度。如表8所示,当被问及“家长是否控制孩子网络使用时间”,仅有55.7%的家长回答是肯定的,其余27.5%的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网络使用时间,16.8%的家长完全不关注此事。当被问及“家长是否了解孩子的上网目的”,17.6%的家长非常了解孩子的上网目的,37.4%的被调查者大致了解,仍有29%的家长想和孩子交流,但是孩子不愿透露,16%的家长不关心此事。

关于孩子的总上网时间,问卷中也有考察,家长希望孩子每日的上网时长平均值是4.51小时,然而,实际上,被调查者孩子的每日上网时长平均值是6.18 小时。普遍来说,孩子比家长日常上网的时间更多。此外,更多的家长认为网络带给孩子的坏处多(32.1%),认为孩子上网的好处集中在增长课外知识(63.4%)和培养音乐、编程、绘画等兴趣爱好(54.2%);家长认为孩子沉迷网络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学业成绩(67.2%),其次是影响睡眠质量(60.3%)。

关于如何让孩子合理地使用网络,相较于要求学校、老师、社会采取相关举措,选择人数最多的四种方式都与家长本身有关,其中认为需要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家长最多,占61.8%;其次是认为家长应当亲自教孩子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占55.0%;认为家长应当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占48.1%;认为家长需要亲自教孩子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占46.6%。

三、小组工作介入X社区家长网络素养提升的实务过程

基于以上对X社区家长网络素养现状的分析可见,中小学生家长有效介入子代使用网络的能力有待加强,需要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亲自为孩子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把关、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教孩子如何防范网络诈骗等。为此,研究者在X社区开展小组社会工作,以加强对其网络媒介使用、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介入。

(一)介入过程

1.组员基本情况

经过研究者的调研和家庭访问,综合考虑X社区居民的客观情况和主观意愿,筛选出8名家长参与小组活动。招募时,要求小组成员必须是中小学生的家长,年龄在40~59岁,对网络教育和家庭网络素养有需求、有兴趣,能夠完整参加六次小组活动(详见表9)。

2.小组目标

具体目标为:第一,提高家长对网络的理解和认识,熟练使用基本的网络工具和应用程序,如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提高其网络操作技能和信息获取能力。第二,培养家长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和监督孩子的网络行为,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第三,培养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等不良行为的能力,增强家长保护孩子上网安全的能力。第四,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网络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效提升家庭网络教育水平,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

3.小组介入方案

(1)小组名称

争当“数字家长”——中小学生家长网络素养提升小组

(2)小组特征

小组性质:发展性小组

小组口号:成为数字家长,共享互联未来

服务对象:X社区中孩子就读于中小学的、网络素养欠缺的家长

参加人数:8人

活动地点:社区活动中心

(3)介入方案

以服务对象特征和小组目标为基础,共设计六次小组活动(详见表10)。

(二)介入结果评估

1.小组目标评估

第一,提高家长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小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讨论,让家长们逐渐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网络工具和应用程序。该目标得以实现。

第二,培养家长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通过讨论和分享经验,帮助家长逐渐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并能够有效引导和监督孩子的网络行为。该目标得以实现。

第三,增强家长保护孩子上网安全的能力。运用专题讲座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掌握防范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等不良行为的能力,提高家长保护孩子上网安全的能力。该目标顺利达成。

第四,提升家长网络教育水平。小组通过讨论和分享网络教育资源、探讨网络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网络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效提升家庭网络教育水平。该目标也顺利实现。

综上所述,小组在达成目标方面表现良好。

2.满意度评估

活动结束后,课题组向参加小组活动的所有成员发送了一份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有效满意度反馈表8份,回收率100%。问卷采用了5级评价制度,其中1表示非常不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详见表11)。

本次小组活动的平均满意度较高,表明大部分参与者对本次活动比较满意,认为活动有助于提升家长的网络素养水平,弥合与子代之间的“数字代沟”。部分参与者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加强互动、提供更多实用指导等。

四、结论与反思

本次社工介入所开展的是一个发展性小组,以发掘个体潜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为核心宗旨。该宗旨在小组活动中得到了有力实践。总体来看,该研究结论表明,通过小组工作介入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中小学生家长的网络素养水平,形成亲代与子代共同成长的新型网络关系。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群体既是社会互动中的重要方面,亦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核心主体。面对网络社会的困境、挑战、危机或压力,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家庭网络素养教育。

第一,加强家长的培训和教育。针对亲代的培训和教育可从多方面展开,涵盖网络安全知识、亲子互动和心理健康等领域。特别是对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家长,应该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网络媒介的使用方式,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水平。在网络媒介方面,可以为家长提供定制的培训课程,涵盖互联网的基本概念、隐私保护、网络欺凌和信息验证等内容。同时,鼓励家长参与社区举办的网络安全活动和讲座,以加强他们与专业人士的互动和知识交流。此外,应充分发挥小组社会工作的特点和优势,采取个性化服务、情感支持和资源整合等策略,注重家长的参与和反馈。同时,定期组织讨论会、工作坊和培训班,提供实践技巧和策略,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和保护子代。

第二,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家校合作是提升家长网络素养的重要途徑。首先,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和培训课程,提供讨论和分享家庭网络教育经验的平台,向家长介绍最新的网络安全知识和相关资源,并与家长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家校沟通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网络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关注的事项,以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并在家庭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最后,学校应建立反馈和跟踪机制,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更好地了解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家长也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向学校提供学生网络使用方面的建议,以便学校能够更好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第三,加强社会宣传,形成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社会宣传是提升网络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传递网络安全、网络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引导社会形成和谐稳定的网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区和学校等各方应该共同发挥作用,形成联动。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素养的重视,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网络安全和网络教育的宣传,通过举办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发布网络素养指南和提供专业培训等方式,向社会传递相关知识,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和观念。其次,社区在社会宣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组织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和从业人员通过讲座和指导的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还可以建立网络安全志愿者团队,为居民提供网络咨询和帮助,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网络环境。

新时代呼唤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在网络时代,广大家长应精心培育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土壤,当好“数字家长”,为孩子们树牢一道坚实的屏障。不断提高家庭网络素养水平,与孩子共同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家长们在当好“数字家长”的同时,也要当好“智慧家长”,与子代间要强沟通、重温度,在引导青少年安全上网、合理正确参与网络互动的过程中,担当第一导师,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氛围,规范孩子的网络行为和价值认知,适应数字环境,做好数字社会的“数字公民”。

【参考文献】

[1] 张晓娜.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N]. 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09-02(1).

[2] JOHN N, DORIS N, China's megatrends: the 8 pillars of a new society[M].Harper business,2010.

[3] MATUSZAK A F, BELOUSOVA N A , PAVLOVA O Y,et al. Homeschooling as a form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opinions of students-future teachers[J]. Perspektivy nauki i obrazovania,2020(3):126-139.

[4] HUANG D Q.The online education risk response modes and solu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VID-19" epidemic situation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ontiers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20(2):91-98.

[5] 汪明峰.互联网使用与中国城市化——“数字鸿沟”的空间层面[J].社会学研究,2005(6):112-135+244.

[6] 方增泉,祁雪晶.2022年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J].父母必读,2022(11):30-37.

[7] 陈华明,杨旭明.信息时代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J].新闻界,2004(4):32-33+73.

[8] 李宝敏.儿童网络素养研究的缘由、意蕴与实践路径[J].全球教育展望,2010(10):47-52.

[9] 孙宏艳.网络时代呼唤亲密有间的亲子关系[J].平安校园,2022(11):76-77.

[10] 严斌剑,靳振忠.互联网普及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2(3):59-70.

[11] 程媛.“互联网+”时代下家校合力促进小学生品德素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236-238.

[12] 周韵曦.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助推器”[N].中国妇女报,2022-07-13(001).

[13] 郑素侠,吴德琛.代际传播数字沟的形成背景、社会影响及其调适[J].中州学刊,2018(9):161-165.

To be Good "Digital Parents":  the Practice of Intervention to Family Network Literacy Education through Social Work

XU Jia JIANG Jiru

Abstract: The new digital society is challenging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models. Minors grow up under the network culture, then it is easy for offspring to gain the ability of "Back-feeding" by mastering new technology to achieve "reverse socialization", breaking from the single subordinate position in the 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era, a new family network literacy education program is on the way. Among them, the self-training of parents and their own network literacy level of promotion is essential. Using professional methods of social work, taking pare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target group,the group intervention practice is carried out in X Community of Ningbo,which aimed at improving the parents' Internet literacy, making them more capable of guiding and protecting their children, and carrying out effective family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bridge the "digital ga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nd promote the new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the digital era. This is both social work involved in family network literacy education path exploration and also a useful supplement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etwork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Digital Society; Network Literacy; Social Work; Pare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責任编辑:李育倩)

收稿日期:2023-09-2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