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家重大事件中亲子关系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4-05-11

高书国 徐碧荣 黄云霞 邵泽飞

关键词:家庭教育 重大事件 亲子关系

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課,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建立和谐共生、共促发展的亲子关系,对于家庭和谐、孩子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实现“家校社共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家长与孩子情感交织、知识增长和共同成长的过程。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这次罕见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爆发使得家长不能正常上班、孩子不能正常开学,家长和孩子不得不每天都“宅”在家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特别是相处方式及亲子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状况,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家长学习网共同发布《在国家重大事件中亲子关系状况调查问卷》,以期通过问卷方式大范围地了解疫情期间亲子状况,并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是一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引发了各个国家对于学校公共安全与家庭关系的高度重视。为调查疫情期间的亲子关系,本研究以6—15 岁中小学学生家庭为主要对象,针对不同家庭在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从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变化、亲子相处习惯、亲子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解决亲子矛盾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与此同时,问卷还对家长的受教育情况、收入情况等进行了调查,以此分析家长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等因素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问卷共设43 道题,前6 题以收集家庭基本信息(与孩子关系、职业、家庭所在地、收入等)为主,第7 题收集家长与孩子的相处状态(A. 生活在一起;B. 两地分离),第7 题之后,不同选项将会跳转到不同问题上,因此参与每道问题的人数并不固定。

问卷调查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发放,截至2020 年6 月28 日,共生成有效答卷99703 份,范围覆盖全国,以华北(33.59%)、华东(48.19%)、东北(11.41%)等地区家庭为主。其中,乡村家庭占据一半以上(50.31%),城市家庭占28.87%,城镇家庭占18.33%,城乡接合部家庭占2.49%。这些家庭中,以母亲身份参与调查的占75.13%,以父亲身份参与调查的占22.93%,以祖辈身份参与调查的占1.95%。需要说明的是,在第7 题中,92.98% 的家庭在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生活在一起,7.02% 的家庭家长与孩子两地分离。因此,本次报告在分析家庭生活中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情况时,采用家长和孩子在疫情期间生活在一起(第7 题A选项)的调查数据,共为92705 份。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一)亲子关系数据调查

1. 疫情期间家长对子女态度变化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种非常态的情况,从疫情突发到疫情防控常态化,疫情演化的不同阶段对家庭关系、亲子关系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调查问卷针对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被迫长时间共处的情况,重点考察他们之间的态度究竟有无变化,有什么变化。详细数据见表1。

由表1 可知,71.50% 的家长认为他们和孩子关系较为稳定,即使受疫情影响,亲子生活模式有所改变,但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依然没有变化。这些家庭亲子关系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发生疫情前孩子也是一直跟自己住,天天见面”,习惯了疫情下每日共处的生活模式,因此没有变化,这样的家长占态度没有变化家庭的49.67%,占总人数的35.51% ;二是“和孩子相处很好,关系稳定”,因此家长和孩子虽然因为生活模式骤然变化,但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依然没有发生变化,这部分家长占态度没有变化家庭的47.38%,占总人数的33.88%。其他原因家长占态度没有变化家庭的2.95%,占总人数的2.11%。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主动发生变化的占总人数的12.55%。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由亲密到相看两厌的占总人数的4.09% ;由不习惯到越来越亲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46%,其中后者比例是前者两倍有余。经问卷调查可以得知,态度由亲密到相看两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前工作忙不能好好照顾孩子,有亏欠感,所以开始时特亲密;时间长了,觉得照顾孩子很麻烦”,因为坚持不下去,所以对孩子的态度逐渐变差,这部分人占态度由亲密到相看两厌的21.46%,占总人数的0.87% ;二是“刚开始想要向孩子展现完美父母的亲情和责任,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总是不听话,时间长了觉得没有意思”,由于得不到孩子的积极反馈,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由亲密逐渐变差,这部分人占态度由亲密到相看两厌的44.51%,占总人数的1.82% ;三是“其他”原因,占态度由亲密到相看两厌的22.81%,占总人数的0.93%,其中有12.84% 进行了意见反馈,绝大多数反馈意见的家长表达出孩子“不听话”的意思,和原因二类同。态度由不习惯到越来越亲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前长时间不和孩子在一起,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时间长了,发现和孩子在一起很开心”,这部分人占由不习惯到越来越亲密人数的45.93%,占总人数的3.89% ;二是“孩子太懂事了,超出预期,不习惯;觉得孩子不容易,加倍体贴孩子。良性循环,亲子关系越来越好”,这部分人占由不习惯到越来越亲密人数的34.47%,占总人数的2.92%。

15.95% 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变化的原因是疫情、复工、复课等外界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深受环境影响,35.51% 的家长主要是因为生活环境和以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而保持亲子关系的稳定,15.95% 的家长随着疫情、复工、复课等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总占比为51.46%,超过人数的一半。和孩子相处很好,亲子关系不受外界环境过分影响的家长占比为33.88%。借助外界环境主动做出改变的家长占12.55%,但是其中能达到目的,改善亲子关系的仅占总人数的8.46%。

通过对主动做出改变的家长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改善亲子关系的过程是长期的,家长需要耐心;(2)家长也需要得到孩子的积极反馈才能继续下去;(3)“不听话”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关系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因素,家长需要认真考虑什么是“不听话”。

2. 亲子相处

亲子相处主要考察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以及家长与孩子的亲密程度,通过叫孩子起床的方式、学习辅导负责人、与孩子说话最多的人等具体问题来判断。

叫孩子起床是生活起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这些琐事可以略微推测家长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在叫孩子起床这件事上,强制孩子起床的家长人数比例最高,占46.92%,其次是让孩子自己安排的家长,占35.18%。该结果表明,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对孩子的生活有较强干预,家长较为强势;二是对孩子有一定信任,亲子相处较为平等。对于孩子较为纵容或其他的态度为少数项,暂不予考虑。

把此数据与调查问卷中问题“疫情期间,因为什么事情和孩子发生过矛盾”选项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发现:(1)强制孩子起床的家长在疫情期间因为睡觉、起床、吃饭等生活起居上的问题与孩子产生过矛盾的人数占比20.02%,在学习上产生过矛盾的人数占比33.04% ;(2)让孩子自己安排的家长在疫情期间因为睡觉、起床、吃饭等生活起居上的问题与孩子产生过矛盾的人数占比11.70%,在学习上产生过矛盾的人数占比19.62%。

作业辅导是容易产生亲子矛盾的问题之一,也是判断亲子相处关系的重要内容。由谁对孩子进行作业辅导,结合孩子居家学习时存在的问题,可以推断出亲子之间在学习上的矛盾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在由谁负责孩子的作业辅导中,父母占据大多数,为57.24%。孩子居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两项较为突出,一是家长缺少辅导能力,二是孩子不会自我管理。负责孩子作业辅导的责任人不同,对这两项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由父母亲自为孩子辅导的,认为孩子不会自我管理的人数要多于家长缺少辅导能力的;而由网络教师、祖辈等人员对孩子进行辅导的,认为孩子不会自我管理的人数都远比认为孩子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的少。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出:(1)父母占据辅导孩子作业人员的大多数;(2)虽然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缺少辅导能力,但更多的父母认为孩子缺少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的反思、自责和对孩子的期望可能是亲子在学习方面产生矛盾的重要原因。

和孩子说话多或接触多,是和孩子关系密切的重要表现。问卷调查中,认为孩子和妈妈说话最多或接触最多的家长占75.64%,由此可见,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3. 亲子矛盾

为了能够更直观地分析亲子关系中的问题,问卷中也考察了矛盾产生的原因以及家長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亲子矛盾的等问题。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不论家长和孩子是否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矛盾都主要集中在生活起居与学习方面,分别占比37.06% 和62.42%。产生矛盾后,家长主要采用三种方式来解决:一是“等双方冷静之后,再沟通”,二是“等孩子冷静后,再教育他”,三是“有时控制不住,会训斥/ 打孩子一顿”。与上文“亲子相处”中家长态度的分类对比,第一种处理矛盾的方式应属于“对孩子有一定信任,亲子相处较为平等”;第二种处理矛盾的方式应属于“对孩子的生活有较强干预,家长较为强势”;第三种处理矛盾方式的家长更容易受到情绪影响,如果处理矛盾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矛盾而是发泄情绪,较容易积累或引发更大的矛盾。在对待由自己引起的亲子矛盾中,绝大部分家长(81.28%)会反思自己,避免再犯;一部分家长(28.27%)甚至会向孩子道歉。

由此可見,亲子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生活起居与学习方面;家长选择处理矛盾的方式与家长一直以来对孩子的态度息息相关。因此,本研究建议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可以有效消弭大多数亲子矛盾。与此同时,家长要改变对待孩子的观念,应平等尊重,不强加干预。处理孩子的问题要心平气和,不要感情用事。

(二)家长受教育程度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1. 家长受教育程度和疫情期间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表6 卡方检验表明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与其受教育程度显著相关(χ2(6)=378.73,p<0.001)。在家长主动去改善亲子关系的选项(B 选项和C 选项)中,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主动去改善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越高。

另外,在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受外界环境影响方面,除了D 选项可以反映此点之外,A选项中有部分比例的家长虽然态度没有变化,但是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初中及以下学历家长为36.33%,高中或中专学历家长为34.37%,大学及以上学历家长为33.84%)。因此,综合这部分A 选项以及D 选项的比例,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最终比例,初中及以下学历家长为51.92%,高中或中专学历家长为51.41%,大学及以上学历家长为49.33%。可以看出,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人数比例相对较低。亲子关系中产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越重视亲子关系,越愿意主动去改善亲子关系,同时也善于抓住这一难得的亲子相处时机,为改善亲子关系努力。

2.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亲子矛盾的产生原因

表7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亲子发生矛盾的原因与家长受教育程度显著相关(χ2(2)=7.11,p=0.03 ;χ2(2)=13.32,p=0.001 ;χ2(2)=268.51,p<0.001 ;χ2(2)=251.51,p<0.001 ;χ2(2)=9.10,p=0.011)。数据表明,孩子的学习问题是各学历层次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并且都容易因此和孩子发生矛盾。高中或中专教育程度的家长因学习问题与孩子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较大。生活起居问题是家长和孩子产生矛盾的第二大因素,与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家长相比,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亲子之间在生活起居方面越容易发生冲突。

3. 家长受教育程度与处理亲子矛盾的方式

表8 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家长对矛盾的处理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χ2(8)=387.01,p<0.001)。在前文亲子关系的分析中,家长对矛盾的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等双方冷静之后,再沟通”“等孩子冷静后,再教育他”“有时控制不住,会训斥/ 打孩子一顿”这三种方式上。其中方式一亲子相处较为平等,高中或中专学历家长在本层次学历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大学及以上学历家长,再次是初中及以下学历家长,并不是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使用此种处理方法的家长所占本学历层次的比例越高。方式二家长较为强势,数据显示,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使用此种处理方法的家长所占本学历层次的比例越低,即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处理亲子矛盾时,强势的家长所占比例越少。方式三家长更容易受到情绪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使用此种处理方法的家长所占本学历层次的比例越高,即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在处理亲子矛盾时感情用事。

4. 家长受教育程度与对亲子矛盾的看法

表9 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家长对亲子矛盾的看法与家长受教育程度显著相关(χ2(2)=200.41,p<0.001 ;χ2(2)=161.11,p<0.001 ;χ2(2)=43.48,p<0.001 ;χ2(2)=136.91,p<0.001 ;χ2(2)=63.94,p<0.001)。数据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理念积极(“反思自己”和“向孩子道歉”)的比例越高,理念消极(“当下愧疚,事后忘记”和“理所当然,无须介怀”)的比例越低。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在理念方面,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亲子矛盾的看法越积极,越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2)结合“家长受教育程度与处理亲子矛盾的方式”的数据,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在家庭教育理论、与孩子相处等方面都有科学的认识,但是却难以应用在实际处理当中。

(三)夫妻收入水平和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1. 夫妻收入水平和疫情期间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变化

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在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态度变化不尽相同。详细数据参见下表。

表10 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变化与家庭收入显著相关(χ2(9)=132.81,p<0.001),数据显示,在家长主动去改善亲子关系的选项(B 选项和C 选项)中,夫妻收入越高,主动去改善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越高。另外,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受外界环境影响,除了D 选项可以反映此点之外,A 选项中有部分比例的家长虽然态度没有变化,但是也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夫妻收入在3000 元以下的家长为36.27%,夫妻收入在3000 ~ 5000 元的家长为35.44%,夫妻收入在5000 ~ 10000 元的家长为35.16%,夫妻收入在10000 元以上的家长为34.47%)。因此,综合这部分A 选项的比例以及D 选项的比例,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最终比例,夫妻收入在3000 元以下的家长为51.63%,夫妻收入在3000 ~ 5000 元的家长为51.87%,夫妻收入在5000 ~ 10000 元的家长为51.2%,夫妻收入在10000 元以上的家长为49.86%。可以看出,在家长受外界环境影响改变对孩子态度的选项中,家长受疫情、复工、复课等外界环境影响的人数比例并未完全按照夫妻收入的高低依次排序。夫妻收入在3000 ~ 5000元水平的家长受疫情、复工、复课等外界环境影响的人数比例最高,之后收入越高受到外界影响的人数比例越低。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夫妻收入越高,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越不容易因为疫情等外界因素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因此,在夫妻收入高于3000 元之后,收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越不容易受疫情、复工、复课等外界环境影响。而收入低于3000 元的家庭,虽然收入较低,但家长职业大部分是务农(53.84%),疫情、复工、复课对农业的影响要远小于企业职工或个体工商戶。因此,收入低于3000 元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受疫情影响也没有那么大。

2. 夫妻收入水平和疫情期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

表11 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与家庭收入显著相关(χ2(3)=27.47,p<0.001 ;χ2(3)=106.14,p<0.001 ;χ2(3)=135.22,p<0.001 ;χ2(3)=27.81,p<0.001 ;χ2(3)=50.86,p<0.001)。

通过前文亲子关系中的数据结果发现,疫情期间引起亲子矛盾的两大因素为生活起居与学习问题。由表11 可知,在生活起居方面,夫妻收入在3000 ~ 5000 元的家长人数比例最高,之后随着夫妻收入升高依次降低。夫妻收入在3000 元以下的家长所占比例仅次于夫妻收入在3000 ~ 5000 元的家长人数比例。其主要原因在于夫妻收入越高,家庭在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包容性越强,不会因为一些琐事和孩子产生矛盾。在学习方面,夫妻收入在5000 ~ 10000 元的家长人数比例最高,夫妻收入在3000 ~ 5000 元的家长人数比例次之。其原因在于在3000 ~ 10000 元收入家庭的人数占据大多数,他们的生活经历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关注,但因为缺乏科学的辅导方法,更容易和孩子在学习上产生矛盾。

3. 夫妻收入水平和家长处理亲子矛盾的方法

对比不同夫妻收入水平的家庭在处理亲子矛盾的方式上的区别,可以推测经济条件对家长处理亲子矛盾的影响。具体数据参见表12。

表12 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收入家庭的家长对出现矛盾后的处理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χ2= 492.57,p< 0.001)。

前文数据显示,家长对矛盾的处理方式集中于“等双方冷静之后,再沟通”“等孩子冷静后,再教育他”“有时控制不住,会训斥/ 打孩子一顿”三种。由表12 可知,在选择较为平等的方式一的家长中,夫妻收入在3000 ~ 5000 元的家长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夫妻收入在5000 ~ 10000 元的家长,再次是夫妻收入在10000 元以上的家长,最后是夫妻收入在3000 元以下的家长。并不是家长收入越高,使用此种处理方法的家长所占本收入层次的比例越高。在选择方式二的家长中,夫妻收入越高,使用此种处理方法的家长比例越低,即夫妻收入越高,在处理亲子矛盾时,强势的家长所占比例越少。在选择方式三的家长中,夫妻收入越高,使用此种处理方法的家长比例越高,即夫妻收入越高,越容易在处理亲子矛盾的问题上感情用事。

4. 夫妻收入水平和家长对亲子矛盾的看法

当矛盾的发生有家长自身的原因时,家长的做法或想法可以反映出家长的教育理念。详细数据参见表13。

表13 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家长对亲子矛盾的处理策略与家庭收入显著相关(χ2(3)=362.29,p<0.001 ;χ2(3)=80.71,p<0.001 ;χ2(3)=12.10,p<0.001 ;χ2(3)=178.34,p<0.001 ;χ2(3)=95.71,p<0.001)。

数据显示,认同“反思自己,以后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夫妻收入在5000 ~ 10000元家长层次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夫妻收入在3000 ~ 5000 元的家长,再次是夫妻收入在10000 元以上的家长,最后是夫妻收入在3000 元以下的家长。并不是家长收入越高,认同这种理念的家长比例越高。认同“向孩子道歉”的家长,随着夫妻收入升高,家长所占本收入层次的比例越高,即夫妻收入越高,家长越能平等对待孩子,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夫妻收入低的情况下,家长为了更好的生活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引导孩子慢慢成长,只能选择最为便利的方法。因此对孩子的要求,尤其是对于生活起居、服从管教等和家长息息相关的行为习惯较为严格,希望孩子能够“懂事”,不要再让为了生活已经筋疲力尽的家长在这些“生活琐事”上忙碌。

三、国家重大事件中亲子关系状况报告的主要结论

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状况调查表明,社会、家庭对于亲子教育问题关注度高,参与度高,需求强烈。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家长多为“80 后”“90 后”,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能力与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职业能力关系密切,也显示出这一特定年龄的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通过调查报告,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改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耐心坚持和正确引导

调查显示,很多家长有着改善亲子关系的决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会因为没有耐心、得不到孩子的正向反馈等原因而放弃。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辜负了自己的付出,从而更容易和孩子产生矛盾。这需要父母不但要有改善亲子关系的決心,还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更需要对孩子正确引导,明白“让孩子听话”意味着什么,怎样做孩子才信服自己的话,而不用强制孩子执行自己的“命令”。

(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有第一重要地位

数据表明,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家长75.13% 是母亲;在76.59% 的家庭中,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在职业选择上,更多母亲(相较于父亲)会选择上班时间较为灵活的自由职业或者做全职妈妈,方便接送孩子、开家长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等。与此相反的是在受教育程度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略低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然而她们的认知、知识和情感深刻地影响着下一代;本次问卷调查中的家长一多半来自农村,其中母亲对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培训的需求更为迫切。

(三)家庭教育中的亲子矛盾主要集中在生活起居与学习方面

在问卷调查中,学习方面的问题是引发亲子矛盾的首要因素。这既表明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又表明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调查显示,在辅导孩子作业的人员中,父母占大多数。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学习上的问题首先是缺少自我管理能力,不能自己主动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自己没有辅导能力,不能有效解决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有效方法引导孩子学会学习。生活起居问题是引发亲子矛盾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孩子在生活起居上的习惯不符合家长的预期,家长不能采用符合孩子特性的方法,从而引发亲子矛盾。而家长选择处理亲子矛盾的方式与他内心深处秉承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比如民主平等、以人为本。

(四)家庭教育理念与家庭教育实践发展不平衡

调查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对于与孩子民主平等的观念认可度越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与孩子发生矛盾时,却很难做到民主平等,更多是以自己作为父母的身份去教育、强制孩子。还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在处理亲子矛盾时,更容易感情用事(忍不住训斥、打骂)。

四、关于改善和增进亲子关系的几点建议

(一)鼓励家长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对于科学的育子观念的认同度越高,对于家庭教育的理念理解得越透彻。因此,家长应该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一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增强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二则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三则开阔眼界,提高文化素养,对家庭教育理解更加透彻,更容易找到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以此种种减少乃至避免亲子矛盾,改善亲子关系。

(二)改善亲子关系是一项长期工作

家庭教育专家赵刚指出:“儿童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能促进健康成长。”[2] 调查显示,很多父母有改善亲子关系的决心,但是并不长久。亲子关系的改善是一项长期任务,家长可以以自己最契合的方式去改善亲子关系,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累,这样不长久,而且更容易引发亲子矛盾。家长在寻找改善亲子关系的方式时,要考虑到这么做是否会得到孩子的正向反馈。如果孩子总是不能给予正向反馈,比如不理不睬、理所当然等,家长就要考虑更换其他方式。

(三)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 在调查问卷中提及如何处理亲子矛盾的问题,比如是否因为早起叫孩子起床产生亲子矛盾时,很多家长回答“没有矛盾,孩子自律性强”,这些回答占据“没有矛盾”的大约在五分之四以上。“人的最大的胜利是能够战胜自己”,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让孩子养成强大的自律能力,是减少乃至避免亲子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在夫妻收入和亲子关系、亲子矛盾等问题交叉分析时,可以看出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亲子关系不受外界风险影响的概率越大,对于生活起居等方面产生矛盾的包容性越强。因此,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与此同时,家长也应注意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调查发现,在部分家长反馈的矛盾中,很多矛盾是因为家长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家庭引起的,因此家长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家庭陪伴的质量,从而减少乃至避免此类冲突的发生。

(五)组织编写专门针对母教的家庭教育教材和课程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调查问卷中,很多母亲表示缺少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容易在生活起居中和孩子产生矛盾。数据显示,这些母亲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接受指导的需求。因此,为这些母亲专门编写一份公共性强、易于理解、易于操作的家庭教育教材就很有必要,进而形成课程,通过网络、讲座、家长学校等形式让这些母亲获取知识,以满足她们的需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