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周念丽
有人曾对3~5岁的孩子进行调查,询问孩子是否知道爸爸的职业?有的孩子说爸爸的职业是看手机。比起与孩子互动,爸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机。这其实是隐性的父爱、母爱剥夺,这类亲子“温度”便是0~10℃。
相反,还有不少家长会对孩子过度溺爱,甚至时时刻刻与孩子“黏”在一起,对孩子毫无约束和规矩,这种温度就是80℃以上了。不仅孩子“烫”得受不了,等未来进入社会,面对30~40℃的人际交往时,他们也可能无所适从。
造成亲子温度“过冷”“过热”的原因最主要與家庭构成和养育方式有关系。要么是家长回家后只顾着玩手机,让孩子感觉父母在家也犹如不在;要么是“三代同堂”,四个人都将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无限制地宠爱孩子。只有适宜的“温度”才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积极帮助。
另一个影响亲子“温度”的因素便是“依恋”。“安全依恋”并非是家长认为的陪孩子玩耍就足够了,应该是每天都能给予孩子微笑、温柔的目光注视、肌肤接触及有理有据地给孩子做好规矩。确立安全依赖,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凡事适可而止;放下手机,陪伴孩子;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多与孩子交流互动。
有的家长曾经抱怨,一直照顾孩子,是不是自己就不用过生活了?爱要有时间保证,也就是要懂得牺牲。但并非让家长放弃应有的社会责任,也不是让家长放弃自己的生活,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孩子养育中。如果家长需要自己的“世界”,可以早点哄孩子睡觉,在亲子互动结束之后,再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首先,爱要“有礼有节”。不仅要给孩子定规矩,而且一定要让孩子遵守规矩。当孩子“耍赖”不遵守规矩时,有些家长喜欢“冷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冷处理也要有“度”,过于简单的冷处理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次,坚持“预则立”。在执行规矩前,家长应事先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是在孩子做出“不当行为”时才简单粗暴地说“不可以”!在与孩子“约法三章”的时候,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原因,让他们了解到这么做的危害性和执行的必须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信任感,而信任便是营造适宜亲子“温度”的基础和前提。
最后,给予孩子“温柔的鼓励”。当孩子遵守规矩时,家长可以给予其拥抱、亲吻、夸奖,或者是让孩子多玩一会儿,应以精神鼓励为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当然,鼓励也要适度,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孩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