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云端交互,科技幻化,一场疫后新局,一幕屏间盛会。“新”注定将无处不在,只是,医疗卫生行业“新”的具体落脚点在哪里?
银河漫漫尽在眼前,行星旋转触手可及。
画面倏地锁定到地球,中国,首都北京,CCTV标志性建筑“大裤衩”的新闻直播间后台,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刘菩正在进行登台前的最后准备。
倒计时最后5秒,刘菩接过话筒,向演播台走去,同时,画面旋转,漂浮在宇宙中的一方舞台渐次铺陈开来,刘菩从宇宙深处徐徐走出——
裸眼3D,场景叠加,智能交互,时光穿梭,第八届中国市县医院论坛首次云端亮相——2020年7月31日晚,医疗行业万人同屏互动,见证了本届市县医院“云”论坛的开幕盛典。
岁末年初,新中国遭遇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暴发,随之,一切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但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院院长杂志总编辑王辰院士在大会致辞中所言,因为疫情,本届大会首次搬到线上来举行的形式,也许能让更多人进行普及化的交流,从而关注中国医疗机构中,市县医院这样一支主体的、主导的、主流性的队伍力量。
作为上接国家、省级医院,下联基层医疗机构,具有特殊承上启下枢纽性治疗作用的市县医院,其能力强弱直接关乎中国整体医疗体系的强弱,王辰指出。因此,加强市县医院能力建设,使市县医院管理者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思路、解决路径得到广泛交流和借鉴,尤其是在疫后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正是本届会议的中心和主旨。
经历过作为试金石的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面对战时需求、还是新医改的需求,市县医院各个环节、甚至整个运营体系还有诸多提升空间。而疫情期间诸医院建立的新制度、形成的全局思维、进行的相关实践,也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重构市县医院的新秩序。卓信医学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社长潘力在致辞中谈道。
因此,新规划、新基建背景下,会议接下来的星耀中华“最具成长力中国医院评选”颁奖环节和大咖脱口秀,及未来两天的十余场云论坛,将真正以勇气鼓舞士气、以经验支持同仁、以智慧启发未来,共同展握疫后新秩序蓝图!
从2010年第一批16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名单发布,到2014年第二批名单发布,至2017年全面推开。改革近十年来,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院,他们内联外引、顺势搏击,勇立改革创新潮头和管理前沿,尤其是大疫之下,他们逆行而上,日夜奋战,撑起了全民的健康防护网——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行业明星!
因此,本届开幕式上,致力于发现典型、塑造标杆、褒奖新锐,助推中国各地区市县一级公立医院管理和服务整体升级的“星耀中华最具成长力中国医院评选颁奖”才格外引人注目,本次评选分为改革之星、管理之星、创新之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宁夏第五人民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海伦市人民医院。
渭南市第二医院、莒县人民医院、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松阳县人民医院、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
今夜属于他们,希望获奖医院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快更好,并以标杆的力量带动一个地区医疗事业的整体进步。
讲述抗疫故事,描绘健康未来——历届中国市县医院论坛最令人期待的大咖脱口秀环节,今年同样让人期待。
出现在直播间的首位大咖,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雷神山医院副院长,袁玉峰。
武汉疫情期间,袁玉峰共转换三个抗疫战场——第一战场,作为业务院长,扩充改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发热门诊、ICU、感染科等;第二战场,1月21日挂帅出征武汉市第七医院,一天内完成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房的基础改造;2月8日,元宵节,他接到了当时兼任雷神山医院院长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的电话,继续奔赴第三抗疫战场……
现场讲述中,袁玉峰非常动情地回忆道,截至目前,虽然自雷神山医院休舱,大家回到医院已有近3个月的时间,“但抗疫的点点滴滴还经常在脑海中萦绕,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比如,袁玉峰在雷神山医院曾接诊过一位盲人老年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小解困难。当时袁玉峰即组织医务人员为其上尿管,进行综合会诊。出院那天,在大门口处相送时,老人寻着声音竟“认”出了袁玉峰,特别向他表达了感谢。这件事让袁玉峰深深感到,“作为医者,我们给患者做很小的事,他们都会放在心上。也正是因为这些,才激励我们去救助更多患者。”
而回顾抗疫全程,袁玉峰也着重点赞中国制度优势——以雷神山医院建设为例,“12天内、15000名建设者完成的野战式的传染病医院,体现了中国速度;雷神山医院医务人员来自全国9个省区市、16支医疗队、286家医院、3202名医务人员,如此短时间内聚集在医院,很快形成了救治能力;同时,雷神山医院采用的还是边建设、边收治的模式,实际克服了很多困难。”直到今日回望、梳理这些点滴,才发现曾经翻越过的是多么艰险的山脉!
做客直播间的第二位大咖,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越。今年2月1日,赵越同样亲自挂帅,出征武汉。
在赵越的回忆中,无论是北大医学系三家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三家直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医院、北京医院)六家单位,共同组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的分秒必争,还是共计134人,奋战近3个月,回到首都的北大人民医院医疗队员,在武汉期间的点点滴滴,无不映射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医学的最高宗旨——为人民服务。
赵越讲述起北大人民医院前身北京中央医院,及医院首位院长预防医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于1910年10月首发鼠疫的满洲里,调查、防治、救治患者的系列历史。
“清政府当时任命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伍连德前往,他用西医的方法令鼠疫旋即就止。伍连德博士深感当时‘吾国医学迟滞无可讳言’‘求一美备之医院亦不可得’,建议北洋政府建一所为老百姓服务的‘现代化’医院。这才有了北大人民医院前身北京中央医院的诞生。”
回顾过去,从上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支援手术队、60年代的邢台地震及苯中毒、70年代的唐山地震、1998年抗洪抢险,到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之后的青海玉树、四川雅安、云南鲁甸地震、塘沽爆炸事故……国家遇到重大灾害和危难之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都责无旁贷地冲在救灾的第一线,用精湛的医术救治伤员——可以说,医学的发展,既存在人类与疾病灾难的抗争中,又存在于为人类的服务中。
因此,预知未来大道,必须以史为鉴。而历史的经验无不表明,未来健康蓝图的发展,只有一个中心:即为人民服务!
第三位大咖脱口秀嘉宾,则是来自市县医院的管理者代表,兴化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彤。
回顾上半年的抗疫点滴,张彤有几个切身感受的“关键词”:
一是“漫长”。“尤其漫长的是2、3月,作为一名院长,这两个月是在焦虑担忧、一惊一乍、七上八下、左牵右挂等各种思虑与不安中度过的,极其漫长。”
二是“悟”。“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比其他人更能看清这场‘疫’战,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我们更能主动地参与到这场‘疫’战,也应该有更不一样的感悟。”具体,张彤同样用了四个关键词:即“早与快”“实与严”“明明白白清单”和“担与当”,来分别概述此次抗疫中,市县医院在抢占防控先机、守住防控关口、把住防控关键和彰显医者精神中的责任和担当。
三是“再出发”。抗疫大考,阻击战,行业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而当下,疫情防控已经变成了持久战,这将是一场更大的考验,如何做?张彤给出了十二个字:更加细、更加全、更加实、更加严。
首先,明确常态化思维。要强化对平战结合的认识,平时要勇于担当、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战时要快速响应、有效应对、精准管理,才能打造组织的韧劲,具备抗打击的能力,即抗风险能力、应急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储备能力。其次要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守土有责。一是站好前哨即预检工作;二是守好阵地即医院内部工作;三是做好支撑即保障工作。再次,也是当务之急,就是补短板、强弱项。增强敏感力在,现增强防控力,增强承受力,增强战斗力。
最后,张彤将赠给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寄语,分享给卫健系统所有同道:“工作要沉底,作风要细致,能力要提升,思维要有大格局。”
本届论坛开幕式的最后一位重磅脱口秀嘉宾,是长期从事国家公共卫生政策领域研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
面对本届论坛的主题——“疫后新秩序”,刘远立结合影响疫后医疗形势走向变化的一个背景和三个因素,分享了自己的分析和体会。
首先,一个背景,即,疫后新常态下的“十四五”规划制定——“就像进入到一片汪洋大海,时而白浪滔天,时而微波荡漾,可能很难再进入到完全风平浪静的时候了,这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刘远立比喻道。而这次抗疫中,中国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大考,都将作为“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参考资料。
三个影响因素,刘远立概述为三个新,分别是宏观治理层面的“新”医改,服务体系重塑方面的“新”方向,以及资源配置方面的“新”重点。
首先,转向的新医改。自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方向是降价、控费。但单纯的控费,会出现两个问题,即该投入的没有投入,以及业务经营出现问题。前者问题如预防人才、基层人才等的投入缺失,医学人才面临后继乏人等问题。尤其是此次疫情也暴露出,由于健康领域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到位(约7万亿元),造成了全国几十万亿元的损失;后者则表现为,英雄、白衣天使的荣誉下,整个社会却不断涌现杀医伤医的恶劣事件,背后是整体医疗救助体系、薪酬制度等的有待完善和调整。
6月2日,***总书记的讲话中指出,未来医改方向将从控费转向优质高效发展。因此,用投入换医疗的高质量、高效和精准,这是未来发展方向,刘远立提示。
第二,医防融合的新方向,传统医疗和预防两张皮的情况,将向医防融合发展。“特别是市县层面,新的现代化医疗集团、医共体,怎么把医疗和预防结合起来,是新的方向。”
第三,强基层的新重点。新医改十年,保基本基本实现、建机制正在路上,“中间的强基层虽然已具备一定能力,但要验证基层是否真的‘强’,依然要靠‘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健康有人管’的实现,才是真的强。”
因此,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尤其是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县市医院专科的能力,是发展重点。“可以看到,过去国家在强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同时,一直在此基础上提倡专科联盟的建设;同时基层能力还包括要大力提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改革,通过互联网医院、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等。”
此外,强基层,刘远立还提示,能力、动力和压力三者缺一不可,“会给有能力的基层医院管理者一个绩效考核,从而真正带动基层能力提升。”
反思过去,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这个夜晚,我们共同回眸了今年大疫之下感人肺腑的点点滴滴,也云感受了澎湃的医改浪潮与清晰的航标;“星耀中华——最具成长力中国县市医院”颁奖让我们领略到广大医院管理者创新、实践、敢为人先的精神与担当。
疫后变局,唯一不变的只剩变化。而应对变化,广阔的通路,只走向了常态与常新——心怀抗疫感动,凝望历史长河,脚踏眼下星光,仰观宇宙洪流,愿第八届中国市县医院“云”论坛的小小点滴,能为行业同道带来广阔的“云”感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