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把危重症患者救下来!”——中山一院“硬核”打法攻克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难题

时间:2024-05-11

3月11日晚6时,大屏幕前方,一场广州与武汉的多学科专家会诊正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国际远程会诊中心进行。

这是自2月21日开展首场多学科大会诊以来,中山一院发起与武汉前线的第五次多学科会诊。

通过这种“面对面”方式,谢灿茂、董吁钢、郭禹标等多学科大咖专家坐镇广州指导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中山一院医疗队所在病区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

这些被会诊者大多面临基础病缠身、多脏器衰竭等棘手问题,如何把他们救下来?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是中山一院“硬核”打法之一。

除此之外,中山一院还使出了高级生命支持单元、“硬核”技术、精锐力量、心灵陪护等一系列实招暖心招,构建了一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体系,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3月11日晚,中山一院与武汉协和西院举行多学科专家会诊。

“最强大脑”敢啃硬骨头

武汉汉口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武汉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集中收治点。从除夕夜开始,中山一院派出了三批医疗队150名医护人员在这里驻点支援。

医疗队刚进驻时,危重症患者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成为最大的一块“硬骨头”。危重症患者面临的往往不是单个疾病问题,而是多个脏器受累、多种并发症存在,如何挽救这些危重症患者生命,成为摆在医疗队面前的一大现实考验。

2月21日晚,首次跨省针对武汉前线的危重症患者的多学科远程会诊在中山一院国际远程会诊中心拉开了序幕。

这次会诊可谓是集合了“最强大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医学部、消化内科、血液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放射诊断科等10多个学科的20多名业内知名大咖专家协同作战,不少还是抗击“非典”的老将,他们为两名病情最重的患者——63岁女患者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66岁男患者持续性病情加重伴呼吸困难——制定了综合救治方案。

作为广东省登峰医院的领头单位,中山一院发挥着带动基层医疗水平提升的作用。在这次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山一院组织兄弟医院、本院多学科团队对广东省内多家定点收治医院的重症患者进行技术指导帮扶。

3月5日,由中山一院牵头组织,中山二院、中山三院20多名顶尖专家组成的“中山医天团”,首次给省内5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脉问诊”,网友直呼“中山医无敌”。

在此之前,受广东省指派,一支由11名专家组成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高水平医疗救治专家组”赶赴东莞市人民医院,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进行MDT会诊,中山方案、中山智慧受到业界称赞。

“前线有需要,后方多学科专家就会立即连线响应,提供诊治方案。”中山一院副院长陈旻湖教授介绍说,医院建立的这套会诊机制,不仅仅是负责指导病例会诊、临床救治工作,还对医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如今,MDT模式已成为中山一院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定例,每周三下午定期与武汉前线会诊,多学科专家组则每天往返广州、东莞两地指导。在多学科专家合力救治下,一些合并多种基础病、并发症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早期武汉汉口医院、协和医院西院区危重症死亡率高企的势头被扭转。

“软硬兼施”攻克危重症

中山一院医疗队进驻武汉协和医院后,一个病区50多张床位一天内就住满了重症患者。这些患者大多是严重低氧、重度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有些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较多,病情重、进展快,持续发展成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但武汉协和医院只有一个ICU病区20张床位,普通病房设施简单又无法为重症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重症患者收治难成为医疗队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在此情况下,中山一院医疗队因地制宜,迅速行动搭建“高级生命支持单元”,从设计布局、消毒措施、设备筹备到人力调整、应急方案都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做好了应急预案。

很快,一个装备了无创呼吸机、氧疗仪、多功能监护仪床边超声机、床边心电图、输液微量泵、可视喉镜、正压头套、运药机器人等设备的“高级生命支持单元”便运作起来了。

“虽然还达不到ICU的硬件要求,但能够基本满足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协和医院医疗队副队长陈振光教授说。

把危重症患者救下来,不仅要硬件支撑,还要靠硬核医疗技术。高级生命支持单元投入使用后,床旁新冠肺炎患者血液滤过技术、俯卧位通气技术等一系列医疗技术得以开展,重症患者接连被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在此之前,中山一院医疗队另一个援助点——汉口医院,一场针对危重患者的“生死营救”可谓惊心动魄。

就在中山一院第一批医疗队进驻武汉汉口医院没多久,一名75岁的男性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至60%。直觉告诉正在查房的中山一院医疗队员、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吴健锋,患者很可能发生了气胸。

队员们由于身穿防护服无法对患者进行听诊确诊,吴健锋立即联系医务科调来超声机,队员司向就在床边通过重症超声可视化技术探查,迅速明确了气胸诊断。队员易慧、肖冠华在超声引导下急行胸腔穿刺置管,引出大量气体,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这是中山一院医疗队首次开展床边重症超声技术救治重症患者,这项技术为抢救赢得了先机,此后又被应用到了患者心脏疾病筛查中,提高了汉口医院的重症救治水平。

如今,MDT模式已成中山一院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定例,在多学科专家合力救治下,一些合并多种基础病、并发症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

“精锐尽出”战斗第一线

中山一院医疗队中许多队员是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科等领域知名专家,不少人还参加过抗击非典,国家一声召唤,他们第一时间直奔前线战斗。

抗疫斗争中医务人员在高强度的工作之外,还要面对被感染的风险。如何让医务人员有个安全的工作环境?院感专家、中山一院驰援武汉第一批医疗队队长刘大钺直言是来“稳定军心”的。

刚到汉口医院时,刘大钺发现汉口医院病房老旧、缺乏隔离防护、医护人手严重不足,并不具备传染病医院的隔离条件。面对困难,他一手抓管理,一手稳军心,重新设计病区和管理流程,改造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同时与广东医疗队专家联合制定了院感防护手册加强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工作之余还当起了“清洁工”“送饭员”“搬运工”……“我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有困难就克服它。”刘大钺说。

随着疫情蔓延,武汉乃至湖北成为全国重症医学科主战场。2月2日,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作为国家级专家组成员紧急驰援武汉。

一个多月来,他深入武汉乃至湖北各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第一线巡查,除了指导救治危重症患者,他还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中山一院医疗队员等一道编制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诊疗方案。

“集中重症医学专家的智慧,形成一个专家共识,对患者的常规化治疗会有利很多。”管向东说。

在中山一院驰援武汉的150人“特战队”中,护士占74%,领队的中山一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成守珍,被护士们称为“定海神针”。

2月13日下午1时,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突然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危在旦夕。正在查房的中山一院支援武汉协和医疗队队长朱庆棠、党总支书记成守珍、队员刘勇军、罗益锋等专家立即组织插管抢救。

然而,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插管是最危险的操作,操作中患者随时可能喷射出大量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一不留神就会被感染。

1 中山一院管向东教授作为国家级专家组成员紧急驰援武汉。

2 中山一院首次开展武汉前线与医院后方大会诊。

3 患者为医疗队员竖起大拇指。

在刘勇军、匡煜坤等人完成气管插管和深静脉穿刺后,护士们纷纷抢着把危险留给自己。“你们都别抢了,还是让我来吧!”说完,成守珍亲自上阵,在护士卫政登、唐宇君等人协助下,最终成功给患者放置了胃管,患者生命通道被打通了。

“救回来了!”看着患者血氧饱和度快速回升,大家松了口气。

事实上,这次驰援武汉的150名医疗队员中还有很多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医疗队队长朱庆棠教授一早就递交了“请战书”,临时党支部书记杨璐副主任医师曾在非洲加纳支援两年,还有重症、呼吸专家吴健锋、罗益锋、黄建强是17年前经过抗击非典历练的老将……

“国有难、召必至、战必胜!”出征前管向东说的这句话,道出的不仅是中山一院医疗队员的决心,更是面对疫情必胜的信心。

“医病医心”点燃新希望

在这场与病毒斗争的战“疫”中,除了专业治疗外,给予患者心灵抚慰关爱,点燃患者对生命的希望也是队员们的必备技能。

2月29日,整整一个月,在经历了反复发热、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化道大出血等生死考验后,97岁的新冠肺炎患者付奶奶终于治愈出院了。

住院期间,黄天雯护士长和队员们每天给奶奶鼓劲加油——“奶奶,我们与您在一起,来,我们拉着手!”

老人可以吃流质食物后,黄天雯和队员们又在病房和驻地酒店之间发起了“一碗粥”的爱心接力。每天队员们把一碗热粥送到老人床前,并小心地喂给她的时候,付奶奶都会露出慈祥的笑容。

出院那天,付奶奶的外孙女感动地说:“老人家能够顺利出院,与你们的爱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们的感谢之情!”老人则向队员们竖起了大拇指。

医疗队员们的关爱温暖了患者的心,而患者的话语也常常让队员们感动不已,成为队员们前进的动力。

到达武汉后,李智英护士长与队员们便开启了战斗模式,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之余还给予患者全方位的生活护理,打水、送饭、喂饭、清理垃圾……

原来这些小细节也让患者铭记于心,温暖的话语在他们写给医疗队员的10多封感谢信中比比皆是——

“当我知道这是中山一院的医疗队时,我知道我有救了。”

“我认得你,你一上班就来看我,我的女儿也是护士,看到你就像看到了我女儿。”

……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箴言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不会陌生,特别是在这种际遇中。

而对于中山一院医疗队员来说,他们身上还多了一种“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人间悲悯和家国情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