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边角之景 大观尽显——马远《梅石溪凫图》赏读

时间:2024-05-11

生于烟树凝碧、曲水一弯的江南山水人家,斯琴最初志于国画。她的工笔荷花,一分色彩一分气息,妙手点染间令人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兴叹。后于南艺求学时,改习书法,从此20余年穿行于碑山帖林。

“我的专业是书法,但书画同源,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共进的,无论作书法还是画国画,我都很痴迷中国传统的艺术语言,痴迷于这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斯琴的楷书花开花落自春风,既饱含传统尺牍素养,又具有现代意义的重新建构;斯琴的行草,则“枯木里面有龙吟”“卷舒开合任天真”。

雨脚连绵,蛙鼓阵阵;江南风物,养心可人。晚风为谁而追?江水为谁而逝?社鼓渔舟,缀着生命起兴的种种意象,陶融出片片心中古意,最是蒹葭之致。芜湖水脉是连接斯琴与书法的数据线,温婉的江南女子惯有把桑叶转化成丝绸的“春蚕吐丝”的本领。学碑习帖,自然量晴校雨、剑芒犹存。斯琴在《抄书的感觉》一文中说:“起初是抄苏东坡,抄米芾,然后抄王羲之。那《兰亭序》至少被我抄了50遍。不过这是自愿的,于是抄得仔仔细细,连王羲之写错了用墨划去的部分都一丝不苟地抄下来。还尝试着用洒金纸、仿古纸、熟绢等不同质地的材料去抄,不仅抄,还默写。抄完《兰亭序》,再抄《圣教序》,接着抄《文赋》《书谱》,抄王铎、徐渭……从古抄到今,再从今抄到古,居然越抄越有滋味。”斯琴以“抄”为日课,深入地对临、背临,这是对经典的借鉴。虽为“笨功夫”,关键在于能否领悟“抄”之三昧,能否真正做到尊重传统,从而激荡出与流俗隔绝的自家天地。“书以古为贵,不懂得抄古真的难以理解书法之玄奥”。

《厉风乾道》联

“有时,我也作行草,二王一路的,依旧是以雅为益,常于灰调子的洒金纸或仿古纸上的行笔,不太张扬,也不想刻板,于是偶有几行草书(《十七帖》风格)夹于行楷之间,以活泼气氛,但有时流于刻意而失于自然”。一个人的文学水准往往令其自省和警觉,从而带动与提升其笔墨个性与品位,增强线条的磅礴感和厚重感。斯琴的书法,“乃性情之流淌也。书乃心画,画乃心声,兴致所至,情亦相随。然笔墨性情,亦好比性情中人,须以成熟为依托。笔墨必得依托于成熟的艺术语言,之后才可言个性,再之后才可谈品位。”

书法要真正迈向境界的门槛,文学修养和线条技法之外,还需做精神的远足,回应一个关于山水的召唤,践诺一种关于扁舟的等待。迈出书斋,并非要裹进现实中的一地鸡毛,而是与自然天地相往还。伍立杨说:“境界的深蔚,最能融洽远游远去的愿望。”无疑,斯琴喜欢远游,喜欢带着笔墨,用自己的脚步撩响生命的琴音和钟声。岁岁年年人不同,她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异国他乡。江南游子的情感释放地,多是笔墨筑基升华处。

《学艺有感》

《夏夜》

从自然风情中诞生的“心灵的静谧”,“让竹竿与音乐、让草皮与书画、让沙粒与珍珠、让风和电……让许许多多遥不可及的事物通过艺术的桥梁连接。而生命的快乐常常建立在对这些艺术结的感悟上”。斯琴所捕捉到的这些艺术之结的香火,断然离不开自然灵性的互摄贯通,她的笔墨所投合的恰是青鞋布袜的山林襟怀,以及古代日常书写中对生命情趣的高度驾驭能力。

“吃酒八分醉,倚松看水流”,是一种对喧嚣现实的诗意抵御,是一场有意避世的人文撤退,笔墨的倒影、文学的神韵、旅行者的视野,涵泳着独特的艺术情怀和哲学气质,一旦与山外的夕阳接轨,沉醉之下,时常不辨归路。对于斯琴而言,汲古出新、达其性情的书法创作高峰期终会到来,这份种在生命里的信仰,静待时光去检验。

韦斯琴,1966年生于安徽芜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女书法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芜湖书画院专职书画家。

其书法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全国第六届书法展全国奖、全国第九届书法展获奖提名、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二等奖等。出版散文集《六月无痕》《让我慢慢地靠近你》《蓝》《弦情岁月》《心有琴弦》,书画集《云为诗留》《且听风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