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别样的范式 ——闲话“花押印”

时间:2024-05-11

□ 王志敏

别样的范式
——闲话“花押印”

□ 王志敏

“花押印”是篆刻的一种别样范式,用字大多数是楷书和蒙古文。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花押印就已有使用。所谓“花押印”,就是将花押式样刻到图章上,用以代替书写押字的印章。元末明初,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卷二中有记载:“(后)周广顺二年,平章李榖以病臂辞位,诏令刻名印用。据此,则押字用印之始也。”也就是说,花押入印可以追溯到五代。现在所见传世的“花押印”大部分为元代的作品,所以也称作“元押”。

“花押印”大都以朱文刻成,形式丰富,有方形、圆形、长方形、葫芦形等,其中又以长方形的居多。印文格式一般都是上面刻一个楷书的姓氏,下面刻一个花押(图1)。当然也有全用花押的(图2),有些还用蒙古文组成,并不容易读懂(图3)。这样的“花押印”传世相当多,清代不少文人学者每每见到和自己同姓的元押,都喜欢买回去自用,并不太去过问印上的花押究竟是什么内容。这样相互仿效,成为一种风气。后世也有不少篆刻家参照元押的写法,刻成“花押印”的,如现代篆刻家施元亮的花押式篆刻作品(图4),或可反映出现代篆刻作者对花押印的理解。

图1

图2

图3

图4

“花押印”的出现与流行,在时间上,适逢以民间工匠为创作主导的时期逐渐式微,文人流派篆刻艺术开始兴起的前夜。有别于文人篆刻的乖巧,与战国古玺和秦汉印章一脉相承的民间工匠淳朴的创作心态,反映在元代“花押印”中,是那样的深沉与典型,这无疑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在元代作品中,大量的楷书印文都非常富有“魏碑”书体的特点,这种流行的风气,要比书法理论上崇尚碑刻的时代早400多年,与当时书坛以赵体为正统的书风也有着天壤之别。也许这是只有在工匠们集体无意识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一个境界!

元代蒙古人的俗文化体系本身,就有着很多与北魏时代共通的文化特点,他们的主体都来自于游牧文明,促使了具有魏碑体特点的元押楷书的形成。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反映着它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元代的花押印作品也一样,它以其特殊的方式,表现着元代社会种种特定的文化色彩,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言。

篆刻艺术一直沿用篆书作为用字的主要成分,只有元代的花押印首次在用字上脱离了“篆”的范畴,成就出历史上这种别样的范式,与传统概念上的篆刻的确是有着很大的距离。但也许正是这种“别样范式”,成为后世文人流派印兴起的刺激点,唤起了文人对篆刻艺术的觉醒,用一种新的人文发展姿态,重新回到篆刻艺术的传统道路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