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楼兰简纸文书书法解析(七)

时间:2024-05-11

□ 党现强

楼兰简纸文书书法解析(七)

□ 党现强

《楼兰残纸文书》(局部)

第七讲 疏 野

司空图《诗品·疏野》:“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描述了审美中随缘自适、不期于工、率意从容的境界。苏轼也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在书法学习中,须兼有“法”与“意”。“法”是第一性的,是作品的基础;“意”是第二性的,是作品的灵魂。“法”不过关,终难入流;“意”趣不足,味同嚼蜡。要之在于,法不害意,意不亏法。米芾曾说“:意足我自足。”然而,其前提基础必须是基本技法的完备。

楼兰简纸文书书写的民间属性,以及书手书写层次的差别,往往在“法”的层面表现得并不完备。但又因为书者以实用为目的地单纯书写,放下了载道的负担,“意”则率意从容,别有一番生意。诸多残纸之中,斯文·赫定编号H.p.4是一件值得分析的书迹。残纸12行,行12至17字不等,行书。以下试为解析。

日本书法家西川宁认为,此纸“技法虽拙劣,但隐含着自由行笔的意思。”我认为,作品的技法虽谈不上经典,但书手对毛笔的驾驭以及对线条的控制能力是得心应手的,故而能够比较从容地“自由行笔”。西川氏说其拙劣,有点过分。如第三行“足、雖(虽)、(远)”;第五行“(备)”;第十一行“府”等字,可以看出书手的书写功底。

从笔法来看,残纸没有严格的起笔、收笔动作,多是顺势入笔,行笔中几乎没有提按动作,收笔则一掠而出,简朴自然。横画起笔与收笔的对比和冲突不是很厉害。运笔以中锋为主,有部分撇画和短横是侧锋的,一方面是书手书写习惯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单钩执笔、斜管书写的姿势有关。如第一行“尔、音”;第二行“(叹)、平、安”等字。在典型笔画上,捺画尽去波磔,钩法草率,横折没有提顿,这些都是隶楷交错时期行书的时代特征。如第七行“尹、宜”;第九行“求、還(还)、月”等字。结字以竖长为主,右肩略提,字法少端庄之法,多烂漫之姿。如第四行“聲(声)、快、車(车)、討(讨)”;第六行“東(东)”等字。

残纸H.p.4,为问安书信或者是书信草稿,通篇行书,没有字组连带而一气呵成,神完气足。墨色枯润,因势而出;字形大小,一任天机。笔法简朴,虽略乏清雅端妍,而意趣横生;行气疏宕,时有违绳墨规矩,而率意天然。学习借鉴时,可以为用,难于为体。从其用笔简朴、行气疏宕、仪态多变、气韵生动处取法,不必泥于形似,不可拘于细节,并能参考同时期其它残纸书迹,抽绎转化,方称善学。党现强望洋楼日课《诗经·小雅·六月》,即是学习楼兰简纸文书书风的尝试之作,可资参考。

《诗经·六月篇》 党现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