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共育儿童茁壮成长

时间:2024-05-13

谈松华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人类的未来,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并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儿童致以节日祝贺,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儿童事业的高度重视及寄予的殷切希望。

儿童时期是人生命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养育成人和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康德指出:“人是需要教育的唯一生命”“教育包括对儿童的抚育,而且在儿童渐渐成长的时候,还有陶冶”。儿童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既要学文化,又要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他们往往具有最广泛的兴趣、最率真的心态,对什么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科学发现,儿童早期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顺应当今时代的新变化新挑战,尊重规律、科学育儿?就我国而言,三个挑战非常突出。一是随着时代的跨越和社会的转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和教育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一些家庭的流动性在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儿童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得不到父母的陪伴;二是随着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父母接受过中等以上教育,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期盼和参与意识大幅度提升;三是在电子产品和网络信息深度渗入社会生活的背景下,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防止由于数字鸿沟造成的儿童之间的认知差距,已成为新的教育任务。处在这样的历史变革时期,儿童教育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顺应时代要求,只有建设好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科学育儿体系,才能“让小朋友们学习进步、快乐生活、茁壮成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和他们带给孩子的世界,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资源。要让孩子体会家长的爱是一种发展的动力,激发孩子立大志、勤学习、有担当。同时正像鲁迅先生所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家长要善于不断地学习,走进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意愿,引导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是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主阵地。我国幼儿教育已经列入国民教育体系,需要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据儿童成长发展特点,破除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放开孩子的头脑和手脚,培养他们的兴趣。正如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奠基人陈鹤琴先生指出的:“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幼儿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物质世界和信息世界的资源,在多彩的活动中,帮助孩子获得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儿童教育不仅需要国民教育体系,也需要校外教育机构和相关体系。后者的建设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全国各地县级以上行政区基本建立了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少年宫等,这些机构对帮助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总书记在贺信中对中国儿童中心的工作给予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全国校外教育的充分肯定。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校外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同样需要去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上回答“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课题。校外教育需要进一步协同学校教育,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提供让儿童有更多选择的活动,提供针对儿童不同特质和兴趣的、有指导的教育和活动,提供与学校教育衔接与互补的、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促进儿童从学习进步中,找到生活的快乐和成长的方向。

儿童的学习进步、快乐生活、茁壮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有学者指出,儿童世界是成人社会的缩影。儿童会在生活实践中用他们的感官去认识社会。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崇尚诚信的社会氛围,以及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尊师重教等良好的社會风气,都会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因此,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对儿童成长是一种无形的、不可替代的教育。

40年来,中国儿童中心扎根中国儿童发展的沃土,不断推出儿童保健、营养、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系列应用科学研究和咨询服务,调查分析和发布《儿童蓝皮书》,已经成为我国校外教育国家级重要基地和促进儿童发展事业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在***总书记贺信的鼓舞和指引下,中国儿童中心必将进一步发挥促进儿童教育事业发展的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性作用,推出更多、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反映时代育儿要求的解决方案和系列活动,为中国儿童的茁壮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外与校内教育相协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教育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母聃)70505E7E-FECD-4AE4-97C9-594326ACFB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