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宋石男
在《金瓶梅的藝术》中,孙述宇说:“西方基督教有个传统,认为死是最重要的,生活只是死亡的准备,他们的知识分子会在书斋里放个骷髅,死亡成为文学中的大题目是很自然的事。中国人却从来都不爱谈死。”孙氏论《金瓶梅》多精妙之处,这番话却似是而非,其实中国人也很爱谈死的,而且爱谈骷髅。
最早谈骷髅的大概是庄子。他到楚国去,途中见到一个骷髅,就用马鞭敲它,问了一大堆话,但并不期待它回答。问完,庄子将骷髅带走,晚上用它当枕头。半夜,骷髅给庄子托梦,大讲了一番当骷髅的好处。庄子不服,说如果我请司命之神恢复你的形体,让你重新回到父母、妻儿、乡亲和朋友身边,难道你不希望这样做吗?骷髅一听,愁眉紧锁:“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当骷髅无拘无束,就像南面称王一样快乐,俺怎么能够放弃当国王的快乐而重回人间做个劳苦大众呢?
当然,骷髅未必都如庄子笔下这么快活。南朝鲍照专为骷髅写过一首想象的叙事诗,要比庄子的笔调沉痛许多:“独处重冥下,忆昔登高台。......埏门只复闭,白蚁相将来。生时芳兰体,小虫今为灾。玄鬓无复根,骷髅依青苔。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描摹冢中枯骨际遇及其追忆,虽死犹生,哀而不伤。
古人多认为骷髅有灵,甚至会封骷髅作大王。今山西谷口村,旧名骷髅村。清《山西通志》说,“骷髅庙在(高平)县西六里,秦白起坑赵卒四十万于此。唐明皇幸潞州,于枯骨山中择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命有司春秋致祭,累朝因之,每祭之时阴风愁雨蔽空。”宋《太平寰宇记》则说,“骷髅山在县西五里,晋永嘉中刘聪举兵,积尸为骷髅山。”按后一个说法,骷髅村的枯骨似来自永嘉之乱。不过,不论枯骨来历如何,后人哀亡灵之永逝而立祠祭祀,是不虚的。
骷髅不止有喜剧与悲剧,也有悲喜剧。《宋稗类钞》记:“长安有安氏,家藏唐明皇骷髅,作紫金色。其家事之至谨,因而富盛。后其家析居争骷髅,斧为数片。”这个安氏不晓得是不是安禄山的后人,其家藏的唐明皇骷髅也不知真假,但因为侍奉骷髅而发家致富,富盛后分家争产又致骷髅被斧劈为数片,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唐明皇生时被安禄山玩弄摆布,狼狈西逃,死后却护佑安氏后人,复被其护佑者搞得尸骨析解,这真可以作黑色电影的绝妙题材了。
在十六七世纪的欧洲,画家常会画骷髅,通常伴随着蜡烛、花朵、水果或沙漏,寓意所有人都会衰老、死亡,一切终将归入虚无。我们的骷髅画还要早许多。南宋李嵩作《骷髅幻戏图》,纵27厘米,横26.3厘米,绢本设色。于澄心堂纸上,画一大骷髅,手提丝线如麻,线系一小骷髅。左旁有一妇人,奶婴儿于怀。右旁又有一妇人,伸手欲捉一小儿,后者俯身奔跑,手指骷髅。被奶的婴儿、奔逃的小儿与提线上的小骷髅,奶孩子的母亲、捉孩子的母亲与提线的大骷髅,对比强烈,予人视觉冲击,内蕴绵绵神理。
元代画家吴镇作过一首《骷髅偈》,或是向前辈致意:“身外求身,梦中索梦。不是骷髅,却是骨董。万里神归,一点春动。依旧活来,拽开鼻孔。”中国人的生死观,常常藏在对骷髅的凝视中,较西人更加玄妙莫测,决非“从来都不爱谈死”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