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唐亚兰 李全婵 石旋捷
【摘要】 目的 探究鼻饲温度对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鼻饲方法进食医院营养科配置的鼻饲匀浆,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38~40℃鼻饲液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采用30~32℃鼻饲液进行肠内营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鼻饲后腹泻、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便秘等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30~32℃鼻饲温度可有效降低患者腹泻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其他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脑卒中;老年人;消化道并发症;鼻饲温度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05--02
脑卒中也称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性的功能障碍,会持续24h以上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病症[1]。目前,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得到降低,但多数幸存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卒中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发生率可达37%~78%[2-3]。早期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通过鼻饲置管提供营养支持,从而保证营养摄入,促进疾病的康复[4],但患者在鼻饲过程中,容易出现腹泻、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便秘等各种消化道并发症,影响疾病康复进程[5-6]。随着临床对鼻饲方法的不断深入探索,已经总结出诸多干预措施以预防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如胃内残余量监测、床头抬高、改变流质性状等[7]。相关研究指出,鼻饲温度与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营养液过热或过冷等会引起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加之脑卒中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在6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上升,而老年人由于各器官机能及感温功能发生退行性病变,更易发生消化道并发症[8-9]。基于此,本研究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不同温度营养液进行肠内营养,探讨营养液温度对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以期为今后降低患者鼻饲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 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吸烟史、脑卒中类型、并发症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48~71岁;吸烟29例,否21例;脑卒中类型:脑梗死46例,脑出血4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13.74±3.42分;合并高血压30例,否20例;合并冠心病3例,否47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否40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5~71岁;吸烟30例,否20例;脑卒中类型:脑梗死45例,脑出血5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12.96±4.75分;合并高血压28例,否22例;合并冠心病4例,否46例;合并糖尿病9例,否4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合并疾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通過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纳入标准:①年龄≥45岁;②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0],并经头部CT和(或)MRI检查证实;③伴有吞咽功能障碍;④住院期间留置胃管,进食医院营养科配置鼻饲匀浆。
(2)排除标准:①伴有胃肠疾病的患者;②伴有消化道出血史或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患者;③伴有严重血液疾病的患者;④伴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⑤发病前有便秘或腹泻史的患者;⑥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
1.2 鼻饲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遵医嘱使用营养科配置的匀浆鼻饲液,采用注射器间歇灌注法进行肠内营养,每次鼻饲前均检查患者胃潴留情况,若胃潴留量>150ml,则暂停鼻饲2~6h,并上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后再进行鼻饲,具体鼻饲方法:第1天以30ml/h的速度经胃管持续灌注,总量500ml;第2天若无胃肠道不适症状,以50ml/h的速度灌注,总量1000ml;第3天以100ml/h的速度灌注,总量1500ml;若患者无胃肠道不适症状,则维持1500ml/天的总量经胃管持续灌注[11]。
两组患者鼻饲开始至结束后1~2h均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并根据患者分组采用不同温度的营养液:①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恒温器紧邻并列夹持于输注管给予持续加热,使营养液温度保持38~40℃维持灌注;②观察组患者采用单个恒温器夹持于输注管给予持续加热,使营养液温度保持30~32℃维持灌注。
1.3 观察指标
开始鼻饲后腹泻、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便秘等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腹泻诊断标准:排便次数>3次/天或粪便总量>200g/天且粪便含水量>80%[12];腹胀诊断标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膨隆,叩诊有鼓音[13]。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鼻饲后,观察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居高不下,其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14]。脑卒中患者常因严重的意识障碍或吞咽功能障碍而不能自行进食,需要留置胃管,通过鼻饲给予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但会引起一定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便秘等,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5-16]。因此,探究一种安全、有效的鼻饲方法,降低脑卒中患者鼻饲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鼻饲护理质量及促进患者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中对鼻饲方法的关注点多为鼻饲体位、鼻饲时机、鼻饲速度等,有关鼻饲营养液温度的研究较少。合适的鼻饲温度可有效降低消化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对具体温度仍未形成统一定论[17],尤其对于脑卒中患者的鼻饲温度,缺乏统一标准。贾改香[18]探讨肠内营养液温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发现观察组患者胃肠营养液温度在22~25℃时胃液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5~38℃时胃液pH值,且观察组患者胃隐血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可能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本身存在的应激性溃疡有关。张玉国等[19]通过测量不同鼻饲速度时加热与不加热胃管末端流出的营养液温度,指出常温下鼻饲加热并无必要,原因为胃管置入体内长度一般为45~55cm,人体自身的内脏体温成为天然加热装置,即使不进行加热,营养液的最终温度也可接近人体温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腹泻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提示30~32℃鼻饲温度可明显降低腹泻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其他症状的发生率,是较为安全、可行的鼻饲温度。既往观点认为,鼻饲营养液温度应保持37℃或38~40℃,以避免冷刺激、导致胃痉挛而引起呕吐[20],但老年脑卒中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肠蠕动及排空速度减慢,胃内pH值升高[21],适当降低营养液温度可促进其肠蠕动加快,但温度过低又会严重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泻等不良反应,因此,营养液温度保持在30~32℃进入鼻腔流经留置胃管自胃管末端流出时,其温度经过内脏体温的天然加热,温度已接近人体温度,不仅避免了溫度过低对患者胃肠道的刺激,也避免了温度过高灼伤胃肠道黏膜,从而有助于降低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鼻饲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患者年龄、病情、治疗及鼻饲方法、速度等因素,加强鼻饲前后的评估与护理工作,尽量避免可能对患者肠蠕动、肠道菌群等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改善患者消化功能,保持营养液温度在理想温度,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及保障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30~32℃鼻饲温度可有效降低患者腹泻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其他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梁碧莹,唐强.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国内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1):107-111.
[2] 闫思念,吴毅.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脑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11):1374-1377.
[3] 刘茜榕,宋涛.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38(7):1552-1556.
[4] 曾玉萍,张奕龄,蒋燕萍.卒中病人鼻胃管食道内反折1例报道[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2):108-109.
[5] 张俞,隋彦,张淑芳.集束化护理方案对脑卒中鼻饲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2):286-286.
[6] 黄上萌,兰文斌,易志刚.两种鼻饲法对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8):907-908.
[7] 吕素微.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技术进展[J].北京医学,2017,39(3):252,256.
[8] 石天奇,姜艳.贴式温度计应用于患者鼻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5,30(14):53-54.
[9] 孙文慧.2014-2017年郑州市居民脑卒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广东医学,2019,40(11):1584-1588.
[10]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11] 吴萍,顾新元,康聪.肠内营养液温度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腹胀及腹泻的影响[J].上海护理,2020,20(10):5-8.
[12] 王建宁.低温肠内营养液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0):2330-2333.
[13] 纪婕,赵继红.新型助力式注食器在长期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1):1486-1488.
[14] 王陇德,刘建民,杨弋.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2):6-20.
[15] 曾玉萍,张奕龄,蒋燕萍.卒中病人鼻胃管食道内反折1例报道[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2):108-109.
[16] 马晨杰.早期肠内营养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2):168-169.
[17] 洪菁,郭芸,周桂兰.胃癌术后患者近人体温度营养液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23(2):53-54,55.
[18] 贾改香.肠内营养液温度调节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5):2476-2478.
[19] 张玉国,刘芳.鼻饲加热与不加热对营养液在胃内温度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1):96-97.
[20] 王燕燕,史妍萍,张毅.神经外科重症鼻饲患者误吸预防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27-29.
[21] 黄谷,方耿娜,魏二佳.弱碱性流质饮食联合多潘立酮预防脑卒中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2):146-148.
[2023-11-09收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