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傣族长诗选译》丛书评述

时间:2024-04-24

文 / 云南教育出版社 叶子

令人惊叹的傣族长诗

民间长诗是各民族文学领域的重要构成部分,特指以诗行为单位、遵循一定的押韵规则、篇幅较长的民间文学作品。它包括民间流传的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叙事长诗、哲理长诗和历史长诗等。这些不同类型的长诗,无论是鸿篇巨制的英雄史诗,情感丰富动人的叙事诗,还是阐明人生哲理的哲理诗,都包含了各民族积淀千百年的历史传统文化精髓,展示了各民族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精神世界。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民族民间长诗资源富集。其中,近年来因为独特的民族舞蹈和民俗节日,频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的傣族,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中长诗最为发达的民族之一。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总人口约130 万,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孟连、双江、耿马、景东、景谷、宁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 多个县。

据民间传说,傣族长诗达550 部之多。据学者调查,目前已知可考的傣族长诗达300 部以上。如此庞大的长诗数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在我国56个民族中也是令人惊叹的存在。目前,大量珍贵长诗仍保存在民间,针对傣族长诗古籍的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傣族长诗古籍的抢救

《中国傣族长诗选译》系列丛书由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普学旺译审作为丛书负责人编译出版。

普学旺及其团队自2011 年开始,为完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100 卷的编纂出版任务,就一直针对正在损毁和失传的各地傣文古籍的保护和传承而努力。《中国傣族长诗选译》丛书的收集整理得到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的支持,并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编纂出版《中国傣族长诗选译》丛书是抢救、保护傣族长诗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这套丛书的收集和抢救保护范围涵盖了保山、临沧和德宏等州市傣族地区。

截至目前已翻译出版的傣族长诗不过几十部,大量珍贵长诗古籍仍保存在民间,损毁流失日益严重,针对长诗古籍的抢救保护刻不容缓。随着精通老傣文的民间艺人不断离世,这些长诗正在成为无人能识的“天书”,翻译整理任务十分艰巨。

2020 年2 月,《中国傣族长诗选译》丛书(一至三卷)入选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正式立项,抢救保护和翻译出版傣文长诗规划终于得以启动和开展。丛书一至三卷收录傣文长诗《孟拉王子》《占达罕》《穿木屑衣的阿銮》等三部,用汉文译文和傣文原文影印对照的方式出版。在国家项目验收中被评为“特别优秀”等奖项,获得广泛好评。丛书原则上只收录尚未翻译过的傣文长诗,多数为首次发掘,对于傣文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翻译过程中,翻译团队始终遵循五个原则。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原则。二是坚持尊重古籍原则,丛书采用原件影印的方法进行抢救保护。三是坚持翻译的“信”原则,进行长诗古籍翻译时忠实原文,把原作内容尽量准确地表达出来。四是坚持尊重文化背景原则,尊重傣文长诗古籍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的背景下展开叙事,尊重传统与原著。五是坚持面向东南亚原则,这批长诗中的部分长诗在东南亚各国亦有流传,丛书在后半部分对所收傣文长诗进行原文影印,以便与毗邻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傣族长诗歌颂奋斗精神,歌颂友情和爱情,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长诗古籍中难免会出现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在长诗的汉文翻译中,翻译团队对少部分内容进行了意译,以期读者和研究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民族文化遗产。

丰富的傣族长诗类型与本书内容

傣族叙事长诗的内容非常广泛,包罗万象,从题材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英雄史诗、阿銮故事和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叙事长诗。

《占达罕》属于阿銮故事类型。随着佛教在傣族民间盛行,阿銮故事大量出现。阿銮,即汉文佛经中的“阿罗汉”。“阿銮”的含义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古老的英雄故事,二是对理想人物的尊称。所以阿銮故事不是具体指某个人物的故事,而是泛指这一类型的理想英雄人物的人生故事。主角往往都是出身贫寒、人生坎坷,但善良勇敢的傣族青年男子,在得到神灵的启示之后,增长了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历经坎坷也依然保持善良的本心,战胜艰难险阻,最终求得幸福的美满结局。

《占达罕》的故事遵循了阿銮故事的叙述模式,主角占达罕与哥哥苏利雅出身贫寒,从小就没有父母的疼爱与帮助,过着吃上顿没下顿的四处流浪的生活,在得到神灵的启示之后,他们在流浪的路途中帮助了许多遇到困难、面临死亡的人,历经种种磨难,最终获得美满幸福的结局。占达罕作为故事主角,是集智慧与英勇于一身的典型人物。而阿銮故事之所以被誉为“傣家人的金缅桂”,正是因为故事所塑造出的面对困难不屈服的阿銮,总是抵抗着世间邪恶,是心怀纯净与光明的善与美的化身,成为傣族人民心中所敬仰的英雄人物。《占达罕》歌颂了纯真爱情和奋斗精神,是傣族经典长诗之一。

《中国傣族长诗选译》丛书出版的意义

首先,前文提到这些数百年来流落在民间,没有得到专业保护与整理的古籍正在面临着损毁与消失的危机,《中国傣族长诗选译》系列丛书的出版,对于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有重大帮助。通过丛书的出版,第一次把近年来最新发掘出的傣族长诗文学艺术珍品展示在大众面前,此系列丛书在文学艺术、史料研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鉴赏、收藏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傣族先民创造的长诗不仅是傣族人民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此类图书的整理出版,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对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有重大价值。

其次,中国傣族长诗具有跨境特征。根据语系划分,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族与越南西北地区的泰族、老挝的主体民族老族、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缅甸的掸族,统称为傣泰民族,他们具有共同的渊源,同属古越人。因此,我国傣族是一个典型的文化跨境民族,如西双版纳州傣族与老挝北部、泰国北部自称傣泐的民族在语言、习俗、宗教等方面文化相似;临沧的耿马、永德、双江、沧源和保山腾冲、昌宁,以及德宏的傣族与缅甸北部相关民族在语言、文字、习俗、宗教等方面至今仍保持着诸多共性。我国傣族民间流传的很多傣文长诗,在国外同样流传广泛,傣族长诗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傣族长诗选译》丛书是第一次用边境一带境内外相通的传统傣文与汉文对照出版,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我们可以面向邻国,讲述我们的优秀传统故事,发出中国的声音,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