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宿新文
下课后,我刚回到办公室坐下,班长便急匆匆地跑来,说:“老师,不好了,刘磊和王刚打起来了。”
我顾不上喝水便往教室跑。看到我来了,围观的学生一哄而散,只有蓬头垢面、脸红脖子粗的两位“当事人”互不服气地站在教室门口,眼睛里都喷着怒火。
看着情绪特别激动、几近失态的他俩,我知道,现在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深知犯错是学生成长中的必备营养。此时若是各打五十大板或大骂一通,并不起什么作用。简单粗暴的做法既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不能让其知晓如何改正错误,除了让学生更伤心、更沮丧、更仇视外,毫无裨益。
教育不是低效的说教和简单的责罚,而是抓住一个个契机,让学生在主动的切身体验中认识、感悟和内化。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这恰恰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俗话说:“话是开心的钥匙。”话说得好,可以暖心提劲;话说得不好,只会火上浇油。
此时,热问题不妨冷处理。我是用3句话来化解这场学生间的冲突的。
第一句话:“在老师心里,你们一直都是懂事的孩子,今天可能心情不好,有点儿冲动。你们什么时候冷静下来了,再过来找我说说事情的原委。”面对学生打架事件,教师应先稳定双方的情绪,耐心倾听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先冷静,继而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教师也可以借此了解事情的大概,从而指出学生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第二句话:“冲动是魔鬼。你们知道魔鬼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吗?伤感情,影响自身和班级形象,耽误宝贵的学习时间,还惹得老师、同学不高兴。”接着,教师应指出这件事的严重后果,以及大家对这件事的感受。当然,如果打伤了人,就要负法律责任,那就更严重了。无论哪一方受到伤害,冲突的性质都会改变。
第三句话:“错误已经犯下,你们想如何弥补?”并启发学生:“如果你是老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同时告诉学生,虽然他们犯了错误,老师仍是爱他们的。
很多情况下的学生冲突,多是源于学生单方面强调个人的想法与感受,从未考虑过自己的言行对他人造成的心理攻击和身体伤害。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他人的感受,是一種处世方式,也是人格修养。
“老师,我错了!”
“老师,我也错了!我不该先动手打人。”
刚才还互不服气、梗着脖子的两个人,此时都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峰回路转,水到渠成。此时,打架事件已处理得差不多了,我及时跟进3个小动作:先温柔地拍拍两名学生的肩,又摸摸他们的头,再用期待的眼神与他们进行目光交流。响鼓不用重锤敲。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点到为止,见好就收,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都心领神会,认了错,该收场了。
意犹未尽,再来个小插曲:我暗示两个“当事人”当场互相拥抱。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他们紧紧抱在了一起,最终冰释前嫌。
整个事件的处理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便大功告成。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亲切的话语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
1 首先,班主任要让学生冷静,认真反思。学生犯了错,应该批评教育,但热问题不妨冷处理,暂时放一放,让他们坐坐“冷板凳”。仔细想一想自己的行为,等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来处理也为时不晚。同时教师要有同理心。“在老师心里,你们一直都是懂事的孩子,今天可能心情不好,有点儿冲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后循循善诱,使其知错、认错,进而改错,而非一棍子打死,才是管理的艺术。
2 其次,班主任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分别针对双方所犯的错误及认错态度,力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后果。同时,处理打架事件最好的解决结果就是不留下隐患,很多教师往往是给打架的学生批评了,讲道理了就认为事情解决了,其实还没有做到位,让他们彼此承认错误,互相道歉,冰释前嫌,握手言和才是事情的终结。
3 再者,班主任要及时消除后顾之忧。“虽然犯了错误,老师仍是爱你们的”,再加上“及时跟进3个小动作”,这一切举动让孩子解除了后顾之忧,认识到老师不厌恶自己,仍然爱自己,自己要改正,好好学习。教育因爱而生,因爱而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