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宗欣
那天去邮局,无意中看见一位农村人挑着竹筐卖糖瓜。那场面瞬间勾起了我久远的儿时记忆。
在我的老家有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的习俗,从我记事起,几十年始终未改变。用老人的话说:“咱老百姓求的就是个平安。”
记得我小时候,过了腊月二十,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了,拆洗被褥,搬箱摞柜,进行小年祭灶的前奏—“扫尘”。家人领了任务,说着笑着各自忙碌起来。近中午时,屋内窗明几净,焕然一新,院内各色衣服和床单被罩在风中起舞。午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嗑瓜子聊家常,奶奶这个时候会熬糖粘糖瓜,供晚上祭灶用。天快黑的时候,爷爷戴上老花镜,把从集市上“请”来的灶神像捧出,再把奶奶自制的糖瓜和专供灶王爷上天禀奏的“奏折”拿出,由爷爷在“奏折”上填写上全家人的姓名和家中的牛、猪等家畜。那奏折是黄裱纸木版印刷的,一般三到五折,封面上是灶王爷夫妻的神像,像的两旁是一幅永久不变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其余的就是“居家行善,恭儉廉孝,好话多言……”之类的字句。
爷爷去世后,祭灶仪式都由奶奶来做。神情庄重的奶奶走到灶台前,在红烛上点燃一炷檀香,对着已经被厨烟薰染了一年早已蜡黄的旧灶王爷神像,叩三个头后,轻轻撕下,放在竹筛里,又在原神像位置上用浆糊贴好新灶王爷像,再把叔叔填好的奏折放在袅绕着香烟的神像前,闭目低诵,口中念念有词。我问奶奶念叨的什么,奶奶告诉我说:“家人居家行善,厉行节俭,请灶王爷上天美言,保佑家人来年安康吉祥……”
对于小年祭灶,在我等年纪的人眼里,仍然是一项重要而神圣的仪式,有着一种对未来好生活的憧憬寓意。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裕,大多数人对于祭灶习俗的疏离也是不争的事实。之所以有更多人淡化了祭灶这一习俗,是因为现在有灶台的家庭越来越少,而在厨房里张贴灶王爷年画的家庭更是没有,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同时,灶王爷的传说对于人们而言,已经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有的只是一种对民俗与传统的形式上的保留。
城里生活的孩子,他们是吃着洋快餐长大的,不知道“小年祭灶”的糖瓜儿味。我常想,这种深扎于心底里的民间习俗、文化情结,不知道还能在人们生活中延续多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