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邱俊霖
如今,人们享受美食之前总喜欢拍个照发到朋友圈,和朋友们分享美食带来的快乐。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坐在餐桌旁的诗人们也不忘用诗歌将美食的好滋味记录下来,与人们分享。
“诗仙”李白无酒不欢,而烹鸡是李白最喜欢的下酒菜之一。唐玄宗召李白入京时,李白兴奋之余,烹鸡酌酒庆贺:“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南陵别儿童入京》)不久之后,李白便入职翰林院,于是便有人将烹鸡称为“翰林鸡”。
除了烹鸡,李白还喜欢以螃蟹下酒:“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月下独酌其四》)一手持着蟹螯大快朵颐,一手端起酒杯畅饮,沾着酒气的淡淡蟹香,似乎隨着李白的诗句穿越了千年时光。
“诗圣”杜甫也是一个“吃货”。“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赠卫八处士》)雨夜割来的新鲜春韭配上刚烧好的黄粱米饭,吃起来让人感到温暖而幸福。在成都时,杜甫特别喜欢一种叫作“槐叶冷淘”的凉面,这是一种用槐叶汁水和面,将面切成细条煮熟后再过凉水食用的家常小吃。杜甫专门写了一首《槐叶冷淘》来推荐这道美食,其中写道:“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凉面好吃,让人根本停不下来,于是就有担心不够吃的“愁”了!
杜甫还很爱吃鱼。鱼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鱼脍”,也就是生切鱼片。鱼脍在当时价格不菲。有一回,杜甫参加了一个高端饭局,有幸品尝到了鱼脍,于是便用诗将鱼脍从取鱼、切肉到入口的过程记录了下来。诗中写道:“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这里既显示出了厨师刀工的精湛,也写出了鱼肉鲜嫩的口感。在《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中,杜甫还写道:“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用鱼肉丝和碧水涧旁的香芹熬成的香羹,口感香甜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唐朝人还喜欢喝“茗粥”,这也是当时最流行的喝茶方式之一,即把茶碾成茶末,倒入锅中与配料一起熬制成茶粥。诗人储光羲曾写道:“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吃茗粥作》)茗粥配上新鲜的野蔬,清淡爽口,足以令人感到惬意与满足。诗人韦应物则偏爱杏粥,曾写道:“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清明日忆诸弟》)杏粥与榆钱汤都是寒食节的冷食,韦应物睹物思乡,不由得想起了故园的烟火。
“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中唐诗人白居易在《松斋自题》中如是写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态度—知足常乐。但白居易也是一位“美食家”,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享受美食带来的幸福。
比如在《食笋》中,白居易写道:“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将笋放到煮饭的锅中与米饭一起蒸熟,剥开紫色的笋壳后,露出的是洁白细嫩的笋肉。天天吃笋,时间久了竟不想吃肉了,可见笋的味道之鲜美。
被贬江州时,白居易还有意外收获,那就是美味的鲈鱼。白居易在《和微之诗》中写道:“鱼脍芥酱调,水葵盐豉絮。”鱼脍以芥末酱、水葵及盐豉调味,味道怎么样,白居易自己给出了答案:“故园无此味,何必苦思归?”
白居易晚年回忆起在苏州的日子时曾写道:“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每到夏至时,便能在筵席上吃到香喷喷的竹筒粽以及焦脆无比的烤鹅肉,人们透过诗句,仿佛能闻到筵席上的香味。此外,江南的樱桃也是极美的,白居易曾写过一首《吴樱桃》:“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香气袭人、酸甜可口的江南樱桃,一定给白居易留下了对江南最美好的回忆。
绚烂的唐诗记录了太多当时人们舌尖上的美食。如今,虽然走过了千年时光,唐诗里的那些美味依然在挑动着人们的味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