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孟环
在“竹編技艺大师(奇人匠心)”抖音账号上传的一个短视频中,张心荣给孙女的芭比娃娃穿上了自己亲手编制的中式竹编裙子,视频的点赞数达到2.9万。人们纷纷留言:“芭比娃娃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她会变成中国的漂亮农村小姑娘”“感觉更好看了啊”“除了传承的记忆,还有爷爷浓浓的爱意”“这才叫手艺,千万不要失传”……
在另一个视频里,因为孙女想养一只小狗,孩子爸爸不同意,孙女哭得很伤心,于是身为爷爷的张心荣“挺身而出”,给孙女用竹子编了一只小狗。网友们纷纷被打动,点赞数达到4.4万。
张心荣制作竹编的视频,点赞数更是达到了96.9万。视频里他不时亮出绝活儿:比如他将碗口粗细的竹筒剖开,将竹片经纬交错,居然编织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他编出来的竹匾滴水不漏,可以养小金鱼。这些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新鲜竹编工艺品,引起了公众的惊叹和关注。
竹编大师是这样炼成的
张心荣是浙江象山人,他的父亲就是个竹编好手。在他父亲那个年代,竹编的农家生活用具非常普遍。当初,15岁的他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向专职竹编师傅学了竹编手艺,既是为了有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也是因为他本来就挺喜欢竹编。
学竹编最难的是破篾、分层、刮篾、刨篾。凭着自己的努力和韧性,张心荣成为师傅的四个徒弟中最早出师的。此后的10多年,他把象山的村子几乎走了个遍,也带了很多徒弟。那会儿做竹编可吃香了,每天工钱1.8元,能养活一家四口,有时还能给父母一些钱。
做竹编虽然辛苦,但也很有趣。比如要学会分辨竹子的“公母”;还要分辨竹子的年龄,选3年以上的竹子做竹编;竹子的皮要薄。光线和土壤都会影响竹子的生长,所以竹编艺人挑竹子时还要考虑竹子生长的位置和方向。这些都要靠经验。“看我手里这把篾刀,我用了40多年。刀的各个部位都有各自的功能,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竹编“创意”回归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价格便宜的塑料制品进入市场,逐步替代了竹编用品,手艺人受到冷落。张心荣当初的六个徒弟都改行去经商了,他自己也不得不以开小照相馆谋生。但业余时间,张心荣还是忍不住要做一做竹编。
后来,张心荣想,人们生活条件好了,有了回归大自然的心,还是要把竹编这种传统手工艺传下去。40岁的时候,内心始终放不下竹编的张心荣回归了老本行。那会儿竹编市场依旧不景气,但他没有放弃。这个来自乡间的老竹编匠人开始努力琢磨怎样与时俱进。一些匠心独运的新品、精品诞生了。比如样式和色彩时尚的竹编女士包包,又如竹编的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等。特别是他破竹成丝制成的《古运河图—拱宸桥》,每天工作8小时,用了3个月才完成。图中一厘米内有28根竹丝,图上两个小小的红色印章都不是印上去的,而是用竹丝编成的。
2013年,张心荣作为非遗传承人受邀入驻了杭州手工艺活态馆,展示竹编技艺和竹编工艺品。许多美院的师生来和他交流、合作,给他提供创意,并和他讨论怎样把新想法通过传统工艺展现出来。老竹编融入时尚元素,让一度受到冷落的传统竹编产品重新回归老百姓家中。
张心荣的竹编制作视频在网上火起来之后,竹编产品的销量有所上升。传统的竹篮、竹帽、竹扇等,还有各种创新的竹编拎包、背包、二维码、灯罩、发卡、花瓶和小的竹艺玩具,都比较受欢迎。
“可惜的是,我的两个孩子都是‘80后’,他们大学毕业后手工艺冷落下来,所以都没有继承我的竹编技艺。目前我有3个正式的徒弟,还有很多‘编外’徒弟。想来学的,我都愿意教。有时候我会去大学讲课,也会办短期培训班。年轻人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才行,学一行要爱一行。我的小孙女虽然只有6岁,但我做竹编的时候,她非常喜欢在旁边看,还会学我的样子,我很想以后培养她继承我的竹编技艺。”
张心荣目前比较担忧的还是传承的问题。为此,他特意写了《张心荣竹编技艺》一书。下一步,在培养传承人的同时,他希望继续创新,让竹编作品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精益求精,扩大竹编产品的市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