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分析优化临床带教在儿科门急诊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4-05-13

刘虹

【关键词】临床带教;儿科;门急诊;实习生;考核成绩;带教效果

儿科是以保健、疾病预防为主的综合医学科学,实习医生不仅要具备极高的实践能力,还需具备临床分析、应急能力,以便准确应对各类疾病患者[1]。随着社会及医疗环境的变化,实习生临床实践与锻炼空间越来越小,导致其临床思维、分析能力不足,特别是儿科实习生因儿童配合能力较差,致使临床实践难度较其他科室高,鉴于此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带教方案,旨在提高实习生思维及实践能力[2]。研究发现,优化临床带教方案可提高带教效果,为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本文探讨儿科门急诊实习生临床带教中选用不同带教方案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6月接收25例实习生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12月接收25例实习生为观察组。观察组,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23.82±0.74)岁,入院考核成绩均值(80.61±2.54)分;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23.46±0.71)岁,入院考核成绩均值(80.65±2.16)分,两组数据统计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由带教老师根据带教指南为实习生讲解儿科相关知识,根据整体学习能力调整教学进度,每周对实习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估与考核,并进行针对性补救以提高其专业能力。

1.2.2观察组采用优化临床带教:(1)规范实习要求:按照大纲、儿科门急诊实习规范要求,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解析实习内容及标准,并为其介绍儿科门急诊诊疗流程;对实习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病史采集、体检方案,告知其实习完毕只有考核通过才可进入临床。强调儿科门急诊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指导其掌握医师、家属、患者沟通技巧、法律知识、文书书写重要性等[3]。(2)实习具体内容与要求:在儿科门急诊实习的学生分别轮转普通门诊(半天)、专家门诊(半天)、抢救留观室(1天),具体内容如下:①普通门诊:主要接诊各系统常见、多发疾病,在实习过程中观摩带教医师诊治过程,例如:问诊、查体、沟通、治疗等,若遇到典型病例需在老师引导下进行查体。②专家门诊:主要接诊慢性病、疑难杂症患者,在实习期观摩整个诊疗过程,并在专家引导下掌握诊疗思路。③抢救留观室:主要接诊危重患者,全程观摩其诊疗过程若情况允许可在老师带教下查体。在诊疗结束后由老师挑选经典病例进行分析,指导其在学习结束后自行归纳病例特征及处理手段,并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考核。

1.3观察指标

(1)根据带教老师在课后所出题目对两组实习生病例分析、理论知识进行评估,每项分值100分,评分越接近100分考核成绩越高。(2)根据教学接受度、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等评价教学效果,每项分值0分~10分,得分越接近10分教学效果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距(P<0.05),见表1。

3讨论

儿科门诊具有流动性大、依从性差等特点,医师在诊疗过程中需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患者不合作、表达不清,便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可靠病史及查体资料,因此在其进入临床前需接受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其专业能力,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常规带教以老师讲授为主,无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因此考核结果及教学效果不理想,经对比观察组病例分析(94.25±2.52分)、理论知识(95.62±4.82分)、教学效果(28.25±1.62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优化临床带教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亦可提高实习生专业能力,以便有效应对不同就诊人群,分析原因:门急诊医师需在短时间内询问患者病情,并作出准确判断,而通过门诊实习可锻炼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其总结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在门诊实习过程中通过轮转可掌握不同患者病情变化及诊疗过程,还可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掌握诊疗思维,以便后期可准确应对各种疾病患者;其次实习生可通过病例分析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快速提高其病例总结及提取能力,例如:讲解发热待查、临床症状处理思路等,提高实习生思维能力,通过不断轮转提高教学能力,为后期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基礎。

综上,优化临床带教在提高儿科门急诊实习生临床带教效果中极具优势,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