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胃镜治疗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4-05-13

马小云

【关键词】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再出血率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因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诱发的出血,临床上常表现为呕血、黑便、肢冷等,具有起病急、出血量大的特点,一旦治疗不及时患者可因血容量急剧下降而引发急性循环障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快速确定出血部位并选择有效的止血手段快速止血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传统药物保守治疗简单便捷,但止血效果常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日趋成熟,胃镜具有创伤性小、止血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的特点,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未经治疗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晰,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排除其他消化道出血、凝血机制异常、恶性肿瘤、胃镜治疗禁忌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精神认知障碍、呼吸系统疾病及治疗依从性差者。其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25岁~67岁,平均年龄(46.53±3.46)岁;出血量240mL~680mL,平均出血量(432.47±33.48)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模式,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3),两组患者在上述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凝血酶静脉注射,每次100PE,每日2次;奥美拉唑静滴,每次40mg,每日2次;对于血红蛋白在90g/L以内者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或新鲜全血。研究组患者接受胃镜治疗,选择日本Olympus公司提供的260型电子胃镜,在胃镜下确认出血位置后经活检孔插入注射针,在病灶部位选择2个~5个点进行多点注射,注射药物为矛头蝮蛇血凝酶,取一支采用1mL~2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射,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停止。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

1.3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治疗24h后临床症状消失,各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停药1个月后未复发;显效:治疗3d后临床症状消失,各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5d后仍有活动性出血;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止血总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

研究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出血,短时间内有效止血对预后的改善极为重要。传统药物保守治疗尽管也有一定止血效果,但治疗时间长,再出血率高,具有一定局限性。胃镜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介入手段,可更加直观的观察病灶,明确出血点,并通过局部给药快速促进局部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的效果,且控制性更强,可有效避免消化道出血症状复发,促进病情快速康复[4]。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胃镜治疗可有效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较药物保守治疗更具优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