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李碧玲 张恒
【摘要】目的:浅析产后尿潴留患者尿失禁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与盆底肌功能锻炼结合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取6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对照、观察组各33例,前后分别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残余尿量和漏尿量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为产后尿潴留患者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干预,可减少残余尿量、漏尿量、不良反应。
【关键词】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功能锻炼;尿潴留;尿失禁
产后尿潴留是产妇分娩后的常见性疾病,一般是因为产妇分娩期间胎头受到压迫等因素致使尿道括约肌障碍,膀胱受到压迫,引发尿潴留,患者生活质量备受影响。常规治疗需留置导尿管,效果不佳容易致使尿道受损,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大。为帮助患者有效减轻病情,本研究现对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电刺激生物反馈与盆底肌功能锻炼结合干预,观察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日期: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参选对象:6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3例;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77±3.16)岁;观察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8.79±3.15)岁;两组患者信息资料均衡(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为患者讲述尿潴留知识,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鼓励和安慰患者,将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留置导尿管,引导患者主动练习排尿,鼓励患者相互交流经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念。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引导患者开展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半年。
1.2.2观察组:电刺激生物反馈与盆底肌功能锻炼结合。①盆底肌功能训练:引导患者对收缩盆底肌肉进行练习,包含尿道、阴道等主动问题,会出现盆底肌肉上升情况,腹部肌肉与大腿需保持松弛,每次收缩10s,放松5s,训练0.5h,每日2组,连续治疗6个月。训练期间,患者需避免憋气现象的产生,治疗时间三个月,每周训练2次,每次治疗时间大约半小时。完成治疗后指导患者应用阴道哑铃训练,每次训练20min,每日2次,阴道中放置哑铃,站立训练阴道、肛门的收缩与放松法,训练上下楼梯,学习正确的咳嗽方式。训练期间阴道哑铃不能滑出体外,训练时选择较轻的阴道哑铃,缓缓过渡。②电刺激生物反馈:运用生物电刺激治疗仪(法国,PHFNIXUSB4),为患者取平卧位,将电极片置放于阴道中,缓缓增加电流,调节电流为适宜状态。按照仪器显示选择科学的生物反馈模式,交替实施电刺激与反馈,治疗20min,连续治疗半年。
1.3观察指标
(1)计算两组残余尿路与漏尿量。运用彩超与配套探头对患者的残余尿路进行测量,收集患者全天漏尿量做好记录。(2)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作比较。
1.4統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残余尿量和漏尿量
残余尿量和漏尿量比较,护理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残余尿量和漏尿量较少(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P<0.05),见表2。
3讨论
产后尿潴留为一类并发症,若未及时治疗,会致使膀胱逼尿肌产生损伤,伤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常规护理虽然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起到改善作用,但容易致使尿道感染的发生。所以,探索科学的治疗方式是重中之重。
电刺激生物反馈与盆底肌功能锻炼护理相结合能够对产后尿失禁进行优化,将临床疗效提升。盆底肌功能锻炼主要是训练患者的盆底肌肉,加大患者盆底肌肉排尿与肌肉收缩力,还可增大盆底肌肉内部淋巴循环的扩大,对膀胱逼尿肌有效进行控制,帮助患者恢复排尿功能。
电刺激生物反馈运用电流对患者的肌肉与盆底神经刺激的作用下,将膀胱肌麻痹消除,促使神经兴奋性。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与盆底肌功能锻炼相联合,患者的残余尿量、漏尿量会大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
综上所述,为产后尿潴留患者实施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功能锻炼相结合,不仅能够将残余尿量和漏尿量减少,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