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缓解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负面情绪及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时间:2024-05-13

徐竹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缓解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负面情绪及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6例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研究组(n=23)。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慢性肾衰竭是指肾脏发生慢性进行性实质损害,导致肾脏出现萎缩后不能维持正常代谢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血液透析是一种替代性治疗方案,通常在血透开始6周内可获得病情的明显好转,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会获得明显改善,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治疗方案。血透治疗具有长期性,创伤性,患者易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为血透患者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获得较好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6例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研究组(n=23)。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8.12±3.77)岁。研究组,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59.68±3.9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②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其他器官严重疾病患者;②精神类疾病或沟通障碍患者;③中途退出或资料脱落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一般血透护理,包括体征观察、注意事项交代等。研究组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认知干预:认知干预主要通过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完成。(1)健康宣教以视频和面对面交流为主,对疾病知识、治疗方案、血透流程、血透原理、血透注意要点进行详细讲解,讲解过程中鼓励患者主动提问,注意活跃现场气氛,有利于患者对宣教内容的理解与消化。(2)心理护理与患者交流沟通后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分析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对于患者正确的想法与做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患者展望预后,纠正患者错误认知,缓解不良情绪、树立信心。②行为干预:行为干预主要通过提升患者自护理、饮食控制能力和锻炼能力完成。(1)提升患者自护能力通过宣教、演示等方式传授患者自护理能力,纠正患者在自护理过程中的不当行为,确保患者熟练掌握。(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养成低盐、低钾、低脂习惯,根据肌酐水平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根据24h尿量调整饮水量,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3)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行散步、健身操等基础运动方法,鼓励患者适当运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时应立即停止。

1.3观察指标

以焦虑和抑郁评分评价患者负面情绪,分值越高表示负面情绪越严重;采用改良型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负面情绪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生活質量

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前分别为(47.01±3.63)和(46.61±2.98),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为(73.24±4.08)和(59.33±2.6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t=5.30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种替代性治疗,可有效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素,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从而对肾功能不足起到补充作用,因此血透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部分患者在长期透析治疗过程中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显示,血透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接受优质护理对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本文通过为研究组患者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患者负面情绪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如下:通过全面的健康宣教可明显改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配合心理干预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对树立信心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护理能力,改善其不良饮食习惯,增强患者体质,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