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婚姻中的“危”,是幸福的“机”

时间:2024-05-13

关梅林博士

当婚姻“生病”了,你会选择积极治疗还是无奈放弃?

如果问“一个人生病了,该怎么办”,大家肯定会觉得很奇怪,因为“生病要去医院”恐怕是小朋友都懂的道理。如果继续追问“要是他得了非常严重的病呢”,可能很多人会回答:“那就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想办法把病治好!”这样看来,大家在疾病面前普遍选择积极治疗,至少肯定不会轻易放弃。

那如果是婚姻“生病”了呢?比如:夫妻间沟通不良、在重要事件的看法上出现分歧、情感不复亲密、一方遇到诱惑等,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恐怕很多人选择的就不是积极治疗了,而是冲突、回避、麻木和轻易放弃。

所以今天,我们想在这里说,一旦婚姻出现问题,夫妻需要像给身体治病一样寻求专业干预,用婚姻治疗去解决问题,并且借机让婚姻获得更好的成长。

大部分婚姻不幸福的夫妻不能和颜悦色地相处,经典的治疗方法—夫妻行为治疗(BCT)可以帮助他们学会用更积极的行动取代惩罚性行动,并鼓励双方做对伴侣有益或令其愉快的事情。比如安排“爱情日”,让一方当天全部按对方的要求去行动,以表示对伴侣的关切和善意。

相较夫妻行为治疗,夫妻认知行为治疗(CBCT)增加了改变伴侣思考模式的干预。这种治疗强调帮助夫妻觉察他们注意选择的倾向性。即他们可能更多关注伴侣消极的一面,而无意中对其积极的一面视而不见,使得伴侣感觉没有受到公平对待。

同时,夫妻认知行为治疗也关注让夫妻形成对婚姻的合理期待(如婚姻不能满足一个人对异性的所有幻想),对出现的问题做出更理性、更宽容的归因(如伴侣工作压力大时才会缺少耐心),同时形成更具有适应意义的关系信念(如经常肯定伴侣,会帮助他提高自尊并愿意自律),等等。夫妻产生冲突时,双方都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存在不合理认知和不理性归因”的做法,将有助于伴侣用更平和的方式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夫妻行为整合治疗(IBCT)则是一种既鼓励夫妻通过成长做出更有益的婚姻行为,同时也强调伴侣要宽容地接纳对方难以改变的脾气秉性的治疗技术。健康的夫妻关系首先要求双方都是独立、健康的个体,婚姻关系中肯定会有因为相互亲密、依赖而导致放弃自己一部分需要的情境,比如为了爱人而看一场自己不太喜欢的电影。但是,过度回应、讨好伴侣会导致自己情绪压抑、期望回报、心理不平、滋生怨恨等不利于婚姻长久和谐的状况,更何况有些先天的人格特质并不容易一下子改变。

所以,健康的婚姻一定不是利用婚姻承诺把伴侣塑造、矫正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利用伴侣来满足自己的所有需要,而是在婚姻关系中尊重个体的独立性,能够共情对方,宽容对方的非原则问题,并用积极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

以情绪为中心的夫妻治疗(EFCT)强调识别出导致婚姻功能不良的根源(早期的问题依恋模式),并帮助伴侣觉察到幼年未被满足的安全感和被接纳感是很多夫妻沖突的根源,通过帮助伴侣重建安全感来解决婚姻问题。

总之,出现问题不意味着婚姻一定要解体,而是提醒伴侣双方要基于对婚姻的郑重承诺,通过自身努力或寻求专业帮助进行心理成长,即从认知、情感、行为全方位地进行心理建设,去除挑战婚姻的不合理观念,把婚姻中的积极情感挖掘出来,做出有益婚姻的切实行动。

通过婚姻治疗,婚姻中的“危”会转变为幸福的“机”。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并且早日拥有一个甘之如饴的幸福婚姻。

“道”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本源和机理。婚姻看似简单,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夫妻想要拥有幸福婚姻,悟道是前提。2022年,本刊邀请著名心理学家关梅林老师,为您解析婚姻之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