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把犯错当成一次成长的契机

时间:2024-05-13

爱朵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犯错,与其把犯错视为洪水猛兽,不如引导孩子正视错误,畅谈自己的看法感受,由被动变成主动去思考解决之道。

女儿从小到大闯过的祸不计其数,比如年幼时,她会用洗发水拖地,把整卷卫生纸塞到马桶里,拔掉冰箱电源,把床单剪得奇形怪状……这些被大家讨伐的错误,我倒更愿意把它定义为“对世界的探索”,因为她的动机很单纯,比如觉得洗头水可以洗头发,那用它擦地一定也很干净,于是试一试。所以,每次她“犯了错”我都愿意花大把的时间,愉快地和她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造成的结果、如何挽救等。所以,女儿并没觉得犯错是一件多么罪不可赦、羞于启齿的事,她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也能用稚嫩的声音,心悦诚服地说出对不起。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犯错的层次也有所提升。

一天,姨妈带女儿去上武术课。在和一位师兄练习实战时,女儿连输数次,最后急了眼,把所有的规则都抛到了脑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冲上去,铆足了劲在师兄右胸咬了一口。伤口当时就出血了,师兄痛得号啕大哭。姨妈和师傅一起厉声呵斥了她,要求她认错。女儿却一反常态,倔强地站在一边,红着眼眶,梗着脖子,坚决不道歉。回家后,女儿满脸抗拒与屈辱,冲进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听姨妈说完事情的经过,我大致明白了症结所在。首先,女儿以前犯的错,基本算是在家庭成员内部“自作自受”,这一次是在外面丢了脸,她肯定有些措手不及。其次,她已经7岁了,年龄增长的同时,自尊心也在茁壮成长。在惊魂未定时被大庭广众下劈头盖脸呵斥,她肯定觉得伤了自尊,产生了逆反心理。一个在负面情绪漩涡中的孩子,会下意识地竖起一道冰冷牢固的城墙,拒绝接收外界任何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话。此时,想要和她来一场有效的对话是不太可能,要么等她平复心情走出来,要么我们走进去,体会并接纳她的感受。

想明白了这点,我调整好情绪,像往常一样,笑嘻嘻地走进房间。

她正气呼呼地坐在床沿,手里抱着长颈鹿,脸上满是泪水。听见开门声,她抬头瞄了我一眼,又迅速低头,身体缩了缩,像只受伤的小动物,又害怕,又戒备。我把她抱進怀里,摸着她的背,笑着说:“哎哟,关起门来生闷气,那可不好,待会儿气都憋在肚子里,让肚子鼓成一个球可咋办?以后下坡时倒是省事,身体一缩,嗖嗖嗖地就滚下去了!”她噗嗤一声笑出来,带着一脸滑稽的眼泪鼻涕,伶牙俐齿地回击:“你才会鼓成一个球呢,明明你的肚子比我大!”

嘻哈打笑几回合后,我才故作一脸轻松地打探:“闺女,跟妈说说今天到底怎么回事啊?我挺好奇你咋饿虎扑食了?难道师兄的肉很香吗?是糖醋的,还是麻辣的?”女儿哈哈大笑,仅剩的排斥与顾虑也烟消云散。其实,就算孩子真的做错了事,如果能给她一个机会解释,哪怕是辩解,她也更愿意用心地去梳理整件事情,也更容易承认自己做得不妥之处。女儿开始绘声绘色地描述,我也很配合地扮演一个无比投入的听众。她说到被师兄打得很痛时,我捂着胸口表示很心疼;她说到自己终于忍无可忍狠狠咬了对方一口时,我哇了一声表示真惊险。说到这儿,她顿了顿,有些不安地瞄了我一眼,确定我没有生气,又欢快了起来,继续手舞足蹈地往下讲。

全部讲完后,我没有责备她,而是故意感慨:“你运气不错啊,伤了师兄也没道歉,师兄却没怪你,他对你可真好!要是伤到陌生人,估计就很麻烦啦!”女儿愣了愣,若有所思地想了想,有些懊悔地皱起眉头,声音低了下去:“妈妈,是我错了……其实我知道我咬人不对,也想道歉的,但他们一吼,我就忽然很生气,也不想道歉了。现在我不生气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锻炼女儿学会自己思考的好机会,我拍拍她的肩:“这点小问题还能难倒你啊?我觉得你不仅能自己想出好办法,还能从中吸取教训。”女儿备受鼓舞,一双眼睛闪闪发光,认真地对我说:“妈妈,师傅总是告诉我们,‘态度比赢更重要,是我太小心眼、太粗鲁了。妈妈,我想用我的压岁钱买点儿水果去找师兄道歉,对了,还要真诚地向师傅道歉。”

那天下午,我愉快地陪她完成了所有事情。回家的路上,她很有成就感,一脸的欢喜:“妈妈,每个人都会犯错,愿意想办法改正就是很棒的孩子!”我连连点头,相信有了这一次的经历,下次面对这样的事,她会拥有更成熟的心态及应对能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犯错,与其把犯错视为洪水猛兽,或拿出父母的威严一门心思地让孩子低头认错,还不如引导孩子正视错误,畅谈自己的看法感受,由被动变成主动去思考解决之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