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看得见的美丽留得住的乡愁

时间:2024-04-24

摄影报道/李瑜 杨庆仪(实习)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一半以上为农村人口。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乡土情结,对乡村的依赖,深植于每个个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经历了几千年来最为剧烈的变化,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这片土地上轰轰烈烈地进行。

在美丽乡村国际影视论坛上,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阎安说: “曾经,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是二元对立的,农村是苦难的,封闭的,在那样的境遇中农村人对城市是无条件地向往的,所以有了《人生》中的高加林。改革开放,乡村通往城市的大门打开了,人们大量地涌入城市,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乡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乡村了。在当下,我们要表达乡村,是要基于城市化、现代化、全球化的语境,而非浅薄地否定和批判。我们要建立一种现代价值和逻辑,正确认识乡村的变化。乡村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建设美丽乡村是我们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方式,是对所有人的共同权利、尊严和发展的关注。”

“建设美丽乡村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电影作为记录时代、展示时代的重要载体应该责无旁贷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聚焦脱贫攻坚成果,聚焦美丽乡村建设,为追赶超越的时代发展汇聚力量。”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说。西部电影曾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对乡村中国的影像表达和国际传播做出了巨大努力。《人生》对个体命运的探讨,《野山》对农村改革现状的关注,《老井》对集体奋斗精神的呈现等,这些直面农民改变生存状况的现实题材曾代表了中国乡村电影的艺术高度并走向世界。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乡村的当下,中国乡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新农具是手机,新农活是网上直播带货,很多城市务工人员返回农村创业。 “所以,我呼吁年轻一代的电影人特别是有志于农村题材创作的电影人,能够深入到农村的生活中去,像张艺谋、陈凯歌当年一样沉下心来感受和思考,创作出有深度的、不愧于时代的、能在电影的历史长河中留得下来的优秀作品。”

来自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从事了28年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的国理财分享了在此方面的经验和见解。美丽乡村的概念是2013年底至2014年初提出的,该中心于2014年初成立了一档乡村旅游节目《美丽乡村中国行》,通过对乡村的美景、美食、特产和人进行解读,记录乡村发展。6年时间里,摄制组从中国最南端到最北端,最东端到最西端,拍摄了大量素材,播出1000余期节目。也运用小切口、大主题的方式做过一些纪录片,如《黄河流过的村庄》选择了黄河流域5个小村庄,涉及就业、产业、住房、婚姻、医疗和梦想等现实话题,比较真实全面地反映了黄河村庄农民当下的生活和生存状态。“除了影视,当下流行的传播手段比如短视频也是我们记录和传播美丽乡村的有效形式。我们也组织了一些线上线下的活动,比如微电影、短视频大赛,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今年也增添了微电影竞赛的板块,集中展示1年来影像工作者在记录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做的成绩。希望更多的人利用自己的专长加入到记录美丽乡村、传播美丽乡村、助力美丽乡村发展的队伍中来,我们一起‘在乡村,遇见美丽中国’。”国理财介绍。

△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老井》获得最佳影片奖,导演吴天明在海报前合影 柏雨果 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